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8-2019学年辽宁省鞍山一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B.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C.唐朝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D.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写作重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论述文章中心论点。
    B.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二层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了三次诗歌革新。
    C.文章引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
    D.文章第五自然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具体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
    B.如果唐代没有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
    C.唐代诗歌所表现出的普遍性人情、生活哲理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
    D.只要当下的文人能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

    组卷:20引用:29难度:0.5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忆儿时
    丰子恺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她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那时我们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难得的乐事!
          蚕上山之后,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把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除却不断地公然地吃小食,我所乐的,还有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虽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
          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亲平日的晚酌规定吃一只蟹,一碗开锅豆腐干。他的晚酌,时间总在黄昏。八仙桌上一盏洋油灯,一把紫砂酒壶,一只盛热豆腐干的碎瓷盖碗,一把水烟筒,一本书,桌子角上一只端坐的老猫,我脑中这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浮现出来,我在旁边看,有时他给我一只蟹脚或半块豆腐干。
          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我们就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尤其是中秋一天,兴致更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场院)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一桌,大家谈笑,看月亮。
          这种夜宴,不仅限于中秋,有蟹的节季里的月夜,无端也要举行数次。吃蟹时,我们都学父亲,剥出来的蟹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积攒在蟹斗里,剥完之后,放一点姜醋,拌一挤,就作为下饭的菜,半蟹斗的蟹肉,过两碗饭还有余,就可得父亲的称赞,又可以白口吃下余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励节省,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好!
          然而这一剧的题材,仍是生灵的杀虐!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第三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
          王囡囡是当时我的小伴侣中的大阿哥。他的年纪比我大,气力比我好,生活比我丰富,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他时时引导我,照顾我,犹似长兄对于幼弟。
          我起初不会钓鱼,是王囡囡教我的。他叫他大伯买两副钓竿,一副送我,一副他自己用。他到米桶里去捉许多米虫,浸在盛水的罐头里,领了我到木场桥头去钓鱼。他教给我看,先捉起一个米虫来,把钓钩由虫尾穿进,直穿到头部。然后放下水去。他又说:浮珠一动,你要立刻拉,那么钩子钩住鱼的颚,鱼就逃不脱。”我照他所教的试验,果然第一天钓了十几头白条,然而郡是他帮我拉钓竿的。
          第二天,他手里拿了半罐头扑杀的花蝇,又来约我去钓鱼途中他对我说:“不一定是米虫,用苍蝇钓鱼更好。鱼喜欢吃苍蝇!”这一天我们钓了一小桶各种的鱼。回家的时候,他把鱼桶送到我家里,说他不要。
          自此以后,我只管欢喜钓鱼。有三四个夏季,我热心于钓鱼,给母亲省了不少的菜蔬钱。
          但是现在想想,不幸而这题材也是生灵的杀虐!
          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
    1927年作(1)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回忆儿时养蚕一事,以孩童般的视角叙述了“走跳板”“吃点心”“陈设的变化”等三件乐事,读来新奇而有趣。结尾笔锋一转,写家庭变故,纪念祖母及其他家人。
    B.“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一句运用比喻,将“满屋的跳板”比作“棋盘街”,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地上跳板之多,直接表现蚕的数量很多:“一点也不怕”写出了我的快乐。
    C.作为漫画大师,作者极为擅长“诗画同境”之法,《忆儿时》“文作着便运用了漫画写意的手法,寥寥数笔将我们学父亲吃蟹的画面勾勒出来,富有韵味,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D.《忆儿时》是一篇典型的随笔体散文,作者选取童年琐屑平凡的小事,用平常的字句,道出了生命的意义,文字朴实自然,有一种朴讷的味道。
    (2)作品中“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出现了多次,请简要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3)现代散文家俞平伯先生评价丰子恺的漫画“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着人间的情味”,这样的评语用在他的散文小品上同样适合。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赏析。

    组卷:2引用:1难度:0.6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距崔永元爆料范冰冰“阴阳合同”涉税事件3个月后,税务部门对案件的调查终于有了结果,从调查核实情况看,范冰冰在电影《大轰炸》剧组拍摄过程中实际取得片酬3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已经申报纳税,其余2000元以拆分合同方式偷逃个人所得税618万元,少缴营业税及附加112万元,合计730万元。此外,还查出范冰冰及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少缴税款2.48亿元,其中偷逃税款1.34亿元。
          对于上述违法行为,江苏省税务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范冰冰及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开具巨额罚单,需补缴的税款、滞纳金以及罚款共计9亿元,影视行业的税务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已部署开展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对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查自纠并到主管税务机关补缴税款的影视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免予行政处罚,不予罚款;对个别拒不纠正的依法严肃处理;对出现严重偷逃税行为且未依法履职的地区税务机关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将根据不同情形依法依规严肃问责或追究法律责任。
          国家对影视行业税收秩序的整顿,从霍尔果斯最近的动态也可看出端倪。据了解,自6月份以来,有超过100家霍尔果斯的影视公司申请注销,包括了如徐静蓄、冯小刚等多位知名艺人担任法人或持股的企业。这个曾经最多超1600多家传媒公司注册的“避税天堂”,如今因为对影视行业税务问题的严查,各大影视传媒企业只能选择集体“逃离”。
    (摘编自2018年10月08日1222重庆商报)
          材料二:
          图一:中国明星该怎么缴税?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二:明星为了少缴税都做了哪些事?

          逃税罪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报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库;摘编自2018年06月04日12:34新浪新闻)      材料三:
          南都讯  从国家税务总局最新获悉,为纠正我国影视行业暴露出的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款等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18年10月开始,到2019年7月底前结束,按照自查自纠、督促纠正、重点检查、总结完善等步骤,逐步推进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并明确今年12月底前主动补税款免予行政处罚,不予罚款。
          10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针对近期税务机关查处的影视行业高收入从业人员偷逃税等问题,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影视行业税收征管秩序,促进影视行业健康发展。
          据介绍,从2018年10月10日,各地税务机关通知本地区的影视制作公司、经纪公司、演艺公司、明星工作室等企业及影视行业高收入从业人员,对2016年以来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凡在2018年12月前认真自查自纠、主动补缴税款的影视企业及从业人员,免予行政处罚,不予罚款。
          不仅如此,《通知》还要求各地税务机关要主动帮助和辅导辖区内影视行业企业及高收入从业人员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在12366纳税服务热线设置专门咨询座席,在办税服务厅或税务机关安排专人,解答自查自纠相关问题,办理自查自纠相关业务。在纳税人自查自纠过程中,不开展入户检查。
          自查自纠阶段结束后,《通知》规定,从2019年1月至2月底,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自查自纠等情况,有针对性地督促提醒相关纳税人进一步自我纠正,并加强咨询辅导工作。对经税务机关提醒后自我纠正的纳税人,可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对违法情节轻微的,可免予行政处罚。
          之后从2019年3月至6月底,税务机关结合自查自纠、督促纠正等情况,对个别拒不纠正的影视行业企业及从业人员开展重点检查,并依法严肃处理。
    《通知》明确,到2019年7月底前,根据影视行业税收秩序规范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举一反三,研究完善管理措施,并建立健全影视行业税收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进一步健全税务内控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在此期间,对发现的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违法违纪问题,以及出现大范围偷逃税行为且未依法履职的,要依规依纪严肃查处。
    (摘编自2018年10月09日09:51南都娱乐周刊)      材料四:
          新华社3日上午发布的消息指出,经查,2018年6月,在税务机关对范冰冰及其经纪人牟某广所控制的相关公司展开调查期间,牟某广指使公司员工隐匿、故意销毁涉案公司会计凭证、会计账簿,阻挠税务机关依法调查,涉嫌犯罪,现牟某广等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表示不解,为什么对范冰冰是“只罚不判”,对其经纪人却采取强制措施?
          我国刑法第162条之一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区别在于直接责任人的不同。”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告诉记者,“对涉嫌偷逃税罪的问题,谁负主要责任涉及法定代表人是否知情。由于范冰冰偷逃税案件中,其经纪人熟悉国家税务方面相关法律规定并直接操作,因此被采取强制措施依法调查顺理成章。此外,不追究刑事责任不等于没有犯罪,因为行政责任前置的规定,所以范冰冰目前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
    (摘编自2018-10-09 09:36正义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对影视行业税收秩序进行整顿,随着霍尔果斯税务局对范冰冰做出的处罚落地,徐静蕾、冯小刚等多位知名艺人担任法人或持股的企业选择集体“逃离”霍尔果斯。
    B.范冰冰“阴阳合同”涉税事件被崔永元爆料以后,中国政府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国明星该怎么缴税”,具体规定了“收入类型”“缴税类型”“税系”。
    C.国家税务总局决定按照自查自纠、督促纠正、重点检查、总结完善等步骤,逐步推进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对主动补缴税款的相关人员免于行政处罚,不予罚款。
    D.在纳税人自查自纠过程中,不开展入户检查,各地税务机关要主动帮助和辅导辖区内影视行业企业及高收入从业人员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在12366纳税服务热线设置专门咨询座席,在办税服务厅或税务机关安排专人,协助处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税务部门调查核实范冰冰在电影《大轰炸》剧组拍摄过程中偷逃各种税款合计730万元,随后又牵扯出范冰冰及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违法违规税款总计3.82亿元。
    B.逃税罪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税款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会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目前对范冰冰的“只判不罚”,网友表示不解,网友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C.明星为了少缴税而成立工作室,相对于工资薪金而言,虽然税率的起点有所提高,但税率的最高档在降低,可以大额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利益空间极大。
    D.记者引用我国刑法有关规定解说为什么对范冰冰的经纪人采取强制措施,因为此案属于单位犯罪,需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刘剑文也解释,此案中其经纪人熟悉国家税务方面相关法律规定并直接操作。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

    组卷:0引用:1难度:0.5

七、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由于性格、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生命都有独到的见解请仿照示例用所给的材料写句子,分别表达所给出的三个人物各自对生命的理解,要求符合人物特征,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
    示例:陶渊明一一生命就是一只冲出樊笼的鸟,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自由飞翔。
    材料:
    苏东坡
    桑迪亚哥
    徐志摩
    旅行

    战斗
    单枪匹马
    星辉斑斓
    风雨兼程
    先战胜自己
    心胸旷达
    轻轻地来悄悄地去
    笑到终点
    让梦长留
    战胜对手

    组卷:1引用:1难度:0.7

八、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篇名为“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胡玮炜可能套现15亿,文章将胡玮炜与80后的同龄人对比,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当发觉同龄人比自己优秀很多时,你作何感想?文章从“北京有2000万人在漂泊生活”谈到许多80后“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看到未来的日子”,从“人到中年,职场半坡”谈到“时代抛弃你时,一声再见都不会说”,引起不少人的讨论。
          这类爆款文章,经常会引发争议。有人认为,这类文章带出来的是关于人生的一些思考,给人以启迪;有人认为,这类文章以传递正能量为名却行释放负能量之实,助长了焦虑;也有人认为,这类文章扭曲了真实的价值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对此类文章,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组卷:18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