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宁夏银川二中高三(上)第二次统练地理试卷

发布:2024/9/29 1:0:1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4题,每题1.5分,共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山谷风环流因山地平原地形的差异而产生,对冬季静稳天气(近地面风速较小,大气稳定)下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而海陆风的影响则相对较弱。静稳天气下,如图中山前地区的偏南风与偏北风以日为周期的消长与进退影响着北京及其以南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冬季海陆风环流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较弱,其主要原因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2.山谷风环流因山坡与谷底的温差而产生。图示地区的山谷风对冬季静稳天气(近地面风速较小,大气稳定)下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而海陆风的影响则相对较小。静稳天气下,如图中山前地区的偏南风与偏北风以日为周期的消长与进退影响着北京及其以南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0~12题。
    如图所示的山谷风环流中,能将南部大气污染物汇聚至北京的气流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3.山谷风环流因山坡与谷底的温差而产生。图示地区的山谷风对冬季静稳天气(近地面风速较小,大气稳定)下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而海陆风的影响则相对较小。静稳天气下,如图中山前地区的偏南风与偏北风以日为周期的消长与进退影响着北京及其以南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0~12题。
    在静稳天气条件下,北京市冬季凌晨至清晨大气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的地区是(  )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 4.赤水桥位于陕西南部,赤水河下游,是一座造型奇特的石拱桥,被称为“桥上桥”,如图所示。赤水河发源于秦岭北麓,流经黄土塬区,注入渭河。赤水桥下桥曾被泥沙掩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当地群众挖取砂石时发现,“桥上桥”的奇姿得以展现至今。据此完成5~6题。
    当地修建“桥上桥”的原因是(  )

    组卷:2引用:0难度:0.70
  • 5.赤水桥位于陕西南部,赤水河下游,是一座造型奇特的石拱桥,被称为“桥上桥”,如图所示。赤水河发源于秦岭北麓,流经黄土塬区,注入渭河。赤水桥下桥曾被泥沙掩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当地群众挖取砂石时发现,“桥上桥”的奇姿得以展现至今。据此完成5~6题。
    推测“桥上桥”挖掘至今造型得以完整展现的主要原因是(  )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 6.2021年初,在持续干旱天气的影响下,台湾水情告急,岛内多个水库蓄水率仅为10%左右,水量严重不足,面临56年来最大干旱。如图为台湾岛地形图。据此回答1〜3题。
    此次台湾岛水情告急最严重的地方最可能位于(  )

    组卷:8引用:0难度:0.70
  • 7.2021年初,在持续干旱天气的影响下,台湾水情告急,岛内多个水库蓄水率仅为10%左右,水量严重不足,面临56年来最大干旱。如图为台湾岛地形图。据此回答1〜3题。
    此次台湾岛面临56年以来最大干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组卷:14引用:0难度:0.60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 4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美五大湖(图1)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结冰时间和结冰面积变化较大。2023年2月13日监测数据显示,五大湖的冰覆盖面积达到了历史同期最低水平(图2),只有7%水域被冰覆盖。如表示意五大湖周边地区多年日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统计。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日均最高气温(℃) -3 3 5 11 18 24 26 25 21 14 7 2
    日均最低气温(℃) -8 -2 -1 4 10 15 18 17 13 7 2 -1
    (1)结合结冰、融冰的数量关系变化,解释五大湖最大覆冰范围通常出现在3月初的原因。
    (2)与一般年份相比,描述2023年五大湖结冰特征,并说明其对滨湖地区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

    组卷:2引用:3难度:0.5
  • 4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8.0~3.3百万年期间,鄂尔多斯地块构造稳定,地表起伏小,晋陕黄河在此基础上发育了宽广的河谷,东西向宽度超过7千米;约3.3百万年以来,随着鄂尔多斯地块缓慢抬升,以及汾渭地堑的多次强烈下陷,晋陕黄河形成宽谷镶嵌深邃峡谷的格局,且谷深南北差异较大。距今25万年时,浑河是晋陕黄河上游的干流,后来汊河口以北支流贯通了河套古湖。因流程差异,浑河逐渐演变为晋陕黄河的支流,如图为晋陕黄河地貌示意图。

    (1)说出形成早期晋陕黄河河谷形态的侵蚀作用,并分析其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
    (2)比较晋陕黄河南段与北段河谷的深度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组卷:0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