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中考道德与法治适应性试卷
发布:2024/11/1 17:0:2
一、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
-
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___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新征程的第一年。( )
组卷:0引用:2难度:0.8 -
2.2021年____是第一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在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福建省“漳州110”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_____”荣誉称号。( )
组卷:3引用:2难度:0.8 -
3.如表时事说明( )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破万米海深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嫦娥五号”发射成功组卷:1引用:1难度:0.8 -
4.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法从原来的“四大保护”变为“六大保护”。新增加的“两大保护”是( )
①社会保护
②政府保护
③司法保护
④网络保护组卷:7引用:1难度:0.7 -
5.下列新闻事件与新闻解读相匹配的是( )
序号 新闻事件 新闻解读 ① 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 有利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② 企业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国民经济由企业家主导 ③ 我国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 我国人口素质偏高 ④ 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代贸易伙伴 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己要( )
组卷:146引用:28难度:0.7 -
7.“学会学习”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之一。如图《时间去哪儿了》启示我们要( )
组卷:29引用:15难度:0.8 -
8.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下列做法中体现这种亦师亦友状态的有( )
①建议老师在班级开展小组竞争与合作学习,老师很赞赏
②课间,与老师探讨对兰老师“带毕业生骑行1800公里”的认识
③肖老师敬业奉献,教学有方,但有同学常取笑老师的“口音”
④语文课堂上,小芳同学聚精会神地演算着数学拓展题组卷:1引用:2难度:0.6 -
9.“2018年最美孝心少年高梓渊每天把家里消毒几遍,只为让身患白血病的妈妈保持‘无菌’状态;李新颖年仅13岁,却跟患病养父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担;霍培鑫身患重病却乐观阳光,学习之余拄着拐杖帮妈妈一起卖蛋糕。”下列对这则先进事迹材料拟定的标题,最恰当的是( )
组卷:87引用:20难度:0.7 -
10.“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以后,比花岗石还坚韧。”这告诉我( )
①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②集体力量取决于集体成员数量的多少
③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重要保障
④应培养团队意识,自觉发扬团队精神。组卷:9引用:8难度:0.9
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共48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发展是一幅连环画,画出时光之貌,连出岁月之变。为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我市某校时事热点社团搜集了以下几则材料,并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改革开放
奔流不息的黄浦江,见证着开发开放的“浦东奇迹”,中国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新路;“深圳速度”和“深圳模式”令人瞩目。“而立”浦东勇立潮头,“不惑”深圳被赋予全新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绘就,改革开放再出发!时代楷模
“时代楷模”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张桂梅说:“教师的天职就是奉献,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润一片绿洲,守住这块教育扶贫的阵地。”组卷:4引用:1难度:0.4 -
32.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九年级开展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活动,请您参与。
序号 新闻内容 问题探究 1 22日,习近平踏访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山郊野公园等地,再次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总书记还专门指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 23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三明市沙县总医院、夏茂镇俞邦村、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了解当地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等情况。 (2)总书记三明沙县之行关注医改、乡村振兴、林权制度改革等,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怎样的发展思想? 3 24日下午,在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习近平同企业员工代表交流时强调“十四五”时期我们国家再往前走,必须靠创新;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都会全力支持。 (3)“国家再往前走,必须靠创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该怎么做? 组卷:5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