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物理独立作业
发布:2024/11/6 0:30:2
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
-
1.下列四个物理量中,哪个物理量的单位与其他物理量单位不相同( )
组卷:15引用:5难度:0.9 -
2.在如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组卷:776引用:211难度:0.9 -
3.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99引用:41难度:0.9 -
4.下列四幅图中,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相互转化的是( )
组卷:774引用:20难度:0.7 -
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5引用:6难度:0.7 -
6.下列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不符合实际的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7 -
7.如图,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拉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A、B是球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C是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组卷:46引用:2难度:0.9 -
8.图为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 )
组卷:3440引用:39难度:0.9 -
9.小文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38引用:65难度:0.7 -
10.甲物体的比热容大于乙物体的比热容,若( )
组卷:272引用:35难度:0.9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49分.解答24、25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
31.小华猜想:动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上述两种实验方案中:
(1)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
(2)小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A、合理/B、不合理)。理由是。
(3)小红完成实验后想,本实验中水平轨道能否是光滑的呢?请你帮小红解决这个问题,你的结论是(A、能/B、不能),你的依据是。
(4)在实际实验中,常常发现木块会被推出木板外,导致无法记录木块移动的距离,在不添加实验器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操作,使其不再滑出木板,做法是:。组卷:62引用:9难度:0.5 -
32.某同学在做“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温度Δt/℃ 加热的时间t/min 甲 1 0.1 10 2 2 0.2 10 4 乙 3 0.1 10 1 4 0.2 10 2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物质的 有关。
(3)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
(4)分析第1、4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加热时间相同,单位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5)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6)该实验采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 和 。组卷:276引用:1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