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十八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零排放”的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7 -
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3.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组卷:27引用:2难度:0.7 -
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组卷:33引用:1难度:0.9 -
5.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17引用:5难度:0.5 -
6.根据如图所示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19引用:4难度:0.6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
17.今年新冠病毒肺炎肆虐全球,医用口罩成为急需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制作医用口罩的材料进行了科学探究。
探究一:口罩材料能燃烧吗?是什么样的材料制造的?
【实验1】取样,点燃,产生火焰,冒黑烟,有特殊气味;燃烧过程中熔化滴落的液体能拉成丝,冷却后的灰烬坚硬、不易碾碎。
【结论1】口罩材料能燃烧,其材料是
探究二:口罩材料的组成元素是什么?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2)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在本实验中用作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实验2】将口罩燃烧后的气体通入如图1中的装置,气体通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结论2】口罩的材料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3】为了确定材料的组成中是否有氧元素,同学们称取2.1g剪碎的样品放入玻璃管中,通入充足的氧气,加热(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充分反应后,燃烧产物被完全吸收,D装置增重2.7g,E装置增重6.6g。
【结论3】口罩材料中一定
【反思拓展】
(1)E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2)实验3的操作中,通入足量的氧气使样品完全燃烧,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入氧气,其目的是
a.防止浓硫酸倒吸 b.将燃烧产生的气体排入D、E中完全吸收 c.使样品完全燃烧
(3)若没有F装置,则会导致组卷:118引用:3难度:0.5 -
18.载人宇宙飞船内常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吸收宇航员呼出的CO2,以净化空气,其反应为:2LiOH+CO2═Li2CO3+H2O.若每位宇航员平均每天呼出的CO2为550L.则每天吸收一位宇航员呼出的CO2需LiOH的质量是多少?(该条件下CO2密度为2.0g•L-1)
组卷:85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