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淮阴中学、姜堰中学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5G是中国走在出世界领先的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5G时代对于海量数据的传输、储存、处理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某种三维存储器的半导体衬底材料是单晶硅,下列化学式可用于表示单晶硅的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9 -
2.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8NH3=6NH4Cl+N2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3 -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5.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6.以下反应可表示获得乙醇并用作汽车燃料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6CO2(g)+6H2O(l)═C6H12O6(s)+6O2(g)△H1
②C6H12O6(s)═2C2H5OH(l)+2CO2(g)△H2
③C2H5OH(l)+3O2(g)═2CO2(g)+3H2O(l)△H3( )组卷:27引用:1难度:0.5
三、解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
19.碳酸亚铁(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备补血剂乳酸亚铁。某研究小组通过下列实验,寻找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 FeCO3 的最佳方案:
实验 试剂 现象 滴管 试管
0.8 mol/L FeSO4 溶液
(pH=4.5)1 mol/L Na2CO3 溶液(pH=11.9) 实验Ⅰ:立即产生灰绿色沉淀,5min 后出现明显的红褐色 0.8 mol/L FeSO4 溶液
(pH=4.5)1 mol/L NaHCO3 溶液(pH=8.6) 实验Ⅱ:产生白色沉淀及少量无色气泡,2min 后出现明显的灰绿色 0.8mol/L(NH4)2Fe(SO4)2 溶液(pH=4.0) 1 mol/L NaHCO3 溶液(pH=8.6) 实验Ⅲ:产生白色沉淀及无色气泡,较长时间保持白色 。HCO-3
(2)实验Ⅱ中产生 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为了探究实验Ⅲ中 NH4起的作用,甲同学设计了实验Ⅳ进行探究:操 作 现 象
实验Ⅳ向 0.8 mol/L FeSO4 溶液中加入
与实验Ⅲ现象相同水解产生 H+,降低溶液 pH,减少了副产物 Fe(OH)2的产生。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应补充的对比实验操作是:NH+4
(4)小组同学进一步讨论认为,定性实验现象并不能直接证明实验Ⅲ中 FeCO3的纯度最高,需要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定量测定。分别将实验Ⅰ、Ⅱ、Ⅲ中的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然后转移至 A 处的广口瓶中。
①A中分液漏斗中的试剂为
②为测定 FeCO3 的纯度,除样品总质量外,还需测定的物理量是
(5)实验反思:经测定,实验Ⅲ中的 FeCO3 纯度高于实验Ⅰ和实验Ⅱ.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制备 FeCO3 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组卷:14引用:2难度:0.5 -
20.为治理环境,减少雾霾,应采取措施减少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还原法、氧化法、电化学吸收法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有效措施。
(1)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
①N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②过程Ⅱ属于
③该过程的总反应是
④NH2OH(羟胺)是一元弱碱,25℃时,其电离平衡常数Kb=9.1×10-9,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1.6×10-5,则1molNH2OH和NH3•H2O分别与盐酸恰好反应生成的盐pH:前者
(2)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目前最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反应原理为:4NH3(g)+4NO(g)+O2(g)⇌4N2(g)+6H2O(g)△H=-1625.5kJ/mol。
①该方法应控制反应温度在315~400℃之间,反应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②氨氮比[]会直接影响该方法的脱硝率。如图为350℃时,只改变氨气的投放量,NO的百分含量与氨氮比的关系图。当n(NH3)n(NO)>1.0时烟气中NO含量反而增大,主要原因是n(NH3)n(NO)
(3)直接电解吸收也是脱硝的一种方法。用6%的稀硝酸吸收NOx生成亚硝酸,再将吸收液导入电解槽使之转化为硝酸,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组卷:5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