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2020年单元测试卷(安徽省合肥市)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2分)
-
1.实验室用KMnO4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736引用:31难度:0.6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实验步骤有:
①在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
②把导管移出水面;
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④熄灭酒精灯;
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正确的顺序是( )组卷:792引用:14难度:0.7 -
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74引用:3难度:0.8 -
4.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足量),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发现烧杯内的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15组卷:703引用:11难度:0.5 -
5.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436引用:38难度:0.6
二、非选择题:(共5题,28分)
-
16.实验室常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氧气,写出相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提出问题】影响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与二氧化锰的形状有关;猜想二:可能与反应温度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王同学用8mL 3%的双氧水和二氧化锰进行了如下实验(反应进行10s时,H2O2均有剩余):实验编号 温度/℃ 二氧化锰的形状(均取0.1g) 收集到氧气的体积/mL(时间均为10s) ① 20 块状 a ② 20 粉末状 b ③ 30 块状 c ④ 30 粉末状 d
(2)其他条件相同,双氧水浓度可能会影响催化效果,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3)小王同学还使用了压强传感器测不同质量二氧化锰对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影响,他在8mL 3%的双氧水中分别加入了0.03g、0.06g、0.08g、0.12g、0.24g MnO2,测得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曲线的斜率代表征催化反应的速率),请你观察图示并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①组卷:9引用:1难度:0.4 -
17.几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Ⅰ.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该实验中选用汞的优点是15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C.实验仪器易得到
D.反应不需要条件
Ⅱ.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可能的原因是15
Ⅲ.兴趣小组同学对图2实验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图3的实验。
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体积为25mL的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能返回至原处,则说明
实验时,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对照图2实验,你认为图3实验有何优点?
Ⅳ.兴趣小组同学,还设计了用传感器技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反应过程中容器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其中Y表示的是组卷:7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