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1-14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4分)
-
1.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9引用:2难度:0.6 -
2.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组卷:58引用:2难度:0.8 -
3.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组卷:48引用:4难度:0.6 -
4.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6 -
5.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2难度:0.6 -
6.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7.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8
二、简答题(共30分)
-
20.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①A中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药品为
③0.1mol碳酸钙和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组卷:34引用:1难度:0.6 -
21.某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酸、碱和盐的知识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探究稀酸的化学性质:
①试管中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
②试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试管Ⅲ中的现象是
④实验中发现试管Ⅱ中固体全部溶解,试管Ⅳ中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实验二: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并检验生成了碳酸盐。
25℃时,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物质 NaOH Na2CO3 溶解度(g/100乙醇) 17.3 <0.01
步骤1:打开K1,关闭K2,从a口通入二氧化碳,看到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产生大量沉淀,停止通二氧化碳;
步骤2:从a口通入氮气,直至排净装置中的二氧化碳;
步骤3:关闭K1,打开K2,向甲装置的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
①步骤1装置甲的试管中能看到沉淀的原因是
②步骤2中,通入氮气,排净装置甲中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③步骤3乙中能看到的现象是组卷:209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