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7 0:0:1

一、成长启航,心向阳光(20分)

  • 1.安安摘录了有关成长的文字与你分享,请你参与完成以下题目。
    ㅤㅤ热爱,是深沉而持久的,它不会因年节(交换/更替)而稍纵即逝;相反,随着时光的考验与洗礼,热爱能让人跌倒后站起来,抖擞精神再出发,直面困难,永不泄气。人生这条路很长,未来如星辰大海般璀璨。那些聆听过的教悔,会帮助我们成长;那些曾受过的伤,终会化为照亮前路的光。少年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保持一颗chì(  )热的心,向前奔跑吧!
    (1)请从下面两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临写。
    直面困难          星辰大海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ì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改为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2.我校组织诚信主题讲座,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赞诚信榜样】
    ㅤㅤ施德华是一名老兵,曾参加抗美援越战争。为了完成战友生前殷殷嘱托,施德华历经艰辛,耗费大半生精力,足迹遍及全国,寻找到了26位烈士的亲属,给他们送去烈士生前的珍贵信息,并送上诚挚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以此来缅怀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战友,被誉为一生践一诺的“信义老兵”。
    安安有幸邀请到了施德华老人来我校为同学们开设诚信事迹讲座,请你为此次讲座设计一条宣传语,用于演讲时报告厅大屏幕背景展示。
    (2)【访诚信名人】澜澜身为校园小记者,得知施德华老人的到来,拟写了一份采访提纲,请根据采访目的,对采访问题进行修改。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11月15日下午4:00,学校大礼堂
    采访对象 施德华
    采访目的 ①了解施德华老人践行承诺的具体经历;
    ②对诚信意义的理解;
    ③请施德华老人为学生的诚信成长支招。
    采访问题 是什么信念支撑着您完成战友生前嘱托?
    ②请谈谈您对诚信的愚见,好吗?
    您认为当代学生如何拓展诚信意识
    A采访问题①修改意见:针对采访目的 ①中“具体经历”一词,采访问题应改为:
     

    B采访问题②修改意见:提问应注意谦辞与敬辞的用法,应把“
     
    ”改为“
     
    ”。
    C采访问题③修改意见:提问应关注动词的规范使用,应把“
     
    ”改为“
     
    ”。

    组卷:2引用:1难度:0.9

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60分)

  • 7.近日,“全民健身——运动,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话题刷屏朋友圈,也引起了安安和澜澜的关注,他们从网上搜集了以下资料,请你参与探究并完成问题。
    【材料一】
    _______ㅤㅤ10月31日,由涟水县教育体育局主办,涟水县体育总会承办的2023涟水县“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在五岛湖旅游区举行。来自城区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及中专院校82个代表队2500多名健身爱好者参加了环绕五岛湖健身健步走活动。
    ㅤㅤ此次健身健步走活动充分展示了涟水健身爱好者的热情和精神风貌,通过“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旨在提升大运河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带动全县人民的健身热潮,将“行走大运河健步走活动”打造成集运动休闲、文化体验、观光游览于一体的体育文化旅游品牌。
    ——节选自新浪网2023年11月1日【材料二】
    “体育+”让全民健身更具动能ㅤㅤ近年来,北京市体育总会积极发挥“体育+”带动作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积极促进全民健身发展,撬动融合发展布局不断优化,提升城市气质与活力。
    ㅤㅤ(一)“体育+场馆”用好冬奥遗产ㅤㅤ在“冰丝带”洁白的速度滑冰赛道上,选手们伴着观众的加油声,奋力向终点滑行。日前,由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体育总会主办,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处、北京市滑冰协会等承办的2023年北京市群众冰雪运动速度滑冰比赛暨“冰丝带”市民速度滑冰系列赛第五站在国家速滑馆举办。
    ㅤㅤ虽是群众赛事,但本次比赛不论是场馆、还是赛事终点摄像计时系统、速度滑冰成绩处理系统等均使用专业器材,让参赛者一同感受在冬奥会场馆比赛的别样感觉,一同感受和专业运动员一样的竞技体验。
    ㅤㅤ北京市体育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北京市体育总会在国家速滑馆举办相关群众滑冰赛事,为的就是进一步推动北京群众冰雪运动发展,持续用好冬奥遗产,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ㅤㅤ(二)“体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ㅤㅤ伴随着初升的旭日,第五十五届公园半程马拉松北京公开赛日前在北京昌平开跑,1000余名跑者齐聚于此,共享大美昌平。
    ㅤㅤ相比以往,本届赛事最大的特点就是携手北京首届苹果文化节,向社会展现了一场集文、体、农、旅元素于一体的公园半马赛事。比赛中,参赛选手感受到昌平区浓厚的苹果特色文化,不仅途经长达7公里的果园赛道,而且组委会还把苹果和当地特色果糕作为补给,让广大选手通过品美食、赏美景,畅跑京郊大地。在开展体育赛事的同时,宣传推介当地农业、旅游业等资源,激发消费潜力,助力乡村振兴。用“体育+农业”的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展现当地城市新形象。
    ㅤㅤ(三)“体育+教育”促进体教融合ㅤㅤ源自民族特色运动“撞拐”“斗拐”的脚斗士运动,在北京得到广泛开展,而针对儿童创新开发的“脚斗娃”运动,近年来同样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近日,海淀区西三旗学区首届“兴海杯”脚斗娃校际联赛,以及北京市首届脚斗娃俱乐部联赛先后在京举行。
    ㅤㅤ比赛现场,小选手们全力以赴,斗志昂扬,无论是快速的躲闪,还是灵活的进攻,都展现出优秀的运动技能与团队精神,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与呐喊声,也让人们看到新时代青少年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节选自中工网2023年11月2日【材料三】
    ㅤㅤ体测成绩纳入中考体育总成绩,这根“指挥棒”也引发了一些人体育锻炼动机的功利化。在中考、高考“指挥棒”影响下,学校、家长、学生会“精准应试”,“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练什么”“考什么、补什么”。一些家长带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带着体测中“得优良、得满分、能加分”的功利目的。在“只要考试、必有培训”的惯性力量下,许多校外培训机构迅速开设各种应试速成班,针对性开展与体测相关的体育项目培训,满足部分家长在短期内让孩子得高分、得满分的心理需求。这不仅无助于学生找回体育的乐趣,更无益于身体健康,有悖于学校体育的目标。
    ㅤㅤ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要超越短视化的应急心理,建立“体育为人的健康幸福人生奠基”的坚定信念。体育评价重在引导,一定要以强身健体为核心,同时重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关注其心理、人格、意志品质的培养。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10月24日(1)安安在摘录材料一的新闻时漏掉了标题,请你补上。(不超过20字)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找出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
     

    A.“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对提升大运河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以及带动全涟水县人民的健身热潮有重要促进意义。
    B.北京市体育总会在国家速滑馆举办群众滑冰赛事,让群众能够感受冬奥会场馆的别样感觉,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北京群众冰雪运动发展,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C.“体育+农业”都是在举办完体育赛事之后,再顺便宣传推介当地农业、旅游业等资源,激发消费潜力,助力乡村振兴。
    D.北京市体育总会充分发挥民族原创体育在体教融合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脚斗娃”项目进校园。
    (3)请参考【材料二】的小标题(一)(二)(三),联系个人生活体验,再续写一个小标题,发挥“体育+”的带动作用。
    (4)安安的父亲认为,安安平时要多花时间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体育无需花时间,安安喜欢的游泳也不是中考体育项目,可以放弃,只要参加体育考试项目速成班,得到体育高分就可以了。安安不同意父亲的看法。请结合【材料三】,为安安劝说他的父亲提出建议。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8.安安和澜澜为“名家成长路”专题搜集资料时,看到了一篇樊锦诗新闻专访的文章,请一起阅读,并完成问题。
    ㅤㅤ①1963年,我到敦煌工作,到现在已经60年了。
    ㅤㅤ②念中学的时候,历史课文里有一篇关于莫高窟的课文,看了以后念念不忘,非常想去看一看。我第一次来,是大学五年级的第一学期,当时是来实习。看了以后感觉太震撼了,这么大、这么多的洞窟,都是画和塑像,有这么多丰富的内容,仿佛完全忘了外部世界,进入了一个艺术的宫殿,一个非常美的世界。
    ㅤㅤ③1963年,我再次来到敦煌,从此成为了这里的一员。
    ㅤㅤ④刚来时,我往远处一看,周围全是戈壁滩,几乎寸草不长,只有莫高窟还能看到一些树。莫高窟里头都是矮平房,办公室、宿舍都是土房子,土房子里头是土桌子、土凳子,包括书架也是土的,有的人家里还是土沙发。当时也没有电灯。没电灯怎么进洞画画呢?我们研究了一个办法,外面有太阳时,就用镜子或者是玻璃,在洞外对着太阳,对着了以后,把阳光反射过来,这样洞里就有了光……
    ㅤㅤ⑤我第一次来,住在下室。我一个人,胆还有点大。只听他们说有狼,到了晚上起夜,拉开门看见两只绿绿的眼睛,我以为是狼,把我吓得赶紧推上门,一个跟头就蹦回去了,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天蒙蒙亮了,我想狼也该走了吧,出去一看,原来是驴。
    ㅤㅤ⑥那个时候在洞窟里工作,环境很简陋,而且很安静。安静到什么程度?有一天晚上,我在补衣服,针没拿好,掉下来,那个针的声音,我都听得清清楚楚,就静到这种程度。
    ㅤㅤ⑦常书鸿来的时候40岁左右,段文杰来的时候不到30岁,其他人可能20多岁。他们来了以后,在这里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为什么呢?因为敦煌太博大精深了,有很多事情要做,做不完,就待这儿一辈子。在这里,有老人已经97岁了,刚来的时候也就20多岁。一个老太太,前年99岁在这里去世的,令人敬佩。 后来我慢慢理解,莫高窟已经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那些壁画上遒劲柔润的线条仿佛是他们身上的筋脉啊!
    ㅤㅤ⑧我这一生的志向,就是要保护敦煌。
    ㅤㅤ⑨敦煌是独一无二的,敦煌的艺术富丽堂皇,内容丰富无边,“宽无边,深无底”。而且在艺术的类型上,它不是只有佛教,也反映其他宗教。
    ㅤㅤ⑩有人问我,你觉得敦煌还能保存多久?我说看怎么保护。如果保护不好,可能用不了一二百年;如果保护得好,科技能跟上,说不定最少还有一千年。我们一支支队伍,对实体的文物,想尽办法研究它的实体应用、材料、环境、气候,找到合适的修复加固的材料,把壁画修好,延长它的寿命。但壁画还在慢慢退化,退化到某一天,说不定就没有了。数字化就可以使它完好地永远保存下来,所以我现在经常说,要用科技来保护它。
    ㅤㅤ⑪为什么要永远保存下去?为了研究,为了弘扬。只要数字图像在,数字资源库在,就可以永续研究下去。未来,我们的后代可以接力研究敦煌。
    ㅤㅤ⑫我没想到我会在这里待一辈子,给敦煌做点什么,很值得,所以我也不后悔。
    ——选自央视新闻2023年10月19日(1)澜澜结合文本,列出了一份介绍樊锦诗的演讲提纲,请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选项完善这份提纲。
    A.此心安处是吾乡。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朝露待日晞。
    演讲提纲
    演讲版块①:
     
      内容:学生时期,心生向往,追求理想。
    演讲版块②:
     
      内容:再来敦煌,丢弃幻想,扎根现实。
    演讲版块③:
     
      内容:工作60载,老当益壮,奋斗不辍。
    (2)安安认为第⑤段画线句子影响樊锦诗的正面形象,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3)第⑦段加波浪线句子令澜澜十分感动,请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4)安安和澜澜想为这篇文章添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安安认为《“敦煌女儿”樊锦诗》好,澜澜觉得《一生只做一事,一事终一生》更好。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组卷:6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