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
1.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A 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 出现白色沉淀,
酚酞不变红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部变质 B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始终未变浑浊 该石灰水一定变质 C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红色褪去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D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试管内液面上升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 组卷:67引用:5难度:0.5 -
2.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组卷:64引用:3难度:0.5 -
3.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检验氯离子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方案一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加稀盐酸 方案二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加澄清石灰水 组卷:9引用:7难度:0.5 -
4.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 )
组卷:13引用:5难度:0.5 -
5.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3难度:0.5 -
6.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中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5 -
7.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 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蒸发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C 鉴别盐酸和硫酸 取样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D 比较铜和银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组卷:20引用:7难度:0.5 -
8.如图是机场的安检人员用手持金属探测器检查乘客的情景,当探测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在金属物体中就会产生电流,如果能检测出这种变化,就可以判定探测线圈下面有金属物体了。图中能反映出金属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是( )
组卷:89引用:5难度:0.5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2分)
-
24.小温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按如图甲正确连接电路,电源电压为6伏,逐次将不同阻值的电阻R接在a、b间。且每次闭合开关前,都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端,实验步骤如下:
①接入5Ω电阻,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②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0时,记录电流表示数;
③,闭合开关,重复步骤②;
④将步骤②、③中测得的4组数据,按描点法绘制出如图丙所示曲线。
(1)步骤①中,电流表示数为 安。
(2)将步骤③补充完整 。
(3)仔细分析,老师发现小温同学绘制的图丙曲线R1-R4中有一组数据不合理,请你予以指出,并提供得出该结果的分析过程:。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25.为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小科利用铜片、锌片作电极的水果电池(图甲)和电压传感器(精密电压测量仪)等器材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组别 水果种类 电极插入深度/cm 电极之间距离/cm 测得电压/V 1 哈密瓜 1.0 2.0 0.886 2 哈密瓜 1.0 4.0 0.885 3 哈密瓜 1.0 6.0 0.886 4 苹果 1.0 2.0 1.009 5 苹果 1.5 2.0 1.011 6 苹果 2.0 2.0 1.010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干电池与水果电池原理类似,其结构如图乙。若要改变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根据本实验的结论,你的做法是 。组卷: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