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局属、青西、胶等地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10/14 7: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黄帝内经•灵枢•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中医理论认为,“气”的实质是人体活动时产生的能量。从中医角度看,“气衰”相当于西医中的“低血糖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2.法布雷病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因溶酶体中α-半乳糖苷酶缺乏,体内代谢产物三己糖酰基鞘脂醇(GL3)不能被水解,而在溶酶体中贮积。酶替代疗法可特异性地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酶,使患者症状得以缓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3.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科研人员通过提取菠菜的类囊体,制成了纳米级类囊体单元(NTUs),然后用小鼠软骨细胞膜(CM)进行封装,制备出CM-NTUs,注射到患有骨关节炎的小鼠膝关节。对该部位进行光照后,发现细胞内的合成代谢得到了改善,软骨退化减慢,体内衰老细胞活力大大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6
  • 4.动物细胞膜运输钠钾离子的过程,通常需通过Na+-K+泵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来实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5.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阶段,中心体负责纺锤体的组装并受蛋白激酶(PLK4)的调控,多功能骨架蛋白(CEP192)参与纺锤体的形成。PLK4失活后,PLK4凝聚体可招募其他成分充当中心体作用,使正常细胞分裂可在无中心体复制的条件下进行。泛素连接酶(TRIM37)可抑制PLK4凝聚、促进CEP192的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6.某种鼠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褐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勺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用纯合的褐色和黑色亲本杂交,F1全为白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7.Lesch-Nyhan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疾病,患者由于缺乏HGPRT(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一种转移酶)导致嘌呤聚集于神经组织和关节中,进而使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如图是一个Lesch-Nyhan综合征家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8.图甲表示真核细胞DNA复制的部分过程,其中一条链具有“不连续合成”的特点。图乙表示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信息从DNA转移到RNA上之后,对有效遗传信息进行“剪断”与重新“拼接”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7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5道小题,共55分。

  • 24.某自花传粉的植物颗粒饱满(A)与皱缩a是一对相对性状,抗病(B)与感病(b)是一对相对性状,这两对相对性状均具有杂种优势现象。

    (1)研究人员欲保留此种植物的杂种优势,对其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以期获得颗粒饱满和抗病性状不变但显性纯合均致死的基因,这种育种方法称为
     
    ,其优点是
     
    。对紫外线照射处理后的植株进行筛选时工作量巨大,原因是
     
    。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为图1中的
     
    (填序号)时,经上述筛选后得到的此种植物后代均为杂种(不考虑交叉互换)。
    ​(2)该植物窄叶对宽叶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茎的粗细受另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基因型EE表现为粗茎,Ee表现为中粗茎,ee表现为细茎,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已知电离辐射能使E、e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断裂,分别随机结合在D、d所在染色体的末端,形成末端易位。仅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将高度不育。现将图中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在幼苗时期用电离辐射处理,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及易位的类型,可通过观察该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进行判断(注:植株后代数量足够多,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若出现
     
    种表型的子代,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则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
    若E、e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e基因连在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E基因连在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组卷:5引用:2难度:0.5
  • 25.痛觉的形成与图1中神经元A、B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内啡肽。机体疼痛发生时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增强机体对应激刺激的应对能力,并且缓解疼痛。机理如图1所示。此外糖皮质激素可减少脑中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提高中枢的兴奋性,降低大脑兴奋阈值,促使癫痫的发作,图2为抗癫痫药物噻加宾的作用机理示意图。

    (1)由图1可知,P物质为
     
    ,推测内啡肽、吗啡等发挥镇痛作用的原理是
     
    。长期使用吗啡后可致欣快感而依赖成瘾,一旦突然停止使用吗啡,则P物质的释放量会迅速
     
    ,出现更强烈的痛觉等戒断综合征。
    (2)据图2分析,噻加宾抗癫痫的作用机理是
     
    ,进而促进GABA受体打开Cl-通道,Cl-内流增加,最终影响突触后膜兴奋。由此可见,GABA是一种
     
    (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
    (3)研究人员用如图所示的电流表研究突触上兴奋传导的过程。分别刺激a、b两点,能够引起电流表发生两次偏转的点是
     
    。当刺激a点时,该点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该突触上兴奋传导的方向
     
    (填“相反”或“相同”),突触处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