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北省仙桃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20 8:0:8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7引用:4难度:0.8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3难度:0.5
  • 3.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18引用:5难度:0.8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22引用:5难度:0.8

二、阅读(48分)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敬畏一粒米林文钦      ①一粒米能有多重?我一直以为,它重如一座山。
          ②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在深秋的时候总是出去“捡地”,就是去大地里捡拾农人秋收后遗落在地里的粮食。每次母亲都要走上好几十里的地,背回来半麻袋瘦瘦的稻秆儿,脱了皮,最后能收获一海碗的大米。母亲一点点地积攒着,然后用它们给我们当口粮,那是儿时我们所有的营养来源。粒米之恩,能与皓月争辉!
          ③米吃多了,就有了想法。诗人说“米是漫山遍野的精灵,是生长绿色的种子,是陆地结的珍珠”,我也有这个感觉。有时我看到掉在桌上的一粒米,会产生一番联想:这粒米,不知道是哪粒种子被种在土里,经过了多少风霜雨雪,又被哪个农民精心养育,浇水、施肥、捉虫、打药,顶着酷暑烈日收割了来,再冒着酷暑高温脱了粒。脱一遍还不算,再脱一层皮,再脱一层皮,成为白白亮亮的精米,大有缘法落到我的饭碗里,结果不等它入口,就被轻轻抛弃,假如这米有灵,不知道会不会伤心?
          ④对米,汪曾祺先生有过经典描述。其笔下有一个叫作八千岁的人物,开着一个米行,他店里一溜排开几个大米园,从“头糙”“二糙”“三糙”到“高尖”应有尽有。挑箩把担卖力气的吃头糙米,一老碗紫红的糙米饭,上面堆上岗尖岗尖的腌小鱼和小青菜,大口大口吞食;住家铺户吃二糙三糙米,比头糙精致,米色亮白一些;所谓高尖,精致透亮,只有高门大户才吃,普通百姓不是吃不起,只是总觉得有些糟蹋。中国人自古惜福心理就十分强烈,字纸尚且不肯浪费,更何况养身的米?
          ⑤文学作品里还有糯米和晚稻香粳的身影。糯米不用说,常用来蒸八宝饭、包粽子;香粳米煮出粥来米长半寸,颜色浅碧如碧螺春茶,香味浓厚。《西厢记》里有一个章回专门说到崔莺莺吃的一顿便饭: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碗虾丸鱼皮汤,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大碗热腾腾碧莹莹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红楼梦》中也提到了红米、绿米。红的,颜色嫩红,味腴粒长,香气扑鼻,叫作“御田胭脂米”;那绿米,就是芳官吃过的“绿畦香稻粳米”。
          ⑥关于米,还有不少传奇典故。据说远古时期,上帝虽说把亚当夏娃逐出伊甸园,命令他们流汗才有饭吃,但到底对自己的造物心怀恩慈,命令地下的麦子长得如同一棵树一般,分出七股八杈,每一个枝头都有一个麦穗,于是天下万民不缺粮食。有一日上帝到人间巡行,发现麦子烂倒在泥里,上帝一怒之下改了规矩,下令麦株从今以后只结一穗,且不时有风雹雷灾、水患火欺,以此惩罚不知惜福的凡间生灵。
          ⑦真正有品德、有修养的人不肯怠慢了世间万物,尤其是珍珠一样的米。在弘一大师的眼里,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白菜好,咸苦的蔬菜好,倘跋山涉水之际能有一碗白米饭,更是好上加好。
          ⑧我曾在闽东太姥山的摩宵庵吃过一次素斋。那些不起眼的素菜素饭,盛在清素的餐盘里,竟是那样温润有致。我不由心头一颤,顿生一丝感恩,细细把一碗米饭装进胃里,生怕丢弃一粒米。
          ⑨对生命的敬畏,源自一粒粒米,粒粒凝结了血和汗。
    (选自《意林》,有删改)(1)选文围绕“一粒米,重如一座山”,纵横开阖,选材丰富。请细读文章,在①②③处填写合适内容。

    (2)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第②段划线句子“粒米之恩,能与皓月争辉!”的含义。
    (3)第③段中说“米吃多了,就有了想法”,细读本段,说说作者想到了什么?
    (4)如果朗读下面这句话,你打算重读哪几个词语?请简析理由。
    每次母亲都要走上好几十里的地,背回来半麻袋瘦瘦的稻秆儿,脱了皮,最后能收获一海碗的大米。
    (5)第⑨段做结尾有何作用?

    组卷:11引用:4难度:0.5

三、写作(50分)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敬畏一粒米》,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米”的敬畏。放眼我们的生活,放眼社会,放眼大自然,你觉得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敬畏呢?
          请以“敬畏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①请先补全题目;②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校名、地名(可用化名代替);④文章不得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⑤请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组卷:2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