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8-2019学年上海市徐汇中学九年级(上)周测物理试卷(2)

发布:2024/12/12 10:0:2

一.选择题

  • 1.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组卷:224引用:3难度:0.7
  • 2.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组卷:26引用:1难度:0.6
  • 3.下列器材或装置使用时,不能看作连通器的是(  )

    组卷:24引用:5难度:0.9
  • 4.下列各项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组卷:1021引用:6难度:0.9
  • 5.如图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

    组卷:1083引用:93难度:0.9
  • 6.如图所示,水箱中装满水,打开阀门后,A管和B管中液面高低的情况是(  )

    组卷:179引用:5难度:0.9
  • 7.如图所示,在下列实例中,其工作原理与连通器无关的是(  )

    组卷:21引用:5难度:0.9
  • 8.连通器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其工作原理与连通器无关的是(  )

    组卷:43引用:1难度:0.6
  •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柱形容器都装有质量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F,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p,则(  )

    组卷:959引用:37难度:0.9
  • 10.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ρ),若在两容器内分别抽出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可以确定原先容器中(  )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二、实验题

  • 30.小李和小芳同学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做了如下实验。
    (1)将四端开口的玻璃管三端扎上橡皮薄膜,竖直插入水中,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由此可得的结论是:液体内部
    都有压强。
    (2)为进一步研究,两位同学都用U形管压强计、刻度尺等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分别将带有橡皮膜的塑料盒插入到水和酒精中的不同深度处,并将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其中H1<H2<H3
    表一水(ρ=1.0×103千克∕米3
    序号 深度
    (厘米)
    U形管左右液面
    高度差(厘米)
    1 4 H1
    2 8 H2
    3 12 H3
    表二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
    序号 深度
    (厘米)
    U形管左右液面
    高度差(厘米)
    4 5 H1
    5 10 H2
    6 15 H3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③完成上述实验研究后,两位同学经分析讨论,认为可以用U形管压强计和刻度尺来鉴别水和浓盐水(ρ<ρ盐水),请你帮他们一同设计并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组卷:50引用:3难度:0.3
  • 3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物块A,其密度为1.2×103千克/米3.求
    (1)若物块A的边长为0.2米时,物块A的质量mA及对地面的压强pA
    (2)若物块A边长为2a,现有实心正方体物块B、C(它们的密度、边长的关系如表所示),当选择物块
     
    (选填“B”或“C”),并将其放在物块A上表面的中央时,可使其对物块A的压强与物块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值。
                 物体                 密度              边长
                   B                   ρ               3a
                   C                  2ρ                a

    组卷:331引用:3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