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八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1/7 8:30: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作为新时代的共青团员应该响应党的号召,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下列行为可取的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6 -
2.青少年要有责任、有担当,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我们之所以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因为( )
组卷:11引用:1难度:0.8 -
3.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该举措( )
组卷:19引用:1难度:0.7 -
4.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有些人抱着侥幸心理,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城区摆设摊点、聚集闲逛,给疫情防控造成一定隐患。2020年2月7日起,上海、浙江等多地紧急出台地方法规严格依法防疫,对隐瞒疫病史、逃避隔离医学观察等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据此完成下面4~5小题。
上述材料表明( )
①无法治不自由
②法律是由社会舆论保证实施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组卷:2引用:0难度:0.70 -
5.社会规则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学习和践行道德与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据此完成4~6题。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行为底线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二、简答题(共34分)
-
1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疫情防控期间王某擅自离开已采取封控管理措施的居住地返宁时未按照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相关要求,主动向社区报告旅居史,并频繁活动市区多处人员高度密集的饭店、商店、诊所农贸市场等,致使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蔓延,造成极其严重后果。因此西宁公安局对王某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立案侦查。
材料二:相关链接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王某认为来宁活动是他的自由,不应该被立案侦查。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运用自由与规则的关系阐述你的理由。
(3)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组卷:16引用:1难度:0.4
三、材料分析题(共18分)
-
20.青少年是当前国内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了“文明上网,争做合格网民”的宣传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活动一:调查小组的同学对本校学生上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内容 聊天 查阅学习资料 打游戏 看电影、听音乐 其他 比例 50% 20% 15% 10% 5%
活动二:“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辩论小组的同学围绕“网络的利与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2)请根据自己的上网经验,谈谈你是怎样看待网络的?
活动三:网监民警提醒,网络世界陌生而虚拟,切记收敛你的好奇心,提防各类陷阱;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中依然有我们需要恪守的底线。
(3)八年级(2)班同学打算就“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请你列出4个要点。组卷:31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