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七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9/18 11:0:12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如图表示毛细血管壁细胞与内环境可能的物质交换途径(图中字母代表不同体液)。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83引用:7难度:0.6
  • 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0引用:3难度:0.8
  • 3.肺水肿是指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大量组织液集聚,表现为呼吸困难、高烧、大汗淋漓等,并出现低氧血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2引用:4难度:0.7
  • 4.如图为健康小鼠从温度为T1的环境中进入温度为T2的环境后,机体散热量随时间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7
  • 5.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中充满了尿液时,膀胱内的牵张感受器会受到刺激,从而产生冲动。人体的大脑皮层中有使人产生尿意并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脊髓灰质中有能调节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的低级中枢,二者共同调节完成排尿反射。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30引用:5难度:0.6
  •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5难度:0.7
  • 7.T淋巴细胞不但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在体液免疫应答中亦发挥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6
  • 8.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84引用:31难度:0.6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小题,共57分,每空1分,特别注明除外。

  • 23.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隶属于β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为单链RNA。目前该病毒还在全球肆虐,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树突状细胞摄取病毒,并将抗原呈递给
     
    细胞,刺激其产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作用于致敏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
     
     
    ,后者产生抗体,抗体和病毒结合阻止病毒的进一步扩散。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T细胞产生大量的CM-CSF等细胞因子,GM-CSF等进一步激活炎症性单核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形成炎症风暴,严重者可导致其他器官的免疫损伤,该过程的调节机制为
     
    。常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对“细胞因子风暴”进行治疗,由此推测其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
     

    (3)间接免疫荧光法是一种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方法,其过程如图1所示:

    据图分析,若
     
    ,则说明待测者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此种方法的原理
     

    (4)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方法,我国某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疫苗,为研究该疫苗的有效性,科研人员采用不同接种方法对小鼠接种不同剂量的疫苗,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浓度和产生IFN,的T细胞的比例,14天后对实验小鼠接种新冠病毒,72小时后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病毒含量,其结果如图2。(IFN,是一种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活力的细胞因子)
    ①在疫苗接种剂量研究的实验中对对照组的处理时注入的是
     
    ,14天后对实验小鼠接种
     

    ②据图结果分析,该疫苗最适合的接种方式和剂量分别为
     

    ③实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对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某同学根据该结果提出应加快生产该疫苗用于人的新冠预防。请对该观点进行客观评价
     

    (5)注射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目前需要接种三剂,三剂之间间隔时间如下:
    第一剂
    3
    第二剂
    6
    个月
    第三剂
    第三剂与第二剂间隔时间较第二剂与第一剂间隔长,其原因可能是
     

    组卷:2引用:2难度:0.4
  • 24.向光性应答反应是植物有效获取光能的重要方式,不同植物向光机理不同。
    (1)金丝雀𬟁草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当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的照射时,尖端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向光侧,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通过
     
    运输的方式运输到尖端下部,导致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不均,使向光侧细胞生长速度
     
    背光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说明生长素对金丝雀𬟁草的生长具有
     
    作用。
    (2)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解释1认为单侧光照导致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移动;解释2认为单侧光照破坏了向光侧的生长素。为了探究其原因,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图1数字代表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解释是
     
    (选填“解释1”“解释2”),判断依据是
     


    (3)研究表明玉米胚芽鞘的向光性不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而是由MBOA(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引起的。某生物实验小组为了验证该结论,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其中需要统计实验结果的数据有
     

    组卷:3引用:4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