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内蒙古通辽市中旗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7/20 8:0:8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
          需要补充的是,当考察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
          一个普遍存在的对数字人文的评判依据,是看数字人文能不能更好地回答传统人文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有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本或者文本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进而提供给人去进行深入解读,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透过这类问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
    (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数字人文的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方法已被引入人文领域,在研究中发挥作用。
    B.要实现莫莱蒂设想的世界文学研究,首先应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的数据化。
    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
    D.数字人文不仅为文本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
    B.文章转述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本人的说法,有助于论证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远读。
    C.文章第四段讨论单篇文本层面的问题,对前文补充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周密。
    D.文章同时肯定计算机远读和人的细读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人们对远读的误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
    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
    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
    D.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

    组卷:328引用:7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习近平同志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提高,正在进入“旅游十”新时代。“旅游十”,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整合力和提升力,为相关行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催生新业态,提升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综合价值。在此过程中,旅游业自身也将极大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提质增效升级。
    (摘自李金早《加快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人民日报》,2015年9月16日)
          材料二:

    (资料来源:华经情报网)
          材料三:疫情背景下,拥有“武当山、汉江水、东风车”三张世界名片的十堰,向游客推出包括武当山、丹江口大坝等在内的八条主题旅游线路、十大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十大避暑旅游目的地,满足广大游客的多元需求。
          神农架在旅游产品上积极转型升级,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深入挖掘神农架特色文化,高端打造“炎帝剧院”“野人坊”等项目;开发中医药康养、森林康养系列产品,挖掘大健康产业活力和潜力。
          此外,在惠民惠企方面,宜昌市将景区、饭店、乡村旅游等产品组合打包,推动农副产品进景区、进饭店、进名街。恩施州政府拿出2000万元刺激市场,其中1000万元用于奖补市场主体、1000万元面向社会发放旅游消费券。游客既可以享受A级景区免门票的优惠,还可抢券用于所有景区二次消费。
    (摘自郭婷婷《“惠游湖北”引爆多个景区 鄂西旅游产业强劲复苏》,人民网,2020年8月19日)      材料四:今年春节期间,根据“就地过年”给旅游市场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我省坚持疫情防控和产品供给“两手抓”,及时调整产品营销策略,不断推出丰富的主题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地旅游休闲需求,激发海南旅游新动能,旅游新业态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新热点。热气球、滑翔伞、海上冲浪和露营让游客体验着丰富多彩的“新玩法”;五指山、白沙等中部市县的茶园品茗游,让游客体会“生态游”乐趣……市民游客的脚步延伸至我省更多地方,我省全域旅游多点发力,多元化的运动休闲类消费显示出市场对于度假内容多元化、体验深度化的“刚需”。
          值得关注的是,高品质度假型产品作为我省的特色供给,依然表现亮眼。从春节假期抽样调查显示的三亚各大湾区酒店入住率来看,亚龙湾、海棠湾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均超70%,显著高于全市旅游饭店的平均开房率,三亚•亚特兰蒂斯春节期间更是狂揽1.5亿元,显示出市场对于高品质度假型产品的高度追捧。
          与此同时,继去年离岛免税新政后,我省免税市场掀起一股消费热潮,去年底今年初又陆续新增了4家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免税市场的竞合效应初显。
    (摘自赵优《海南旅游业全线飘红》,《海南日报》,2021年4月2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旅游是一个有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其水平的高低能一定程度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状况。
    B.2012-2019年,国内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2020年却出现断崖式下跌,可见国内旅游已经度过发展黄金期,面临转型调整。
    C.2013-2019年,国内旅游人次增速一直保持平稳增长趋势,2020年则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这应该与疫情的冲击密切相关。
    D.2013-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稳步攀升,这表明我国旅游业在2019年以前发展势头强劲,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既能为相关行业及领域的快速发展开辟新路径,还能助推其自身空间的拓展与质量的提升,这一战略将成为建设旅游强国的重要选择。
    B.神农架着力进行旅游产品的积极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的道路,这将在复苏当地旅游业的同时,促进传统文化、传统医药的当代发展。
    C.为了帮助旅游业走出困境,恩施州在惠民惠企方面采取了与宜昌市相似的做法,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财政措施,奖补市场主体,刺激游客消费。
    D.2021年春节,海南高品质度假型产品的表现抢眼,其中亚龙湾、海棠湾旅游饭店的客房开房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这显示出高端度假需求的旺盛。
    (3)为了重振遭受疫情重创的旅游业,湖北与海南采取了哪些共通的举措?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组卷:9引用:7难度:0.3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九一八”致弟弟书
    萧红
          可弟:小战士,你也做了战士了,这是我想不到的。
          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就去了。
          记得当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当我离开家的时候,那一天的早晨你还在大门外和一群孩子玩着,那时你才十三四岁,你看着我离开家,向着那白银似的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奔去。你恋着玩,对于我的出走,你连看我也不看。
          而事隔六七年,你也就长大了,有时写信给我,因为我的漂流不定,信有时收到,有时收不到。但我读了之后,竟看不见你,不是因为那信不是你写的,而是在那信里边你所说的话,都不像是你说的。比方说——生活在这边,前途是没有希望的……
          我看了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但心里边都不表示什么同情,因为我总有一个印象,你晓得什么,你小孩子。所以我回信的时候,总是愿意说一些空话,问一问,家里的樱桃树这几年结樱桃多少?红玫瑰依旧开花否?或者是看门的大白狗怎样了?你的回信,说祖父的坟头上长了一棵小树。在这样的话里,我才体味到这信是弟弟写给我的。
          但是没有读过你的几封这样的信,我又走了,越走越离得你远了。
          可弟,我们都是自幼没有见过海的孩子,海是生疏的,我们怕,但是也就上了海船,飘飘荡荡的,前边没有什么一定的目的,也就往前走了。
          不知多久,忽然又有信来,是来自东京的,说你是在那边念书了。恰巧那年我也要到东京去看看,我想这一次可以见到你了。这是多么出奇的一个奇遇。
          我一到东京就写信给你,约你第三天的下午六点在某某饭馆等我。
          那天,我五点钟就等在那里,一直到了六点钟,没有人来,我又多等了一刻钟,我又多等了半点钟,我想或者你有事情会来晚了的。到最后的几分钟,竟想到,大概你来过了,或者已经不认识我。第二天,我想还是到你住的地方看一趟。有一个老婆婆,说你已经在月初走了,离开了东京了。你那帘子里头静悄悄的,好像你在里边睡午觉的。
          半年之后,我还没有回上海,你又来了信,说你已经到了上海,是到上海找我的。我想这可糟了,又来了一个小吉卜赛。
          这流浪的生活,怕你过不惯,也怕你受不住。但你说:“你可以过得惯,为什么我过不惯?”
          等我一回到上海,你每天到我的住处来,我看见了你的黑黑的人影,我的心里充满了慌乱。我想这些流浪的年轻人,都将流浪到哪里去。常常在街上碰到你们的一伙,你们都是年轻的,都是北方的粗直的青年,内心充满了力量。你们是被逼着来到这人地生疏的地方,你们都怀着万分的勇敢,只有向前,没有回头。但是你们都充满了饥饿,所以每天到处找工作。你们是可怕的一群,在街上落叶似的被秋风卷着,弯着腰,抱着膀,打着寒战。
          那时你不知我心里的忧郁,你总是早上来笑着,晚上来笑着。进到我屋子来,看到可吃的就吃,看到书就翻,累了,躺在床上就休息。
          你那种傻里傻气的样子,我看了,有的时候,觉得讨厌,有的时候也觉得喜欢,虽是欢喜了,但还是心口不一地说:“快起来吧,看这么懒。”
          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虫的夜。
          你走了,你的眼睛不大看我,我也没有同你讲什么话。我送你到了台阶上,到了院里,你就走了。那时我心里不知道想什么,不知道愿意让你走,还是不愿意。只觉得恍恍惚惚的,把过去的许多年的生活都翻了一个新,事事都显得特别真切,又都显得特别模糊,真所谓有如梦寐了。
          可弟,你从小就苍白,不健康,而今虽然长得很高了,精神是好的,体力仍旧是坏的。我很怕你走到别的地方去,支持不住,可是我又不能劝你回家,因为你的心里充满了诱惑,你的眼里充满了禁果。
          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见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和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虽然我给你的信,你没有收到,我也没能看见你,但我不知为什么竟很放心,就像见到了你一样。因为你也是他们之中的一个,于是我就把你忘了。
          但是从那以后,你的音信一点也没有的。而至今已经四年了,你到底没有信来。我本来不常想你,不过现在想起你来了,你为什么不来信。今天又快到“九一八”了,写了以上这些,以遣胸中的忧闷。愿你在远方快乐和健康。
    1941年9月(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中写“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和大海上“飘飘荡荡的”海船,都表达了前途未卜的意思,写出了“我”对流浪生涯的忧惧不安。
    B.“我”有一个时期写给弟弟的信中,谈的总是些樱桃树玫瑰花之类的“空话”,这些话题看似亲切,实则回避了弟弟信中流露出的苦闷。
    C.弟弟从上海前往西北的分别之夜,两人并无多言,但信中追忆那个夜如同幼年的夜,写出了“我”在漂泊多年后重拾与弟弟的亲密感情。
    D.信件的结尾处,点出“又快到‘九一八’了”,照应了信件开头“这十年中”的说法,同时将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2)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3)对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我”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请对此加以分析。

    组卷:623引用:4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水果的甜度①ㅤㅤㅤㅤ,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水果中的“糖类”,主要包括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其中②ㅤㅤㅤㅤ,蔗糖的甜度次之,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次之,淀粉则基本没有甜味。有的水果,如西瓜,由于所含果糖比例较大,甜度远高于含糖量更高但以葡萄糖为主的水果,如猕猴桃。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以使其甜度不那么明显。例如山楂的含糖量比草莓高得多,但吃起来没有草莓甜,就是③ㅤㅤㅤㅤ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些人群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太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g。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组卷:287引用:39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百年前,10多位平均年龄28岁的“创业青年”一路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开创了一番不凡的事业。1917年,李大钊28岁,听闻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他看到了中国的出路;1919年,陈参一28岁,确定马克思主义为终身信仰后改名“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1921年,毛泽东28岁,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6年,周恩来28岁,在要求释放被监禁的共产党员的斗争中据理力争,却被缴械并遭软禁;1929年,邓恩铭28岁,因叛徒出卖再次被捕入狱……
          百年后,新一代的有志青年继承伟业,燃烧热血,续写时代新篇章。他们当中有公益路上的“先行探路人”,有坚守平凡岗位的警察、司机、记者、护士、教师、邮递员,有送蛟龙潜水、嫦娥飞天的科研工作者,有戍国卫边的国家英雄,有隐秘而伟大的国安尖兵……
          百年风云际会,在变与不变之间,一代代青年在时代的考场上回答着人生的信念与价值的答卷。今日,你在高考的考场上,也将上交一份青春奋斗与成长的答卷。
          请以“我(不)想成为这样的青年”为题目,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请给你心仪的那所高校的招生办老师写一篇个人陈述。
          (2)请给你的同龄人们写一篇演讲稿。
          (3)请给28岁的你自己写一封信。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9引用:5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