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声现象》2023年单元测试卷(11)

发布:2024/8/30 19:0:8

一、选择题

  • 1.一款新药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面对一些突发流行病,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组卷:132引用:14难度:0.9
  • 2.小明看到闪电后10s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光速约为3×108m/s,于是他用10乘以340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3400m。假设声速或光速发生以下变化,这种估算方法不再适用的是(  )

    组卷:648引用:5难度:0.7
  • 3.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声聚焦”装置,它是一个像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当小明将耳朵靠近固定装置的中心时,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变大了,这是因为声聚焦装置使远处传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聚焦,结果改变了声音的(  )

    组卷:172引用:13难度:0.9

三、实验探究题

  • 10.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实心铝棒 铝棒长度L/×10-2m 横截面积S/×10-5m2 频率f/Hz
    1 71 2.9 3500
    2 78 2.9 3146
    3 71 5.2 3530
    4 78 11.7 3134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
    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
    1
    L
    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

    实心铝棒 铝棒长度L/×10-2m 频率f/Hz 铝棒长度倒数1/L(m-1
    1 50 5000 2
    2 71 3500 1.4
    3 78 3146 1.28
    4 91 2700 1.1
    5 105 2375 0.95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
    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

    组卷:49引用:2难度:0.7

四、计算题

  • 11.如图,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其正前方有一固定的超声波测速装置。该装置每隔1s发射一束超声波脉冲信号,每个脉冲信号持续时间极短,超声波遇到轿车后立即返回,返回信号被超声波测速装置接收,经过计算机处理自动计算出车速。如图是该测速装置连续发射和接收两次信号的波形图。已知发射第二个脉冲信号时第一个脉冲信号已被接收,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根据图象获得的信息计算:
    (1)第一个脉冲信号和轿车相遇时,轿车距测速装置有多远?
    (2)该轿车车速为多少?

    组卷:848引用:9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