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地理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 1.太阳能路灯“照亮”乡村振兴。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我国很多乡村道路沿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如图为济南市某乡村道路景观图,该处路灯可以根据当地日出日落时间自动开启和关闭。据此完成1~3题。
    图中右下角主干道延伸方向为(  )

    组卷:10引用:0难度:0.70
  • 2.太阳能路灯“照亮”乡村振兴。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我国很多乡村道路沿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如图为济南市某乡村道路景观图,该处路灯可以根据当地日出日落时间自动开启和关闭。据此完成1~3题。
    该路灯照明时间最长的节气是(  )

    组卷:54引用:0难度:0.50
  • 3.太阳能路灯“照亮”乡村振兴。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我国很多乡村道路沿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如图为我县某乡村道路景观图,该处路灯可以根据当地日出日落时间自动开启和关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造成路灯照明时间一年内规律变化的原因是(  )

    组卷:17引用:0难度:0.70
  • 4.气温年较差是某地一年中最热月份气温与最冷月份气温差值。读“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完成18~20小题。

    依据上题推理,“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图中地点①(  )

    组卷:5引用:0难度:0.50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 28.1936年10月,主力红军征战万里,胜利会师陕北延安,为中华民族开启了一条复兴之路。
    从广西兴安到四川泸定,如果在地图上连成一条直线,中点恰是贵州重镇——遵义。从失败走向胜利,遵义会议不啻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一支支红色大军从赣南、湘西、川北、豫南,跋山涉水,不畏艰难,向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汇聚而来,长征胜利是红军战略转移的终点,也是迎接中国革命新胜利的起点,从红船精神到长征精神,再到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始终激励着党和人民奋勇前行。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文中划线部分是红军长征经过的省区,请在图中用斜线()将这些省区涂满。
    (2)长征之路依次途经了我国
     
    丘陵、云贵高原、
     
    盆地和
     
    高原等地形区。
    漫漫长征路,红军用辣椒下饭,成为长征路上的美味和御寒保暖的“烈火”,贵州遵义农民靠辣椒致富,书写出这片红色大地精彩的篇章。
    (3)以下是关于遵义市发展辣椒产业的条件和建议,请选择合适的内容填空(只填字母)。

    A.梯田
    B.水库
    C.机械化
    D.山地丘陵
    E.平原
    F.气候温和

    组卷:46引用:1难度:0.4
  • 29.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之喉,承袭黄河水沙之惠,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和生态价值。某研学小组开展了对黄河三角洲的考察,并收集了相关资料,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流域简图及黄河三角洲影像图(图1)。

    (1)研学小组在查阅资料后,制作了资料卡片。
    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注入
     
    海的入海口处,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洋时,地形坡度变
     
    ,河流流速变
     
    ,泥沙沉积而成。
    黄河干流四个水文站的部分水文观测数据。
    兰州站 头道拐站 潼关站 利津站
    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314 217 335 289
    近10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349 227 301 213
    多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0.61 0.99 9.21 6.38
    近10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0.24 0.65 1.79 1.41
    (注:多年指1950-2020年,近10年指2011-2020年。)
    (2)研学小组从表格中得出如下结论:黄河输沙量多少的影响因素是径流量。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并结合表中数据说明理由。
    (3)研学小组调查了黄河三角洲面积数据,并制作了图表(如图2所示),请给图表加一个图名
     
    。图示时间内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特点是
     
    ,其主要原因是
     
    河段的输沙量
     


    (4)近年来,随着黄河入海口自然条件变化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研学小组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措施。请将相应字母填入表格空白处。
    存在问题 措施建议
    湿地生态系统敏感脆弱
     
     
    强化区域统筹,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土地盐碱化加速,近岸海域污染严重 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
    耕地开发、渔业养殖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破碎化
     
    A.沿黄地区生态保护力度不足,黄河来水来沙减少
    B.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
    C.积极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建设

    组卷:35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