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生物适应性试卷(五)

发布:2024/12/22 9:30: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生物,但是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下面是一位同学对生物特征的总结,正确的是(  )

    组卷:377引用:28难度:0.9
  •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这样的材料(  )

    组卷:492引用:75难度:0.9
  • 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的液体分别是(  )

    组卷:133引用:25难度:0.9
  • 4.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24引用:3难度:0.5
  • 5.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结构层次是(  )
    ①植物体 ②细胞 ③器官 ④系统 ⑤组织

    组卷:85引用:1难度:0.4
  • 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01引用:1难度:0.8
  • 7.与菜豆种子相比,玉米种子特有的结构是(  )

    组卷:145引用:41难度:0.9
  • 8.将自身条件满足的绿豆种子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在25~30℃温度下,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态是(  )

    组卷:311引用:37难度:0.5
  • 9.植物幼根的生长依靠(  )

    组卷:370引用:40难度:0.7
  • 10.西瓜、番茄等果实里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西瓜、番茄雌蕊结构中含多个(  )

    组卷:55引用:3难度:0.4
  • 11.在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8引用:4难度:0.9
  • 12.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两周后现象如图,说明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生长所需的(  )

    组卷:389引用:29难度:0.9
  • 13.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原理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

    组卷:232引用:19难度:0.6
  • 14.下表所列营养物质与相应的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营养物质 维生素A 维生素C 含钙的无机盐 含铁的无机盐
    缺乏症 脚气病 坏血病 骨质疏松症 缺铁性贫血

    组卷:6引用:5难度:0.4
  • 15.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8引用:3难度:0.4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 46.果蝇是研究动物性状遗传的常见材料。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用A表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亲代都是长翅果蝇,子代中出现残翅果蝇,这种现象叫
     

    (2)根据果蝇长翅和残翅在亲代与子代的表现规律可以推断出
     
    是隐性性状。
    (3)请写出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
     
    ,子代中残翅出现的可能性是
     

    (4)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条。

    组卷:63引用:8难度:0.3
  • 47.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广泛分布着数不清的细菌和真菌,甚至在我们的体表或体内也有许多的细菌和真菌存在。某些细菌和真菌会使人患病。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吗?下列是某校生物科技小组设计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告诉大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条件适宜时,细菌能够在培养基表面生长,形成肉眼可观察的菌落。细菌的数量越多,形成的菌落数也越多)。
    培养皿 1号 2号 3号



    步骤Ⅰ 配制细菌培养基(如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备用
    步骤Ⅱ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手心或手背处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手心或手背处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步骤Ⅲ 将1、2、3号培养肌放入温度适宜的培养箱里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实验结果 出现许多菌落 出现少许菌落
    (1)3号培养皿是否会出现菌落,在实验中起
     
    作用。
    (2)实验步骤Ⅱ中,用无菌棉棒对手心或手背取样时,1号和2号培养皿两实验组取样时取样部位和面积应该相同吗?
     
    。其主要原因是
     

    (3)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组卷:27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