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适宜的研究手段和合适的实验材料是生物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以下与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7 -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3引用:3难度:0.7 -
3.下列关于水稻根细胞无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7 -
4.下列关于“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5引用:6难度:0.7 -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
组卷:45引用:9难度:0.7 -
6.羊膜腔穿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产前诊断手段,穿刺时首先用穿刺针从宫腔内吸出少量羊水,然后进行离心并对羊水中的细胞及液体成分等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3引用:2难度:0.7 -
7.有机物是生命形成的基础,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5引用:2难度:0.7 -
8.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3引用:4难度:0.7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
24.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发肺炎疫情以来,许多国家正加紧研制相关疫苗。若欲制备和使用DNA疫苗,应先制备含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再将其注入人体,最终表达出具有疫苗性质的蛋白质。图1是备选质粒。图2是含有抗原基因的一段DNA,逆转录自COVID-19。图中涉及的BamHⅠ、HindⅢ、PstⅠ三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产物均不同。
(1)为使目的基因与备选质粒高效拼接,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
(2)若备选质粒被HindⅢ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单链末端是AGCT-,切割位点在A与A之间,则HindⅢ的识别序列最可能是
A.-AAGCTT-
B.-AGCT-
C.-TAGCTA-
D.-AAGCT-
(3)若注入人体的DNA疫苗已成功免疫,则涉及的生理过程是
①有丝分裂
②减数分裂
③细胞分化
④转录
⑤翻译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猪瘟病毒能与猪细胞膜上的LamR受体蛋白结合,进而侵入细胞引起猪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LamR基因,使LamR受体蛋白不能与猪瘟病毒正常结合,但不影响生理功能,培育出抗猪瘟病毒猪。如图3所示,该技术主要由Cas9蛋白与向导RNA的复合物共同完成,其中向导RNA可识别LamR基因中的特定序列。
(4)据图3推测,Cas9蛋白与向导RNA的复合物功能类似于
(5)中科院生物学家将LamR基因中的C•G编辑为T•A。此过程改造前后的两种LamR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A.等位基因
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C.连锁基因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卷:53引用:2难度:0.6 -
25.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该小鼠CRH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结构示意图。
(1)图1中,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神经元间传递的信号变化是
(2)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分泌
(3)据图2推测光刺激
(4)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
实验设计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组卷:46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