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7 1:0:1

一、(16分)

  • 1.ㅤㅤ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也是城市发展的深厚支撑。身处繁华市井,你会发现:老城不语,却自有风韵。我们不妨静下心来,一起开启心灵之旅,追寻济南的根与魂。
    请阅读下列任务,完成问题。
    任务一:寻山访水
    ㅤㅤ这是一次从泉水开始的朝圣。泰山余脉丰硕的地下水,润了济南。有了水,济南才能追根源。群山,构筑了济南的脊梁,有了山,济南更显得遒刚健。半干燥半湿润的气候,吹塑出济南刚柔相的秉性。山与水相得益(zhāng),构筑了济南的雄健与从容。山与水的精神,(juān)刻在心底,流淌在血脉,让一代代济南人不忘初(zhōng),奋斗不(chuò)。
    (1)文段加点的汉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qīn jìng
    B.jìn jìng
    C.jìn shuò jìn
    D.qīn shuò jìn
    (2)文段拼音处依次应填写的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彰
    B.章
    C.彰
    D.章
    任务二:继往开来
    (3)下列关于济南名士的介绍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落难时的“三问弟子”之言振聋发聩,诠释着面对困厄人生坚守理想的真谛。
    B.五龙潭内的秦琼祠大殿里,秦琼手持令节、身披戎装,器宇轩昂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
    C.曾巩到任济南后,殚精竭虑、不辞辛劳治理水患,推行新政造福一方,深受百姓爱戴。
    D.漱玉泉边,我们仿佛看到了以泉为镜,掬水梳妆,正襟危坐,填词吟诗的李清照。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明确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定位,起步区成为新设实体性新区。
    B.济南正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深耕济南、布局济南、投资济南,已成企业的不二选择。
    C.“十三五”期间,来济落户的高学历人才逾55万人,入选高校毕业生就业十大首选城市。
    D.济南在中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位列省会城市第一,获得“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
    任务三:宣传济南
    (5)一张好的城市名片能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促进城市发展。请从“泉”“湖”“人”中任选其一,参照示例,设计一张济南名片。
    ㅤㅤ示例1:济南的山,层峦叠嶂,尽显一城山色。“齐烟九点”如颗颗宝石装扮泉城,俨然一幅写意水墨画。
    ㅤㅤ示例2:济南的河,串珠成链,汇聚无限活力。蜿蜒的黄河穿城而过,形成浑然一体的城市水系。

    组卷:33引用:1难度:0.5

二、(3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ㅤㅤ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解衣 欲:想要。
    B.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C.相与步于中庭相 与:共同,一起。
    D.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但是。
    (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念无与 者其印余群从所得
    B.夜无月 澹澹
    C.相与步中庭 尝射家圃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花之隐逸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文章创造清幽宁静的氛围意境,传达出复杂微妙的心境。
    B.时值秋末冬初,苏轼与张怀民遭际相同,处境相似,一样无眠,一起到院中散步赏月。
    C.赏景之时,两人看到月光洒满庭院,池水清澈空明,水藻和荇菜交横错落,美不胜收。
    D.苏轼自谓“闲人”,言语之中既有漫步的悠闲和欣喜,又有贬谪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

    组卷:16引用:2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山中与裴秀才迪
    唐•王维ㅤㅤ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ㅤㅤ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ㅤㅤ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鲸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因驮黄檗人往。山中人王维白。
    【注释】①裴秀才迪:指裴迪。能诗,王维好友。②足下:对朋友的尊称。③经:经书。④感配寺:寺名。⑤玄灞:玄,水色深青;灞,河流名。⑥辋水:车轮状的湖水。⑦曩(nǎng):从前。⑧朝雊(gòu):清晨雄雉的鸣叫。⑨驮黄檗(bò)人往:托运送黄檗药的人给您捎信。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村  墟  夜  舂  复  与  疏  钟  相  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然是中有深趣矣!
    (3)面对王维的盛情邀约,裴迪会接受邀请吗?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组卷:18引用:2难度:0.5

四、(31分)

  • 9.同学们准备设计一个“齐白石主题馆”。请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的任务。
    我的老师齐白石
    李可染
    ㅤㅤ①白石老师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就是提起长短不一、粗细各异的羊毫毛笔,“凭空”自由自在地在纸上涂写,但笔墨过处,花鸟鱼虫、山水树木尽在手底生长,而且层出不穷,真是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
    ㅤㅤ②有次我在江南写生,一天午后躺在一棵大松树下休息,仰观天际伸出的松枝,忽然感到似在哪里见过。想想才恍然明白,那分枝布叶及松塔的形态,原来就像一幅白石老师的画。这使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入手,而且观察得是那样细致,认识得是那样深刻。过去有人批评国画家的“凭空”作画就是不重视生活,殊不知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艺术修养极其重要的部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能设想白石老师一边执笔一边观看,能画出今天这样生动的小鱼小虾。
    ㅤㅤ③白石老师晚年作画,喜欢题“一挥”两个字。不了解的人就会联想到,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实际上,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信手一挥过。他写字也是一样,有人请他随便写几个字,他总是把纸叠了又叠,前后打量斟酌。有时字写了一半,还要抽出笔筒里的竹尺在纸上横量竖量,使我这在旁边帮忙按纸的人都有点儿着急,甚至感到老师做事有点儿笨拙。可是等悬挂起来,这些字画马上又会使你惊叹,你会在那厚实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
    ㅤㅤ④老师有句诗道“采花蜂苦蜜方甜”。好心的艺术家往往只愿把有丰富滋养的甜美成果分享给人,却不愿人知道自己所受的辛苦。假若有人问白石老师在他的艺术修养上下过多大的苦功,我想以“铁杵磨成针”来作比也并不过分。就以老师画案上那块砚台来说,那是一块又粗又厚的石砚,但因老师作画之勤,经过千万次研磨,砚底有的地方已经很薄。近年别人给他磨墨时,他总是嘱咐往厚处磨,不要把砚底磨穿了。勤学苦练,功夫不可间断,是历代艺术大师的名言,白石老师就是身体力行的典范。
    ㅤㅤ⑤老舍先生收藏了一幅白石老师的钓丝小鱼图。图中很大的篇幅只有一根被微风吹动的钓丝,下边是几条被钓饵所吸引的小鱼,墨色淡淡的。画面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但是,我们眼前却似乎浮现出这样的场景——晚风习习,天边一抹晚霞,人在清澈的池塘边观看游鱼,闲适惬意。画面上那一根钓丝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妙的感觉。这张画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白石老师感觉的敏锐和感情的真挚。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不感觉有什么疏远和隔膜。
    ㅤㅤ⑥一次,我陪一位著名的印度诗人去访问老师,老师画了一幅牵牛花送他。画面中的牵牛花迎风向露,欣欣向荣。诗人站在画前激动地说:“这花的艳丽生动使我感到在枝叶间就要穿出一只蝴蝶。”停了一下,他又说:“这不仅是一棵花,这是东方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歌颂。”在国际和平奖授奖仪式上,艺术家郁风代白石老师致答词:“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
    ㅤㅤ⑦我很喜欢白石老师九十多岁时画的一棵棕树。棕干笔直冲天,棕叶下垂,笔力之雄健真可说是“如能扛鼎”。我不想说画里的棕皮、棕叶的质感如何神似,只想说我感到的那种震撼人心的气魄,正如画上题字“直上青霄无曲处”传达出的中华民族雄迈、昂扬、不屈的精神。我想不管是谁,站在白石老师的作品之前,都会感到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扑面而来,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
    ㅤㅤ⑧白石老师逝世前,还是经常不断地创作,这些作品精神饱满,一点儿未见衰颓之气。他九十六岁画的一幅秋海棠,红光满纸,神采焕发,浓烈至极。另外一幅万年青,真有一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ㅤㅤ⑨赏画思人,对白石老师“一挥”的题字,我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1)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齐白石主题馆”陈列表,请帮他补全陈列表的相关内容。
    “齐白石主题馆”陈列表
    典型情节 对应陈列物 人物品格
    提笔在纸上涂写作画 羊毫毛笔
     
    题字时,反复斟酌并衡量纸的尺寸
     
    认真、慎重
     
    砚台
     
    (2)此文拟放在主题馆宣传栏“白石印象”中,但有同学对第①段和第②段中两个“凭空”的含义产生了疑惑,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3)文中说到白石老师晚年作画,喜欢题“一挥”两字。某同学深感“一挥”两字意蕴丰富。建议把“齐白石主题馆”更名为“一挥先生主题馆”,请你依据文章内容,说说更名理由。
    (4)主题馆拟陈列齐白石的画作《松鹰图》(如图)、请参考本文第⑤~⑧段鉴赏画作的方法和材料链接中李可染的观点,为这幅画写一段鉴赏词。(50字左右)

    【链接材料】
    ㅤㅤ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
    ——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

    组卷:26引用:1难度:0.5

五、(60分)

  • 10.按要求作文。
    ㅤㅤ像是被一根线牵着,飞奔向你,成为你;像是被一束光指引着,逐光而行,成为光。
    ㅤㅤ请以“逐光而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700字。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