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8/7 8:0:9
一(24分)
-
1.小淮同学阅读了下面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和他一起答题吧。
ㅤㅤ中国甘肃网9月27日讯(本网记者李红军)9月27日,由央视网、光明网、腾讯、阿里、京东等20余家平台全网联动参与的网络诚信“云宣誓”大型线上主题活动,在2020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正式启动。
ㅤㅤ据了解,本次活动的初衷是为了继承“诚信”传统,促进网络健康发展。中国自古就有“言必信行必果”“轻诺必寡信”等诸多关于“诚信”的名言流传至今。后疫情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悄然按下快进键。网络诚信“云宣誓”活动积极利用技术手段,(创造 创新)表达形式,将传统宣誓仪式平移到互联网上,诚邀全体网友齐聚云duān。广大网友可登录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官方微信端、官方活动页面,以及各联动单位平台,隔着荧屏共立诚信誓言。
(1)请在田字格内临写下面的词语。
宣 誓 仪 式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媒体
云duān
(3)找出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5)画横线“信”字的意思是
A.写信
B.相信
C.守信
D.自信组卷:5引用:2难度:0.5 -
2.小淮同学参加主题为“诚信做人”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任务。
ㅤㅤ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信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1)【探诚信之义】为了探究诚信的传统内涵,小淮同学搜集了关于“信”的名言和故事,请你选出不符合要求的一项
A.贞信以昭,其乃得人。
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商鞅立木
D.韦编三绝
(2)【报诚信之事】请你帮小淮同学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本报讯 2021年9月28日,淮安市文化馆举办的“诚信淮安•文明有我——迎国庆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走进淮安区闸口社区,在《诚信之约》“人之美在于诚,人之贵在于信”的优美旋律中拉开了帷幕。歌曲《诚信中国》、诗朗诵《诚信是什么》、合唱《我们是周总理故乡人》《前进吧,中国共产党》……一个个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感染了在场的观众,可谓回肠荡气,群情激昂,振奋人心!演出在现场观众和全体演职人员齐唱《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圆满落幕。
此次活动是淮安市文化馆为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弘扬重信践诺的中华民族美德,构建诚信文化,助力文明诚信典范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3)【访诚信之人】小淮同学在演出活动结束后,想采访淮安市文化馆长。请按要求帮他完成采访提纲。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淮安市文化馆长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现场采访,照片拍摄
采访用具:纸、笔、相机
采访问题:①
②组卷:12引用:2难度:0.5
二(56分)
-
7.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梅干菜烧肉陈世旭 ①母亲是广东潮州人,会烧菜,能把豆腐和白菜帮子烧出红烧肉的色香味。但她很少有时间做饭。全家五口全靠她一个人在一间废品加工厂做工养活。她每天天亮前出门,晚上快半夜才到家。姐姐和我谁先到家谁做饭。一天两顿,很简单:半锅水,两把米,一堆剁碎的菜帮子,用到处捡来的刨花、锯屑、烂木片煮熟……
②好歹念完了初中,赣北一个农场来招工,说是去了就是工人,每月可以拿工资。我知道母亲无论如何不肯让我去吃那份苦的,便瞒着母亲报了名。直到出发前一天我才告诉母亲,她半夜回家措手不及,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帮我收拾了一个简单到寒酸的小包。我这一走,就是小半年。
③半年后我回家过年,母亲上工的那个废品加工厂也放假。她便整天在家里忙,忙一天两顿饭,忙着料理我从农场带回的棉花——打了两床棉被,给我们几个做一身棉袄棉裤……之前我们都是单衣单裤过冬。
④除了忙活这些,母亲还有些事做得很秘密,总是在我们几个都睡熟以后才做。我动身返回农场的那天早上,她指着一只堆得老高的长条竹篓说:这是给你带去农场的。什么啊?这么多!我很惊讶。母亲淡淡地说:就是一床棉被,还能有什么。
⑤回农场那天,母亲送我上火车。我们早早赶到公交车站,却好长时间见不到车来。好不容易上了一趟车,一路上看着车停站、等红灯、让人、让车,人几乎要疯。谢天谢地,终于到了火车站。下了公交车,抬上竹篓,母亲就飞快地跑起来。她在前,我在后,跑了几步,母亲的步子就乱了,一个趔趄接一个趔趄,终于跑不起来。我一个劲埋怨母亲,干吗给我这么多东西?母亲喘气说,你一个人在外面,能带就多带些。就那样挣扎着进了站,发现还要翻过一个高高的天桥。我那趟车的汽笛忽然响了,母亲缩成一团就往天桥的台阶上爬。
⑥还剩几个台阶就下天桥了,已经看得清正在吹哨子、摇动小红旗的列车员的脸了,母亲忽然腿一软,瘫坐在地上。
⑦我扯起竹篓,拖到车门边,列车员一面发脾气,一面帮我把竹篓弄上车。我冲进车厢,在第一个车窗的小桌板上俯下去,顾不得背后的叫骂和拍打,猛力掀开车窗。
⑧母亲已经站起,抱着月台上的站牌柱。她任凭列车刮起的风。吹散花白稀疏的头发,失神地站在那里。
⑨当天傍晚到农场,打开竹篓,居然有那么多的瓶瓶罐罐:砂糖、猪油……其中还有那么大的一罐梅干菜烧肉!
⑩我想起我们一家寒碜的年夜饭,那时姐姐偷偷给我解释说,自从你去农场之后,母亲把定量肉票都拿去换钱了……
⑪不幸的是,那些瓶瓶罐罐在母亲跌倒时都已摔碎。好在竹篓包得严严实实,连汤汁都没有漏出来。当夜一帮弟兄大呼小叫,挑出了玻璃碎屑,风卷残云,扫荡了个精光。给母亲去信时,我没有说那些瓶瓶罐罐的破碎,我怕母亲的心会跟着破碎。
⑫再次回家过年,我才知道,一年前送我那次跌倒,母亲胫骨韧带撕裂,在家里只躺了三天就一瘸一拐地去那个废品加工厂上工了——她怕丢了那份工。而在这一年我收到的家信里,有关她受伤的事只字不见。她不许姐姐透半个字给我。她怕我的心会跟着撕裂。
⑬难怪母亲当时抱着月台的站牌柱!
⑭写这则短文的时候,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是散文的范本,我的短文或许情境有一点跟它相似。不过,抱着站牌柱的母亲对我一生的影响要大得多。在那之后,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是陆地、海上、天空、旅途上都会有一个母亲跌倒的月台:都会有一个母亲抱着的站牌柱:都会有一个抱着站牌柱的母亲满怀忧虑地为我送行。
(选自《新民晚报》2021.12.06,略有改动)(1)文中“我”与母亲之间的深情,体现在一个“瞒”字上。请你阅读全文,补全下面的图表。我瞒母亲 ① ② 母亲瞒我 ③ ④
我那趟车的汽笛忽然响了,母亲缩成一团就往天桥的台阶上爬。
(3)品读文章第⑬段,将“我”此时的心理描写出来。
(4)请结合全文,理解第⑭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是陆地、海上、天空,旅途上都会有一个母亲跌倒的月台;都会有一个母亲抱着的站牌柱;都会有一个抱着站牌柱的母亲满怀忧虑地为我送行。组卷:12引用:3难度:0.5
三(40分)
-
8.半学期下来,小淮同学感慨道:郦道元遇见三峡,看到“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美景;鲁迅遇见藤野先生,“忽又良心发现,倍加勇气”;斯诺遇见毛主席,顿觉红星照耀中国……在生命的成长中,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遇见,只要用心品味,总能体会出其中的美好。他决定以“遇见,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请你和小淮同学一起,以“遇见,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②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书写工整,卷面清洁。
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组卷:88引用:1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