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清华附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5 7:30:1
一、本部分共18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2每题2分,13-18每题3分,共42分)
-
1.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碱性锌锰干电池 B.电动车充电 C.太阳能电池 D.风力发电 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2.25℃、1.01×105 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H=56.7kJ•mol-1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组卷:46引用:6难度:0.7 -
3.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赛区内使用了氢燃料清洁能源车辆,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6引用:2难度:0.5 -
4.已知:C(s,石墨)+O2(g)═CO2(g)ΔH1=-393.5kJ/mol
CO(g)+O2(g)═CO2(g)ΔH2=-283kJ/mol12
理论上2mol石墨不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g)和CO2(g)放出的热量是( )组卷:32引用:3难度:0.7 -
5.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896引用:81难度:0.5 -
6.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
①C(s)+H2O (g)═CO (g)+H2 (g)△H1=+131.3 kJ•mol-1
②CH4 (g)+H2O (g)═CO (g)+3H2 (g)△H2=+206.1 kJ•mol-1
③CO (g)+H2O (g) ═CO2 (g)+H2 (g)△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103引用:4难度:0.5 -
7.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①2v(NH3)=v(CO2)
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④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组卷:116引用:4难度:0.5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
-
22.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展现了我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CO2的综合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保证。
Ⅰ.回收利用CO2解决空间站供氧问题,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1)反应A为CO2(g)+4H2(g)⇌CH4(g)+2H2O(g),是回收利用CO2的关键步骤。已知:
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
CH4(g)+2O2(g)═2H2O(g)+CO2(g)ΔH=-802.3kJ⋅mol-1
反应A的△H=
(2)将原料气按n(CO2):n(H2)=1:4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在相同时间内测得H2O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虚线为平衡时的曲线)。
①理论上,能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②空间站的反应器内,通常采用反应器前段加热,后段冷却的方法来提高CO2的转化效率,原因是
(3)下列关于空间站内物质和能量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B的能量变化是电能→化学能或光能→化学能
b.物质转化中O、H原子的利用墨均为100%
c.不用Na2O2作供氧剂的原因可能是Na2O2不易实现循环利用
(4)用CO2(g)+2H2(g)═C(s)+2H2O(g)代替反应A,可实现氢、氧元素完全循环利用,缺点是一段时间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Ⅱ.利用CO2生产乙烯:2CO2(g)+6H2(g)═C2H4(g)+4H2O(g)△H。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比[]充入H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n(H2)n(CO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氢碳比:①>②
c.在氢碳比为2.0时,Q点:v(正)<v(逆)
(6)若起始时,CO2、H2浓度分别为0.5mol⋅L-1和1.0mol⋅L-1,则可得P点对应温度的平衡常数为组卷:22引用:2难度:0.7 -
23.某课外小组进一步研究电解原理,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Ⅰ.探究电解质溶液中电极材料(Fe)是否参与放电气球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两极均为石墨,溶液为煮沸过的饱和NaCl溶液,滴加2~3滴酚酞,U型管底部放一个铁钉,电解一段时间,a、b、d处均有气体生成,b处和d处变红。
(1)结合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结合电极反应解释b处酚酞变红的原因
②写出c处的电极反应
实验发现:电解质溶液中的铁钉参与放电
实验Ⅱ.探究电压对电极反应的影响
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FeCl2溶液,实验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a>c>b):序号 电压/V 阳极现象 检验阳极产物 ⅰ x≥a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 有Fe3+、有Cl2 ⅱ a>x≥b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 有Fe3+、无Cl2 ⅲ b>x>0 无明显现象 无Fe3+、无Cl2
(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
(4)ⅱ中虽未检测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序号 电压/V 阳极现象 检验阳极产物 ⅳ a>x≥c 无明显现象 有Cl2 ⅴ c>x≥b 无明显现象 无Cl2
②ⅳ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是: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
③与ⅱ相比,得出的结论组卷:21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