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
1.下列可能造成酸雨的气体是( )
组卷:74引用:2难度:0.7 -
2.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组卷:108引用:18难度:0.9 -
3.下列无色气体中,遇空气变成红棕色的是( )
组卷:32引用:3难度:0.9 -
4.水与下列物质反应时,水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组卷:489引用:7难度:0.6 -
5.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组卷:57引用:3难度:0.7 -
6.为了除去混入CO2中的SO2,最好将混合气体通入下列哪种溶液中( )
组卷:56引用:11难度:0.9 -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体现的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物质 用途 体现的性质 A SO2 生产硫酸 还原性 B NH3 生产碳酸氢铵 还原性 C SiO2 制取硅单质 氧化性 D Fe2O3 冶炼金属铁 氧化性 组卷:49引用:4难度:0.8 -
8.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组卷:31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25.细菌可以促使铁、氮两种元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并耦合两种元素的循环。耦合循环中的部分转化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氮循环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有
a.N2转化为氨态氮 b.硝化过程 c.反硝化过程
(2)氮肥是水体中氨态氮的主要来源之一。
①氨气是生产氮肥的主要原料,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检验氨态氮肥中 NH的实验方案是+4
(3)硝化过程中,含氮物质发生
(4)氨态氮与亚硝态氮可以在氨氧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该反应中,当产生 0.02mol 氮气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土壤中的铁循环可用于水体脱氮(脱氮是指将氮元素从水体中除去),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利用土壤中的铁循环脱除水体中氨态氮的原理:
(6)在研究硝态氮中,发现 100mL 一定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完全,25.6g 铜完全溶解,产生的 NO 和 NO2 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8.96L。耗用 HNO3 的物质的量是组卷:36引用:1难度:0.6 -
26.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发生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装置②的作用是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组卷:124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