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离心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实验中离心的目的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 离心目的 A 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对细胞匀浆进行离心 将大小不同的细胞器分开 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进行离心 将DNA和蛋白质分开 C 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实验中进行离心 将密度不同的DNA分子分开 D 对破碎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进行离心 将细胞膜与细胞质基质分开 组卷:6引用:2难度:0.7 -
2.拟南芥液泡膜上的H+-ATPase具有水解ATP、转运H+的功能,这是导致细胞液pH显著低于细胞质基质的重要原因。其液泡膜上还存在Na+/H+逆向转运蛋白,能够将H+运出液泡的同时将Na+转运至液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4难度:0.7 -
3.研究发现一类称做“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8引用:21难度:0.5 -
4.如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强度的密闭系统装置,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三装置中种子的质量相等且不考虑温度引起的体积膨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11难度:0.6 -
5.生物学知识中的“比值”是一种数学模型,可较为准确的表示生命过程中两种(个)密切相关的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对各种“比值”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5难度:0.8 -
6.取某动物(XY型,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有丝分裂周期后形成两个相同的精原细胞,将所得子细胞全部转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实验误差和细胞质DN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2引用:5难度:0.6 -
7.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3难度:0.7 -
8.某种二倍体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存在斑翅与正常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桃色眼与黑色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为了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机制,实验小组选择斑翅桃色眼雌性昆虫与正常翅黑色眼雄性昆虫杂交,得到F1代雌性昆虫为正常翅桃色眼:正常翅黑色眼=1:1,雄性昆虫为斑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1:1,F1相互交配产生F2,得到F2中正常翅黑色眼:正常翅桃色眼:斑翅黑色眼:斑翅桃色眼=2:3: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14引用:12难度:0.5
三、非选择题(共55分)
-
24.无融合生殖是指不发生雌、雄配子结合而产生种子的一种无性繁殖过程。如图为我国科研人员对杂交水稻无融合结籽品系的研究:含基因A的植株形成雌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所有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导致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含基因B的植株产生的雌配子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个体。雄配子的发育不受基因A、B的影响。研究人员采用如图所示的杂交方案,获得了无融合结籽个体。请结合题干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子代Ⅰ自交后代全部
(2)子代Ⅱ自交后代
(3)子代Ⅲ自交可得到
(4)无融合生殖可使水稻的杂种优势稳定遗传,其原因是组卷:14引用:4难度:0.7 -
25.造血干细胞(HSC)在骨髓中产生,可分化、发育为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当受到某些细胞因子刺激后,骨髓中的HSC释放到外周血中,此过程称为HSC动员。收集外周血中的HSC,可用于干细胞移植及血液疾病治疗。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HSC动员的机制。由图可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刺激骨髓中的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促进神经纤维末梢中的
(2)R蛋白是HSC上受体的组分之一。为研究 HSC 动员对骨髓造血的影响,研究人员以野生型小鼠及敲除编码R蛋白基因的小鼠为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及检测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①图2结果表明R蛋白是受体响应CGRP信号所必须的,依据是:注射G-CSF后
②图3结果说明HSC动员对骨髓中HSC的存储量
③综合图2和图3实验数据可知,G-CSF刺激后,野生型小鼠体内HSC总量明显高于敲除组。推测原因是HSC迁移至外周血导致
(3)研究人员从辣椒素会触发伤害性神经元活化这一原理中,提出了辣椒素会引起造血干细胞动员的设想。为探索这种可能性,将野生型小鼠分为两组,给其中一组野生型小鼠喂食含辣椒素的食物,另一组喂食组卷:33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