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一中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二)
发布:2024/6/24 8:0:9
一、选择题(共9道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31引用:2难度:0.9 -
2.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含碳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组卷:21引用:4难度:0.6 -
3.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47引用:6难度:0.7 -
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5 -
5.化学符号具有独特的学科内涵。下列各项对相关符号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2引用:2难度:0.9 -
6.对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 分子变大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硝酸钡溶液中滴入硫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a2+与 结合生成难溶性BaSO4SO2-4D FeCl3和Fe2(SO4)3溶液均为黄色 溶液中都含有Fe3+ 组卷:25引用:2难度:0.5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道小题,计13分)
-
17.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在我国西北地区(例如陕西榆林、甘肃、宁夏等地)都有盐碱地分布,这为沙尘暴的形成埋下隐患。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某地区土壤中可溶性物质的成分,设计了以下探究过程。(将土壤样品用水充分浸泡后过滤,所得滤液为“浸出液”)
【提出问题】该土壤样品中的可溶性物质主要成分有哪些?
【查阅资料】
①土壤样品中主要含有的可溶性物质为NaCl、Na2CO3、C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②CaCl2、Na2SO4的溶液均显中性,Ag2SO4属于微溶物。
【实验探究】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Ⅰ.向浸出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 样品中含Na2CO3,不含CaCl2 Ⅱ.继续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中含有Na2SO4 Ⅲ.向Ⅱ的滤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中含有NaCl
【实验结论】该土壤样品中可溶性物质的成分为Na2CO3、Na2SO4和NaCl。
【反思评价】该实验
【拓展应用】陕西省是农业大省,榆林等地都有盐碱地分布,进行盐碱地改良刻不容缓!
(1)兴修水利,当地农民常用引进淡水浸泡再排水的方法改良土壤。若以土壤浸出液的pH为纵坐标,浸泡水的次数(m)为横坐标,下列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是
(2)改良土壤,充分利用资源。以下建议不合理的是
A.可以用熟石灰改良盐碱地
B.春秋季平整土地时,可适量灌水洗盐
C.可适量施用有机肥料(能产生有机酸)
D.可种植沙枣、白榆、胡杨、枸杞等耐盐碱的植物组卷:140引用:5难度:0.4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1道小题,计5分)
-
18.为测定烧碱样品(含少量NaCl)中NaOH的质量分数,称量10g烧碱样品加水溶解,向溶液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CuCl2溶液。测得生成沉淀质量随加入CuCl2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反应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计算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组卷:30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