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22 1:0:3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3)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曹操《观沧海》中描绘出海岛上草木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的句子是“
     
     
    。”
    (6)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两句通过写潮水涨满、江面开阔、白帆高悬的画面,表现了诗人乐观昂扬的精神。
    (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写尽了沦落异乡的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

    组卷:18引用:4难度:0.5
  •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甲】ㅤㅤ人们的各种礼式,局外人可以不见不闻,我就满不管,但如果当我正要看书或睡觉的时候,有人来lè令朗诵情书,奉陪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yù的。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乙】ㅤㅤ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抵yù
     

     

    竿
     

    (2)“烦琐之至”中“至”的意思是
     

    A.到
    B.最好的;达到极点的
    C.最;顶;极
    D.至于
    (3)【甲】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哪些是谦辞或敬辞。
    奉陪  舍妹  小儿  光临
    敬辞:
     

    谦辞:
     

    (4)【甲】语段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乙】语段中的“元旦的古怪仪式”指的是
     

    组卷:13引用:3难度:0.8

二、阅读。(55分)

  •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ㅤㅤ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二则【乙】ㅤㅤ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注】①〔王戎〕晋朝人。②〔诸〕众。③〔游〕玩。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信然〕真是这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行:
     

    ②太丘舍
     

    ③尊君在
     

    与诸小儿游: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3)王戎凭什么断定“此必苦李”?从故事中看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甲】【乙】两个语段都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智慧,它们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组卷:9引用:3难度:0.5

三、写作。(55分)

  • 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家庭是温暖的,亲情是可贵的。一家人可以互敬互爱、关怀支持,也可以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ㅤㅤ请以“我们这一家人”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
    (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3)不少于600字。

    组卷:5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