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湖南省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十)

发布:2024/11/27 14:30:2

一、语言文字应用(18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第5题6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1引用:2难度:0.5
  • 2.古代白话小说大量运用当时的口语,有些口语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多得(经常得到)林冲看顾
    ②我因(冒犯)了高太尉
    不合(不合理)偷了店主人家钱财
    ④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消息)
    ⑤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不自然)
    ⑥过几时,那工夫(抽空儿)来望恩人

    组卷:19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6引用:2难度:0.8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风雨乐清贫,生死系医学
    ——记我国胸心外科奠基人黄家驷
          黄家驷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曾任嘉兴府知府,父亲任盐运史,35岁时死于大咯血。他5岁丧父,5个叔伯亦相继因病早逝,因此他幼小的心灵中萌生了当一名医生的志愿。
          少年时,黄家驷不满足私塾所授的一点古文知识,13岁时瞒着母亲随堂兄到省城求学,后又投考天津南开中学。高一时,他竟提前两年以同等学力考上了门庭森严的协和医学院。193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在协和医院任外科住院医师。他曾说:“我感兴趣的是当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好的胸外科医师。”
          1941年,他来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求学。黄家驷基础扎实,在导师的指引下较快掌握了胸外科技术,于1943年获得外科硕士学位,并通过全美专家考试,取得了外科专家称号。留美期间,黄家驷还担任密执安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主席,每两周组织一次中国建设讨论会,号召留美学生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1945年德、日法西斯相继覆灭,黄家驷不为美国优裕待遇所动,放弃高薪,决心为开创中国的胸外科事业披荆斩棘。他迫不及待地搭乘美军运输机回国。三天三夜的颠簸飞行,在印度转机时行李丢失,但他完整无缺地带回了整套开展胸外科手术的器械设备。
          回国后,他一边在上海医学院执教,一边在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今华山医院)从事胸外科的创建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与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市南洋医院协作,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胸腔外科专科医院——上海胸科医院,并亲任院长。多年来,虽然担负重要的行政工作,但他总是坚守在医疗第一线。他行医近50年,亲自为数以千计的工人、农民、军人及领导干部做过手术。
          黄家驷非常重视医学教育事业。1959年,他在北京创建了中国首都医科大学,这是我国唯一的8年制医科大学,他先后担任校长、名誉校长,亲自主持研究了建校方针、教学计划及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设备购置等问题。现在国内一些知名的胸腔外科专家,像石美鑫、苏应衡、钱中希、林尚清、钱定一等,都曾得到过他的培养和指导。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64级学生、北京协和医院著名胸外科医生方国栋回忆了一件往事:
          1970年夏天,毕业分配去向宣布后的一天,黄老师带我到他在外交部街的家里。知道我添置行装有困难,毕业分配后也不再回上海家里而是直接赴西北,年逾花甲的黄老师亲自爬上闷顶子,递出一只旧藤条箱说:“这个箱子你拿去,做你去西北的行装。”尤为珍贵的是,黄老师还找出人民卫生出版社留给他的、由他主编的《外科学》(上、下)和《外科学各论》送给我。黄老师还在每本书的首页都写上“国栋同学批评指正”,并签上他的名字。知道我酷爱读书,他期望我到西北后坚持自学下去。带着黄老师赠送的这些无比珍贵的教科书,肩负着黄老师的希望,我来到了甘肃古城武都。正是黄老师的关爱之心让我在千里之外的穷乡僻壤倍感温暖而不气馁。
    “如何使祖国的医学事业尽快发展,这是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黄家驷是知行合一的医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确定生物医学工程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黄家驷以极大的热情担负起了新学科的筹建工作。他各处奔走,拟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发展规划》。1979年,国家科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成立大会在重庆召开,他被任命为组长。
          晚年的黄家驷虽退居二线,仍精神饱满地专注于医学事业,笔耕不辍。由于《外科学》再版将定位为大型外科参考书,要大量充实内容,他夜以继日查阅文献,先写成《胸部损伤》一章作为蓝本,赶在5月份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召开《外科学》编委会,讨论第四版的编写计划。5月13日他按时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5月14日主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会,在赴会途中因心脏病复发与世长辞,终年78岁。
          黄家驷逝世后,《外科学》编委会决定由吴阶平、裘法祖两位教授继续他的主编工作。为纪念黄家驷对发展外科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编委们一致决定将此书定名为“黄家驷外科学”。中华医学会追授黄家驷“胸心血管外科科学进步贡献奖”,以表彰他一生致力于医学教育事业,对发展我国胸心血管外科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原文有删改)相关链接:
          ①黄家驷,江西省玉山县人,生于1906年,193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45年在上海创建胸腔外科。他主编的《外科学》等著作,促进了我国外科学的发展。他是我国胸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奠基人之一。
    (摘自《历史上的今天》)      ②黄家驷竭尽全力于医大的复校,老三届学生的成长、回炉、招研,放宽考研的年龄限制,以及后来开展国际交往,学术交流,送出去、请进来……对学生、同事和朋友,他都是尽其所能,有求必应。
    (摘自方国栋《纪念黄家驷老师逝世三十周年》)(1)作为一代医学宗师,黄家驷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2)本文在介绍黄家驷时,插入了一段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64级学生方国栋的回忆,这样写有何好处?请具体分析。
    (3)“风雨乐清贫,生死系医学。”黄家驷在治学、行医和处世等方面堪称楷模。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就以上三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组卷:7引用:1难度:0.5

五、写作(4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郁达夫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对北国的秋天爱得如此炽烈,而同学们对陪伴自己走过十几年岁月的家乡的山山水水,有着怎样的情感呢?你的家乡有着怎样的韵味?
          请以“乡韵”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组卷:10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