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 核舟记》2022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乃珍藏之。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乙】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摘选自魏学沏《核舟记》)(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怪】令怪之
②【逮】逮举轴
③【衡】左手倚一 衡 木
④【容】其人视端容寂
(2)文中甲文一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B.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C.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D.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②若听茶声然。
(4)甲文写善画,乙段写善雕。在表现高超技艺上,写法有什么不同?请结合相关内容简析。组卷:193引用:2难度:0.9 -
2.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节选自 魏学洢《核舟记》)【乙】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中间力拉①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②,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节选自 林嗣环《口技》)【注】①力拉:拟声词。②曳屋许许(hǔ hǔ)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许许:拟声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会宾客大宴
④不能名其一处也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启窗而观 俄而百千人大呼 B.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C.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轩敞者为舱 D.佛印绝类弥勒 群响毕绝 组卷:240引用:4难度:0.7
-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自《虞初新志•核舟记》) (乙)八大山人(朱耷),明宁藩宗室,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
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节选自《虞初新志•八大山人传》)(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矫首昂视
②诎右臂支船
③尝写菡萏一枝
④数十幅立就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
B.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
C.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
D.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
(4)请简要分析两文各侧重表现王叔远和朱耷的什么特点。组卷:145引用:2难度:0.5 -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魏学洢《核舟记》)【乙】 虞山王叔远,有绝巧,能于桃核上雕镌种种,细如毫发,无不明了者。一日,同陈良卿,屠用明,顾余春波新第①,贻余核舟一,长约八分许。中作篷栊②,两面共窗四扇,各有枢③可开阖。开之,则内有栏搪④。船首一老,皤腹⑤匡坐。左右各一方几、一书卷,右几一炉,手中乃挟一册。船尾一人侧坐,一橹置篷上,其一旁有茶炉,下仍一孔,炉上安茶壶一,仍有咮⑥有柄。所作人眉目衣褶皆具。四窗上每扇二字,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船底有款“王叔远”三字。仍具小印章,如半粟,文云:“王毅印。”
(选自《六砚斋笔记》卷一)【注】①第:宅第。②篷栊:船篷和窗子。③枢:窗户上的转轴。④栏搪:窗户里面刻有花纹的木条。⑤皤腹:腆着大肚子。⑥咮(zhòu):本指鸟嘴,这里指茶壶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神情与苏、黄不属
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③顾余春波新第
④一橹置篷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③所作人眉目衣褶皆具。
(3)从【甲】【乙】两文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组卷:74引用:8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