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台阶》2022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尬(
     
    )  镶
     
    )  烦
     

    开(
     
    )  米(
     
    )  强(
     
    )  性(
     

    组卷:40引用:5难度:0.7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766引用:6难度:0.9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19引用:3难度:0.8

二、阅读理解

  • 9.阅读课文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有我全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燥。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搬上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以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1)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结合课文说说作者讲述父亲的故事是怀着怎样的感情。
    (3)选段中对父亲头发的细节描写表明了什么?透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为什么父亲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会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呢?
    (5)“台阶”在这篇课文中有什么寓意?
    (6)父亲是山,让你学会挺直脊梁;父亲是海,让你拥有宽广的胸怀;父亲是书,教你如何面对生活……你知道父亲节是那一天吗?(请写出来)如果父亲节到了,你给父亲发条短信,你会写些什么呢?

    组卷:11引用:4难度:0.3
  • 10.山一样的屋顶
    李宣华
          ①一场冰雹把山村老家的屋顶瓦片砸坏了不少。母亲心急火燎地打来电话:“快,制止你爸,他要去屋顶修漏了呢?
          ②老家木屋是两层的木瓦房,屋顶的外形很普通,与别人家的并没有两样,中间高两头低,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山。在我心里,老屋的屋顶永远都像壮年时的父亲那样结实,我清晰地记得,建屋那年我只有9岁那年,屋顶木构落架,敏捷胆大的我跟随矫健的父亲,从长长的木梯爬到屋顶帮工打下手。眨眼间,30多个年头过去了,木屋如同过了保修期的车辆,需要更多的精心呵护。就在去年春,一根屋顶瓦梁凹陷,孱弱的父亲不顾母亲劝阻,执意爬上楼顶修补。父亲颤颤巍巍修补的那一个多小时,是母亲如今想起来依旧后怕的度秒如年的煎熬期。她站在一处可以清晰看见父亲修补的地方,一动不动地仰着头,屏着气息瞪着双眼,唯恐一不小心就会惊扰了父亲。待父亲修补下梯,一向自诩身体比父亲好的母亲,忽然间身体酥软,晕厥了过去。
          ③电话里我就感觉到了母亲潮湿的眼泪在往心里滴。我要父亲接电话,执拗的父亲不接。老家离城太远了,开快车也得两三个小时。村里的年轻人为生计都到外打拼去了,在家的都是些“留守老人”,所幸我大多留有电话。于是,一个接一个地耐心打电话,恨不得每个大叔大伯大婶都能立马放下手中活儿往我家赶。虽然各自都有同样的雹灾遭遇,但他们还是如我所愿,热心地到我家,劝解我那急性子的父亲。直至,我和我带的工人师傅赶回了村里。
          ④对此,父亲根本不领情,还喋喋不休地嗔怪母亲给大家添乱。生性脾气好的母亲,一边一个劲地给父亲赔笑,一边细声细气地还嘴:“还以为年轻,都不记得自己岁数,不记得自己生病才好了多长时间了。”我趁势劝慰两位老人,一起搬到城里居住。哪知,就这事,两个人又和先前一样,把心齐到了一起:“不成,木屋没人看管霉得快,我们不在家,以后你们回来都没个站脚的地方。”
          ⑤我知道父亲对这栋木瓦房的感情。两次被我奶奶卖到他乡做人儿子的父亲,一心回村,白手起家,在住了几十年茅草房后,盖起这幢认为可以为一家人遮风挡雨的温暖木屋。随后几年,他又放眼长长远远,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房子周边不同地段盖了三个木谷仓,平整出三块晒谷坪。一切的一切皆因为他在考虑,日后我们三兄弟成家后分家,能有所依靠,不会再像他当年和母亲结婚时一样眼前空空,要什么没什么。
          ⑥欧洲有句谚语说,每对老父母都是我们潜在的屋顶,他们离去,我们就像被掀掉屋顶坐在废墟中。说得多在理啊,爱在屋顶,爱如屋顶。父亲老了,但他的爱不会老,一如母亲对他的情真意切的爱。只是,岁月渐老,屋顶渐老,父亲对屋顶的爱,需要我们子女源源不断地输送养料,去支撑,去呵护。唯此,才能让我们子女不那么早尝到入座废墟的苦楚。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8.02,有删改)(1)文章以修屋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横线上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制止修屋→A
     
    →执拗修屋→B→回忆盖屋→C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的画线句子。
    (3)第⑤段文字能否去掉?说说你的理由。
    (4)本文的标题“山一样的屋顶”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组卷:354引用:5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