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虞美人》2021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情景默写

  •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使至塞上》中诗人以传神的笔触勾画出塞外雄浑景象的诗句是“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两句紧承“出”字,总写阿房宫的规模,上句言其广,下句言其高。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作者在楼上听风,思考“
     
    ”;“
     
    ”一句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绪。

    组卷:8引用:2难度:0.9
  • 2.默写。
    (1)《虞美人》中,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无穷无尽的诗句是:“
     
     
    。”
    (2)李煜《虞美人》中,作者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两句是:“
     
     
    。”
    (3)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诗人感慨时光消逝,直接抒发亡国之痛的句子是:“
     
     
    。”

    组卷:142引用:3难度:0.9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一个国家如果“
     
     
    ”,常常灭亡。
    (2)杜甫《登高》中的“
     
     
    ”与其《登岳阳楼》中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均写其漂泊天涯的境遇和老病孤愁的心情。
    (3)李煜《虞美人》过片“
     
     
    ”两句承上,写回首中故国物是人非的情景。

    组卷:6引用:2难度:0.9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表达回首故国、感慨物是人非之意的两句是“
     
     
    ”。
    (2)《定风波》(苏轼)词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
     
     
    ”这两句饱含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诗中的这两句是景语也是情语,是实写也是虚写,极力渲染了浓重的悲秋情结。

    组卷:4引用:2难度:0.9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告诫统治者,如果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产生“
     
     
    ”的结局。
    (2)“明月”“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这两个意象的词句是“
     
     
    ”。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

    组卷:30引用:2难度:0.8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描绘了阿房宫楼阁很多,不计其数的情形,其中展示出“长廊”特点的一句是“
     
    ”。
    (2)杜牧《阿房宫赋》中,揭示出“后人”如果只哀怜秦国却不引以为鉴的后果的一句是“
     
    ”。
    (3)杜牧《阿房宫赋》中“
     
     
    ”两句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谴责了秦统治者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用起来却毫不吝惜的做法。
    (4)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词人感慨时光消逝,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

    组卷:42引用:2难度:0.9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
     
     

    (2)李煜的《虞美人》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3)《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
     
     

    组卷:37引用:3难度:0.9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
     
     
    ”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的壮丽风景,更赞美历史上在这里涌现无数叱咤风云的豪杰的句子是“
     
     
    ”。
    (3)在《虞美人》中李煜以水喻愁,抒写国破家亡之恨的名句是“
     
     
    。”

    组卷:59引用:2难度:0.9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遥望金陵,发出物是人非的慨叹的两句是“
     
     
    ”。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的心态,类似庄子在《逍遥游》中的“
     
     
    ”。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了阿房宫的豪华奢靡。其中,“
     
     
    ”两句将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了比较。

    组卷:68引用:3难度:0.9
  • 10.名篇名句默写。
    (1)《阿房宫赋》中,作者用质问语气谴责秦统治者极尽奢靡而不知怜惜的句子是: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设想:“使六国各爱其人,
     
    ”;同样,“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没有谁能够消灭它。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
     
     
    ”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组卷:10引用:1难度:0.9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暗示:“
     
    。”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这句话可以看出。
    (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先用树木、水流作比,接着得出“
     
     
    ”的结论。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
     
     
    ”,由此勾起作者的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组卷:24引用:2难度:0.9

五、古代诗歌阅读

  • 32.古代诗歌阅读(其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廖世美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①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注】①紫薇:指唐代诗人杜牧,他曾经登临浮云楼赋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开头两句,“霭霭春空”描写云层低垂,春雨迷蒙,而“画楼森耸凌云渚”表现浮云楼雕栏画栋的美和高耸入云、俯瞰沙渚的气势。
    B.“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两句,既称赞杜牧题浮云楼诗写得绝妙,也隐约道出自己具有登高能赋的才情。
    C.“惆怅相思迟暮”上承“关情”,下启追忆,表现作者在人生迟暮之年登临此楼,自然引发对杜牧的思念之情,内心倍感惆怅。
    D.“悄无人、舟横野渡”化用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但着一“悄”字,那种落寞孤寂的心境全出。
    E.词作上片和下片的表达方式明显不同,上片写景叙事,下片集中抒情,全词景物切换自然,意境清新,语淡而情切。
    (2)前人认为上片结尾三句“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是“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组卷:29引用:8难度:0.5
  • 33.下列对《虞美人》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组卷:12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