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四川省北大附中成都为明学校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2/12 9:30: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 )
组卷:6引用:6难度:0.6 -
2.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赠予等,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据此,完成2~3题。
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组卷:1引用:0难度:0.80 -
3.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赠予等,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据此,完成2~3题。
为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 )
①主动了解社会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③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④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组卷:0引用:0难度:0.80 -
4.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中成长,逐渐社会化能够( )
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②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③获得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④获得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组卷:6引用:4难度:0.8 -
5.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④在不同社会关系中,人的社会身份是相对固定的组卷:6引用:5难度:0.7 -
6.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互联网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线政务、共享出行、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成为改善民生、增进社会福祉的强力助推器。这表明( )
①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很诱人,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②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③网络世界有自身独特优势,我们可享受网络的诸多因素
④在网络世界,人们可以享受绝对的文化权利和自由组卷:1引用:2难度:0.6 -
7.2017年7月下旬,一则“上海莲花路地铁站南广场上,摩拜单车轮胎发生自燃”的消息,引起了网民恐!随后摩拜官方出来辟谣:轮胎燃点超过350℃,不可能发生自燃。上海闵行警方也表示,该事件实为人为纵火,纵火嫌疑人陶某已被警方控制。不明真相就散布不实消息引起恐慌的网友赵某被警方警告。这提醒网民要( )
①严格执法,建设和谐网络环境
②远离网络,以免自己上当受骗
③明辨是非,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④遵纪守法,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组卷:5引用:9难度:0.7 -
8.“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是一句网络流行语。在这个“脑洞大开”的网络时代,很多事情,的确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有去想。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 )
①学习新知
②求医问药
③休闲娱乐
④传播谣言组卷:25引用:45难度:0.7 -
9.“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句古训揭示的道理是( )
组卷:45引用:34难度:0.7
三、材料分析题
-
28.某中学学生丁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入八年级后,又沉迷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等到九年级,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坏朋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致重伤,最终丁某受到刑罚处罚。
(1)指出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组卷:34引用:29难度:0.5 -
29.①小杨在参观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爱国教育基地时,大声喧哗。
②小王结交了一些游手好闲的“朋友”,在他们的怂恿下持刀抢劫致人重伤,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2万元。
③小明因捡到他人手表拒不归还,被依法判处返还财产。
(1)①③分别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2)②属于哪类违法行为?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其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3)对小王和小明的处罚向我们传递出什么信息?组卷:1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