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中美班入学考试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l5小题,共l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组卷:55引用:34难度:0.9 -
2.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组卷:16引用:10难度:0.9 -
3.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13难度:0.9 -
4.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组卷:57引用:34难度:0.9 -
5.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60引用:65难度:0.9 -
6.工业生产中,可用盐酸洗去铁材表面的致密氧化层,但冬天应该反应变缓而影响生产,为提高酸洗液的浓度或温度以加快反应,保证生产,可在酸洗液中加入( )
组卷:173引用:57难度:0.9 -
7.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30引用:157难度:0.7 -
8.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没有氧气参加的是( )
组卷:77引用:33难度:0.9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2小题,共20分)
-
23.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用药品为
(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
(4)为验证图㈢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㈣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
A. NaOH溶液;B.澄清石灰水;C.浓硫酸
(5)称取5.0 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㈢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 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组卷:171引用:14难度:0.1
四、计算与应用(1小题,共9分)
-
24.实验室中有100g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加入7.4g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求原来未变质的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组卷:44引用:7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