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光的折射》2017年单元测试卷(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私立新知双语学校)(1)
发布:2025/1/1 23:30: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26分)
-
1.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组卷:26引用:1难度:0.9 -
2.站在平静的湖边,向湖面看去,看到了水中的鱼和天上的云,下列说法正确的( )
组卷:414引用:3难度:0.9 -
3.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
组卷:199引用:9难度:0.7 -
4.如图,光从空气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组卷:102引用:3难度:0.7 -
5.有A,B,C三块凸透镜,现用这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记录如下:
由此可知A,B,C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为( )透镜 像的性质 A 放大 倒立 实像 B 缩小 倒立 实像 C 放大 正立 虚像 组卷:396引用:29难度:0.9 -
6.如图所示的光线在玻璃、水、空气三种介质中折射的情况,可以断定这三种介质依次是( )
组卷:106引用:2难度:0.7 -
7.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69引用:78难度:0.7 -
8.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
组卷:266引用:54难度:0.9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2分)
-
25.小星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1)由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2)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由图3可知,这个像是
(3)若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如图2,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
(4)如图,保持凸透镜不动,要使屏上所成的像变大且清晰,蜡烛应
(5)在保持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的前提下,若将烛焰向透镜移动,其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6)在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逐渐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会少许偏向光屏的
(7)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像的形状组卷:43引用:1难度:0.5 -
26.如图(a)所示,直线AB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界线(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使一个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沿着与直线AB成一角度的方向PO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图(b)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
(2)从图(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如图c,小明从家A点到达C点必须经过一片平地和一片沙地(在平地中行走速度大于在沙地中行走速度),他应选择怎样的路径最快捷?小明利用光学知识确定应从组卷:3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