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青山中学中考语文质检试卷(4月份)

发布:2024/6/16 8:0:10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古诗文默写。
    (1)窗含西岭千秋雪,
     
    。(杜甫《绝句》)
    (2)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3)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臣本布衣,
     
     
     
    。(诸葛亮《出师表》)
    (5)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同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组卷:16引用:5难度:0.7
  •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
    ㅤㅤ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选段二】
    ㅤㅤ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节选自《傅雷家书》)(1)选出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A.傅雷对儿子的指导,就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建议和意见。
    B.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的人。
    C.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音乐家,次为人,再为艺术家,终为钢琴家。
    D.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2)下面对名著有关内容的描述中有错的一项是 
     

    A.在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B.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C.音乐大师肖邦是傅雷儿子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
    D.傅雷说《矛盾论》及《实践论》可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
    (3)在选段一中,傅雷从哪些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
    (4)上面的文字出自名著《
     
    》,这段文字中的“你”指的是
     
    (人名)

    组卷:5引用:2难度:0.5

二、阅读(5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舜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过,然后能改:困于心,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三章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秦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①元元:百姓,黎民。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舜于畎亩之中
     

    ②人
     

    于虑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潭州兼湖南安抚(知道)
    B.讲求盗之术(停止,消除)
    C.无恃平盗之兵(只,仅仅)
    D.自为过之地(掩饰)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弃疾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
    (5)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辛弃疾是个怎样的人。

    组卷:39引用:2难度:0.5

三、写作(55分)

  • 7.作文。
          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用心倾听总会让我们感受良多。山泉叮咚,蝉唱鸟鸣,我们听到了自然美妙的声音;新竹拔节,麦浪滚滚,我们听到了生命成长、成熟的声音;轻声唠叨,殷殷教诲,我们听到了父母、师长关爱的声音;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们听到了青年的奋进的声音……这些声音或悦耳、或动人、或柔情、或铿锵……总有一种声音会令你难忘。
    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组卷:17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