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高考语文适应性试卷

发布:2024/11/20 21:0:1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宋代历史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段特别的记忆。随着不同时期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的不同,人们对宋代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②元朝对宋的盖棺之论主要有两点,一是对程朱理学高度肯定,这与元统治者将朱熹学说定为“国是”一脉相承。其二,元朝史臣在论宋代“其有弊”时指出,“大概声容盛而武备衰,论建多而成效少”。这两个方面大致也影响了明清的认识。
          ③明朝统治者特别强调对宋朝历史文化的认同和继承。重修《宋史》和重视研究宋史成为明代史学的一大特色。有明一代先后产生了123种宋史著述,现存62种。明人对宋文、宋诗、宋词、宋画的褒扬和批评,更是奠定了宋代文学艺术与汉唐并峙的地位。
          ④19和20世纪之交,中西学者均将宋代历史指向中国近世的开端。1922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系统阐述了宋朝是中国近世开端的假说。内藤的假说是建立在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分期方法基础之上的。而中国学者提出中国近世的文化主流源头起自宋,与日本学界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是从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来看。王国维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寅恪对赵宋文化的高度褒扬:“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⑤那么宋朝“积贫积弱”的帽子从何而来?其实,早在南宋后期,有识之士就说“民穷”“财匮”“兵弱”是当时的三大弊政,元明清人一致认为宋朝“武备不振”和“积弱”。20世纪50年代末漆侠先生在《王安石变法》一书中将“积贫积弱”连用来概括宋神宗实施变法的主要社会原因,1962年邓广铭先生将这一概括引入《中国史纲要》宋代历史部分的书写,遂使“积贫积弱”成为20世纪后半叶评价宋代历史的代名词。
          ⑥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积贫积弱”说呢?根据目前的研究,“积贫”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更正。从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角度而言,宋仁宗朝形成的“财匮”延续到南宋,地方财政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窘境,“财匮”之说是有充分根据的。而从“民穷”的角度来说,宋代社会最底层的人民,与魏晋隋唐相比,不论是法律身份地位、迁徙自由以及谋生手段,都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加之宋朝的社会救济制度不仅汉唐难以企及,元明清也没有超过,而宋代大中城市里五万贯家财的富户人数众多,所以要辩证地看待宋朝的“积贫”。
          ⑦过去对宋朝积弱的认识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势弱,二是军事能力弱。对于后者虽有争论,但对于前者,大多数研究者都不能认同,因为宋朝的经济、科技整体发展水平远不是辽、西夏、金、元所能比拟。
          ⑧进入21世纪,国际上开始重新认识明清以来中国在世界历史的地位,这也使得国内学者把宋代置于当时的世界历史背景下给予新的评价。目前,宋代经济革命说、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端、宋代是中国古代的文艺复兴时期等观点散见于各类宋史论著。可预见的是,宋代历史的形象仍将处于不断变化中,这也是宋代历史的魅力。
    (李华瑞《对宋朝历史为何有多样解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对宋代的认知有变化,是因为不同时期的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有差异。
    B.明朝统治者对宋代文化的认同和继承奠定了宋代文学艺术与汉唐并峙的地位。
    C.中国学者和日本学者内藤湖南都认为宋史中国近世的开端,但研究方法有本质区别。
    D.元人对宋代“武备衰弱”“空言多实效少”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了明清两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逐层深入从多层面探究了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力求客观公正。
    B.文章第四段通过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证了宋代是中国近代文化主流的源头。
    C.文章从“积贫”“积弱”两个层面来评价宋朝“积贫积弱”这一说法。
    D.《中国史纲要》引入漆侠先生“积贫积弱”一词概括评价宋代历史,影响深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结合宋代当时的世界历史背景给予宋代新的评价。
    B.研究认为,宋朝富户众多,最底层人们的生活也更有保障,“积贫”说没有依据。
    C.随着各种宋史论著的问世,宋代历史的形象还将持续不断地发生变化。
    D.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宋朝的经济、科技整体发展水平远超辽、金、元,国势并不衰弱。

    组卷:6引用:4难度:0.7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货币形态逐步电子化,如手机电子银行、微信或支付宝里的钱就是纸币电子化,从纸币到电子化货币只是改变了载体形态,还没有实现类似等价物的贵金属到信用货币的模式改变,而数字化货币是一种法定加密数字货币,它本身是货币而不仅仅是支付工具。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ECP采用的是双层构架,顶层是中心化并具有穿透性,下层能实现匿名。DECP基本上没有改变纸币目前的发行结构和模式,但实现了降低印制成本和配送成本。但是目前其构架没有完全解决互联网体系下的隐私保护问题,这就意味着,尽管金融市场希望增加信息的透明度,但要求所有交易都完全透明也许是不现实的,反而可能会影响民众的接受度。
    (摘编自王志诚《打牢基础建立共识,稳妥安推进数字货币》,《光明日报》2020年10月22日)
    材料二:
          2020年10月,深圳市政府联合央行开展数字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红包试点,深圳市罗湖区政府出资1000万元,以抽签的形式,面向5万名市民发放数字人民币。据使用数字货币的消费者透露,使用数字货币支付消费与使用支付宝、微信差不多,只需在手机屏幕上把支付二维码展示给商家,用专门的POS机扫一下就能付款,非常快速便捷。目前来看,消费者可通过绑定的银行卡完成存款与数字人民币的兑换,实现向数字人民币App里转款充值。据悉,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更加具有包容性。通过手机中的近场通信功能,用户在网络离线状态下,也能让手机与POS机实现正常交易。数字货币红包在深圳的成功试水,证明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具备推出数字货币的金融基础设施条件和用户认知基础。
    (节选自温源《数字货币如何影响百姓生活》,《光明日报》2020年11月25日)
    材料三:
          正在试点的央行数字货币DECP在微观上不仅可能对民众常用的现金支付、第三方支付带来冲击。同时,社会宏观意义上,也将带来重大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将货币流通转化为数字化方式进行,适应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为灵活高效使用经济政策创造了条件。借助于大数据分析,央行得以更便捷高效地追踪货币的流向和供需状况,从而制定和实施更为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特别是某些非常规的经济政策。譬如在疫后经济恢复时期,国家可以借助数字货币直接向全国家庭或个人投放经济补贴、退税等,防止发放不及时、腐败等问题出现,使相关政策得以真正发挥作用。
          普通的现金交易具有完全匿名的特点,无法落实到使用者个人进行监管,因此可能会被用于洗钱、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秩序稳定。而DECP实施可控匿名原则,对数字钱包的使用额度有分级和限额安排上传身份证或银行卡可以提升认证等级,从而提高使用额度。通过大数据监控对比,识别行为特征,锁定真实身份,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使用,将会提升金融安全性。
    (摘编自张力、郭雨《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新体验,治理新局面》,“人民网”2020年4月27日)材料四:
          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很可能对人民币国际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然前提是人民币本身比较稳健、值得信赖、能够被周边国家接受。由于数字货币降低了交易成本,周边国家的企业和居民使用人民币的成本也会下降,因此会有利于其推广。在信赖人民币的前提下,数字化能很好地降低人民币的流通成本,外国居民也可以通过数字钱包很方便地使用源自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国内商业银行甚至不需要去海外开很多分支机构就能使数字货币打开市场。所以,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技术是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
    (摘编自徐远《央行数字货币的神秘面纱》,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是一种数字化的货币,具备纸币一样的法定货币的功能,并且减少了纸币印制、配送等环节的成本。
    B.中国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双层构架,在下层能实现匿名,但其构架没有解决互联网体系下的隐私保护问题,所以可能会影响民众的接受程度。
    C.2020年深圳市已有部分用户和商户使用数字人民币,从消费者反馈来看,数字人民币未来将会更大范围地走进人们生活。
    D.普通的现金交易具有完全匿名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而数字货币的可控匿名原则,让央行可以利用相关技术对使用者个人进行监督。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货币的电子化并不是终点,只改变了货币的载体形态,它的数字化或将实现类似等价物的贵金属到信用货币的模式改变。
    B.数字货币和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性质上差不多,但更加具有包容性,用户在网络离线状态下也能让手机与POS机实现正常交易。
    C.用户开通的数字钱包的认证是有分级的,不同等级使用额度不同,用户可通过上传身份证或银行卡等方式提高认证等级。
    D.在信赖人民币的前提下,一旦实现人民币的数字化,外国居民也将可以通过数字钱包使用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国内商业银行在国内便可以打开国际市场。
    (3)央行数字货币进入正式流通之后,将会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组卷:0引用:2难度:0.2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燕食记
    葛亮
          在此之前,我为了采访“同庆楼”的荣师傅,足足准备了两个月。但在三天前,荣师傅离开了。
          这个消息对我不啻惊雷。很快,媒体就发出了消息,说九十六年的老店同庆楼要易主了,改了个名叫“同庆茶室”。谁接了盘?就是店里原来的八个老伙计。
          我心里一阵颓然。
          说起来,跟这个茶楼文化的研究项目,是我一个夙愿。祖父四十年代时,曾经短居粤港,在他一篇旧文里,确切而生动地写过广式的点心,难得文字间竟有不少机趣。在我看来,面目严肃如他,定是受了许多的感染,甚以为是,方落笔成趣。其中呢,他又重点地写了同庆楼。一个谈不上是老饕的人,竟在莲蓉包上盘桓了许多笔墨,这足以让我好奇。难得的是,竟还有许多的考据。
          我初来香港读书,姑祖母为我接风,便在同庆楼。那也是我第一次领略广东的“茶楼”。“饮茶”的阵仗,热闹得不像话。人头攒动,茶博士穿梭其间,眼观六路。竟好像与所有人都十二万分的熟稔。这份眼力见儿,一个熟客刚坐下来,他便拿起一个钩杆,利索索地将来客的鸟笼挂到天花板上去,下一刻便去了另张桌子收拾招呼。我当时瞠目,浑然不觉身处香港闹市,仿佛进了某个民国戏的摄影棚。小时候,与外公也去过老式茶馆。外公手里捧着那把老朱泥,一喝便是一个下午。安安静静地,喝到夕阳西下,人的胃口喝淡了,心也清淡了。这份清淡,于一个儿童却很不相宜。跟了几次,我就再不要去了。而同庆楼的满目烟火,却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
          过了一会儿,便见后厨摇摇晃晃地走出了一个胖大身形的人。满面红光。他很灵活地在人群中闪身而行,一路拱手,和每座的食客贺着新年。而似乎人人也都认识他。
          走到我们这一桌,他喜气洋洋地说,钟太,恭喜发财。
          姑祖母看看我,说,师傅,有人赞你的包点好好味呢。
          荣师傅看看我,说,谁家的年轻人,好靓仔。
          姑祖母说,你倒是认一认,像是谁?
          荣师傅认真地看了一会,摇摇头,说,熟口面,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姑祖母说,这是我小哥的孙。
          荣师傅的笑凝在脸上,似乎心思游离在回忆里,方才一惊,说道,是毛教授的后人?
          姑祖母说,所以说,这舌头是跟着血脉生的。过往我们两兄妹,为了你这口莲蓉,从广州的得月阁,跟到香港同庆楼。
          荣师傅哈哈大笑,笑得很开怀。
          我就这么和荣师傅认识了。荣师傅是同庆楼的行政总厨,从老字号迁港。历经三朝。在店里的威望足够,对我总像是个爷爷辈的人,笑得如同他手打的莲蓉。温软厚糯。后来,发现了爷爷的这本笔记,我更觉得如冥冥中有所示。思量再三,我便申请了一个关于粤港传统文化的研究项目,打算好好地和荣师傅谈一谈。
          谁知苦心孤诣,准备了两个月,待到要和荣师傅见面,却碰到了同庆楼“政变”。
          我在荣师傅家里见了他。
          他见了我,似乎十分高兴,拿出一整个“金枕头”,叫身边的人劈开来给我吃。
          作为同庆楼的行政总厨,辛苦了几十年,荣师傅住得不算宽敞,甚至可说是简朴。四十年的老唐楼,两室一厅。年久失修,空调轰隆作响。我的目光,在窗前被经年烟火熏得发黑的神龛流连。
          荣师傅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说,家有房屋千栋,睡觉只得三尺。
          我终于问,荣师傅,您真的不做啦?荣师傅本已黯然的目光,闪动了一下。
          我说,您那打莲蓉的手艺,是撑住了同庆楼的。
          荣师傅笑一笑,问,毛毛你倒说说,要打好莲蓉,至重要是哪一步?
          我自以为做足功课,便说,挑出莲心?挑走了才没有苦味。
          荣师傅叹口气,说,至重要的,其实是个“熬”字。
          我就说说自己这颗老莲子吧。自我在得月阁,由学徒做起,如今已经七十年。这七十年,同庆楼风里浪里,多少次要关门的传闻。我呢,都当它是雨打窗,只管在后厨打我的老莲蓉。去了莲衣,少了苦头,深锅滚煮,低糖慢火。这再硬皮的湘莲子,火候到了,时辰到了,就是要熬它一个稔软没脾气。九十六年的老店啊,捱过一九九七年的金融风暴,撑过二〇〇三年的非典,他们说关,就关?!
          听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过来,说,所以这店,让那八个老伙计盘下来了。
          荣师傅愣一愣,笑了,说,是特许经营权,一次过三年期租。那帮老家伙。哪来这么多钱?一月租金就是四十万啊。这不是遇上了大金主了吗?哈哈哈。
          我嗫嚅了一下,荣师傅,莫不是……?
          荣师傅还是笑,他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都是身外物。这同庆楼啊,熬过了所有的人,连同我这把老骨头,也熬到了今天。你说说,是不是合该和它同生共死,总得帮它熬到百岁整啊。
    (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设置悬念,“我”用两个月时间准备采访的“同庆楼”前朝元老荣师傅,竟在三天前离开了,媒体的消息也为悬念助力,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写祖父旧文相关情节时三用“竟”字。第一处写出“我”对面目严肃的祖父写广式点心富有机趣的惊讶,后两处与第一处所写内容不同但情感相近。
    C.“我”小时候陪外公去喝茶的老式茶馆,与广东的茶楼形成对比,一个冷清,一个热闹,写出“我”对满目烟火的广东茶楼的喜爱和对老式茶馆的不喜。
    D.小说有些内容看似矛盾却意味深长,比如荣师傅做了几十年的行政总厨却住着简朴老旧的住字,最后却是接手同庆楼的大金主,小说读起来曲折有致。
    (2)小说插叙了发现祖父旧文和姑祖母为初来香港读书的“我”接风的情节,请分析其作用。
    (3)葛亮说:“在这部小说里,我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常与变’放在了一个制点心的师傅身上。”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种“常与变”的表现。

    组卷:17引用:8难度:0.7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倏地变成了网红词的“躺平”通常是指人因压力大,事情头绪多,搞得焦头烂额,从而放弃行动而任其自然发展的处事方式。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躺平①         。虽然睡觉采用哪种姿势,是个人的习惯,但对于某些人群和特殊情况,需要采取更适宜的睡姿,否则,不仅会②         ,还可能损害健康。
          婴幼儿或少儿时期骨架柔软,睡姿③         。成人则不然,经常打鼾的人不宜仰卧入睡,以侧卧位为宜。孕妇最佳的睡姿是左侧卧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常以仰卧和侧卧位为宜,侧卧位时在双下肢下方垫一软枕。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成人正常的睡姿是向右侧卧位,侧卧时(  ),全身容易放松,有利于解除疲劳。由此可见,“躺平”只可一时,打个盹而已。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根据上下文,在括号中填写出相应的内容,使得文章前后内容一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

    组卷:5引用:6难度:0.6

四、作文(60分)

  • 9.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出生于1996年的周承钰在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测试任务中,被定岗在位于脐带塔15层的二级连接器配气台,而通往15层的路,是倾角接近90°的180级钢铁台阶,堪比“天梯”。周承钰被人称作敢攀天梯的“大姐”。
          ②徐卓立,2019级的一名本科生,19岁的他于2020年2月2日晚间奔赴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参与设备安装工作,同父亲并肩作战,定位、搬运、拆包、安装……他凭借着毅力和决心坚持奋战。
          ③《人民日报》点赞,2020年中国青年榜样:“冲得上,打得赢”的24岁文昌发射场指挥员周承钰;“咬牙跺脚,也会坚持”的19岁长安大学学生徐卓立;“顽强坚韧,向梦出发”的18岁罕见病“庞贝病”患者王唯佳;“尽己之力,照亮他人”的90后山区教师赵鹏菲……他们是2020年闪光的青春面孔,他们已经向世人证明90后、00后不是娇滴滴的一代,而是敢担当、肯奋斗、勇追梦的一代,他们组成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版图。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