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实验中学八年级(下)质检语文试卷(3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要命的书
    孙珉
          ①我常常怕枕边摞得高高的书倒下来,把我砸个半死,甚至一命呜呼。
          ②这惧怕由来已久。小时候家里房子小,墙上钉上两根铁扦,架上块长木板,书一摞摞地堆在上面,顶到了屋顶。我们个子小,须站到桌子上才能够到书。书平放着,只能看到切口,看不到书脊,就一本本抽出来翻。书本来就不多,抽完一摞就记住了名字,单看厚薄就知是哪本书。只是在抽底下的书时,用劲一拉,整摞书便扣在脑袋上,落得个灰头土脸。要是给函装的书砸了,头上肯定会起个青包。那函多是爸爸自己做的,不用硬纸板,用的是木板,耐摔。父母吵架,并不动手,妈妈的火上来了,会用木棒将木板子掀起来,只听轰天的霹雳过后,那些书便从天堂被打到地狱,残鳞败甲落了一地。这是绝招,老头子只好耐着性子一本本收拾,一张纸片都舍不得丢,收拾完了,气也消了,看着自己这些久经考验的命根子,发呆。
          ③待我上了大学,在图书馆陡然见了那么多好书,都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皓月当空的古今圣贤的作品,就一本本往屋里搬,借只能借3本,啃得动的立刻啃掉换新的,啃不动的就多留几天,搁在枕边伴我入梦,真盼着夜里一缕精魂袅袅飘入灵府,通我心窍,启我智慧,让我通体发光,可惜,让我通体发光的还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到了书店,见到这些啃不动的书立刻买下,还掉公家的。不多时候,床上便摞满名著,特别唬人,我乐的是我终于有了这些耐用消费品,现在放在这里,更像是我的睡床之宝、知识权威,不仅让我静穆庄严,也引得不少人纷纷在床头立起知识神龛,每夜临睡前翻上几番,算是拜了大礼,像是基督徒饭前的祈祷。然后找上一本好看的过过瘾。这些书依旧威严地躺在那里,而且越摞越高,我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个个都可敬可爱,却又不知道怎样去获得这些书的青睐,既不用功,又想个个都爱,不可能的事。读到天花乱坠、醍醐灌顶的时候也有。这时,就痴痴地想个不休,觉得自己做了这些书的主子,很神气了几天,争论时底气也壮。可过不久翻到让我开窃的地方,竟又是山重水复,雾气茫茫,不觉呆了,不知是我错了,还是这些大师老奸巨猾,戏耍无知顽童。久而久之,我们也 不敢造次了,有文字处多留住眼,有可想处多定些神。书多没处放了,就与同学一道去建筑工地,每人偷一块脚手架的长木板,白纸包好架在床上,将这些书供奉起来。哈,那真是知识的银河,璀璨的群星,它们主宰着知识的星空,我们须仰视才看得见。
          ④毕业时,大包小包多是书。虽听说有人大发牢骚,说书又重又沉,可真正把书卖掉的并不太多。对着提着麻袋收书的小贩,他们都很吝啬,常让小贩扫兴而去。一位即将奔赴沿海经商的同学,恋恋不舍地将一本本书精心放在箱子里,我还从未看到他这么珍惜书。那里面有一套几乎全新的黑格尔著作,特别扎眼,国内出的译本几乎他都全了。他抚摸了许久,最后还是说:“老黑,走吧。”那神情像是和黑格尔商量一同下海。
          ⑤如今,我还是掉进了文字之海。整日满眼都是字,书是越读越多,头发是越读越稀,眼是越读越坏。读完了就把字拿来卖,依旧是书生的那一点点能耐。只是经过的事变成的字,如焊进脑子里,不像在海中游乏了,上岸抖落一下便抖尽水珠。这是肉中的血,汗里的盐,想抖落也抖落不掉。看看别人入这海,入那海,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也时常乱自眼来,恨从心生,恨这些劳什子的书强行让人选择一条出路玄远的生活方式。可恨到晚上,头一靠床,手就不自觉地拿起一本书,读下去,读下去,便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⑥东坡先生有喻,南人识水而不溺,北人入水则沉底。识得书性,入得字海,也算有海可入。有舟楫之便,击水之乐,狗刨几下,也淹不死,何必舍筏登岸。
          ⑦看来,那高高摞起的书还是把我砸中了,而且砸得服服帖帖,欲罢不能,这要人命的书呀!
    (1)根据提示,依次填写出“我”对书的复杂情感。
     
    →敬爱书→
     
     

    (2)品析语言。
    ①如今,我还是掉进了文字之海。(从加点词的角度)
    ②只是经过的事变成的字,如焊进脑子里,不像在海中游乏了,上岸抖落一下便抖尽水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3)请简析文章开头和结尾“砸”的含义及作用。
    (4)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内容的理解。

    组卷:178引用:4难度:0.5
  •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快递什么样
    雷册渊
    ㅤㅤ①伴随电商的一路高歌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快递业,事实上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一套完整的国家邮政系统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建立了。
    ㅤㅤ②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古代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官办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府的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公文和军情对时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ㅤㅤ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汉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骑马180里,皇帝颁布的敕令须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清代设立了军机处,传递文书的速度提高到一昼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咸丰和同治时期,由于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
    ㅤㅤ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ㅤㅤ⑤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都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则要装入书袋中。
    ㅤㅤ⑥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需要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ㅤㅤ⑦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山东官员进贡海鲜时,为了保证新鲜,会用毡子密封,然后用驿马快速运到长安。然后,这种果蔬生鲜的快递业务大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ㅤㅤ⑧古代物流也会输送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那时的“快递”输送着最早的“海外购”。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丝绸之路”。隋唐时期,除了陆路以外,还可以走海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和密州设置了5个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彼时海外的商品多达几百种,有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但总体上十分繁荣,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有的,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烟草等。
    (摘自《老友》2019年第4期,有删改)【注释】物流:产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流动转移。一般经过包装、运输、存储、养护、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
    (1)阅读选文主体部分,概括“古代快递”的特点。
    语段 特点
    第②~③段
     
    第④~⑥段
     
    (2)选文第⑧段画线句除了作比较,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
    (3)以下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伴随电商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B.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组织。
    C.清代咸丰同治时期,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
    D.秦代不仅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封装工具和手段也更加丰富。

    组卷:5引用:1难度:0.5

二、名著阅读

  • 3.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小题。
          我们先人从虞夏以来,世代做史官;周末弃职他去,从此我家便衰微了。我虽然恢复了世传的职务,可是不成;你看这回封禅大典,我竟不能从行,真是命该如此!再说孔子因为眼见王道缺、礼乐衰,才整理文献,论《诗》《书》,作《春秋》,他的功绩是不朽的。孔子到现在又四百多年了,各国只管争战,史籍都散失了,这得搜求整理;汉朝一统天下,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也得记载表彰。我做了太史令,却没能尽职,无所论著,真是惶恐万分。你若能继承先业,再做太史令,成就我的未竟之志,扬名于后世,那就是大孝了。你想着我的话罢。
    (1)上面文段选自名著《
     
    》,文段中的“你”是
     

    (2)文段中的“你”听了这段话后是怎么做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组卷:243引用:13难度:0.5

三、古诗文阅读

  • 4.古诗文积累,填写。
    (1)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衿》)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从政的心愿。
    (5)学校开展“开启研学旅行,寻访秀美乡村”活动,同学们看到一片片农田和整齐的村舍,情不自禁 地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
     
     
    ”来形容所见之景。
    (6)《式微》中描写劳役者因为统治者的压迫,不得不终年在露水中劳作的诗句是:
     
     

    (7)《蒹葭》中,开头两句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
     
     

    (8)人才是兴国之本,未来世界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如此重要,难怪龚自珍会在《己亥杂 诗》中发出“
     
    ,不拘一格降人材”的呼喊。

    组卷:9引用:1难度:0.5

五、作文

  • 11.请以“让      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你可以从“善良”“勇敢”“快乐”“感恩”中选择,也可以填其他的词语;
          (2)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组卷:11引用:4难度:0.3
  • 12.钱鍾书先生曾在一篇谈论《伊索寓言》的文章里讲述牛与蛙的故事时写道,“母蛙不该跟牛比伟大的,她应该跟牛比娇小的。”我们如果总是与天比高,与海比深,定然会输得很惨,可是如果我们与天比渺小,与海比浅显,结果就会大不相同了。
          故而,我们只有清楚地定位自己,才能找准参照物,更好地行路、做事。
          世间万事多无绝对,大与小,快与慢,好与坏,善与恶,有用与无用,都是相对的。世上无难事,亦无无用的人和物。用之合适,便是大才和大材。
    结合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组卷: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