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安徽省合肥八中高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2017年初次出版,2019年以最高票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出版之初和获奖之际,这部沉甸甸的厚重之作都曾得到过读者、文坛和图书市场的特别关注。但其强度和普遍程度,远比不上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期间,由它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央视黄金时段首播后引发的这波收视热浪。这似乎表明,在社会传播和大众接受的环节上,直接诉诸视听体验的影视剧改编,对文本形态的原著,还可以一如既往地加持赋能、增光添彩。借此,从总结文学创作经验和评估文学创作得失的角度,对经由电视剧的改编而发生了形态或功能上的强弱显隐变化的原著成分,重新做些省察,或许能有镜中观像、他山攻错式的启益。这方面,容易在印象鉴赏式的评论中被忽略,而在实际的创作和作品意蕴生成的环节上却必须首先面对的第一要素就是叙述者。
          在电视剧里,叙述者只是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的旁白。不过,著名演员陈道明的担当,让旁白的画外音带上了几分不出镜的特殊角色的意味。小说原著中的叙述者,则结结实实贯串了三卷文本的始终。他也是故事的局外人和旁观者,但他用周翔(小说中人物)坦率地诉说和描摹,为整个故事开了头、煞了尾,为故事里每一个人物的言行举止配置了细致入微的心思神情,更时不时地站到俯瞰故事全局的“第三只眼”的高度,对故事中各色人物的遭逢际遇发表感慨和议论,最终使得他的声音和气息弥漫进了作品所有的缝隙和角落。按惯常的说法,这属于典型的全知全能型的上帝式叙述者。
          相形之下,电视剧里的旁白显得节制、低调、收敛。第一集片头过后,旁白先声夺人地压着角色亮相的画面响了起来,像是要给全剧确定某种基调。但短促的时长和音色、腔调处理的局限,使得后续剧集中越来越零散的旁白在点明年代背景、解说画面细节和补叙人物内心感触之外,无法更多更自然地介入剧情,与配乐、台词和角色表演若合一契、相得益彰,达成渲染气氛和深化主题的组合效应。当然,这可能是从纸质书的阅读体验和阅读习惯中延伸出的一个过于苛刻的奢求。影视剧作为视听艺术和娱乐产业的结晶样式,原本也没必要像广播剧或有声读物那样倚重或者放大单纯的语言表现效能。
          这里真正值得留意和琢磨的是:小说艺术的灵魂体现在叙述形态的构筑,追求现实主义史诗风格的长篇小说通常又把自身风格的构筑重点置于叙述者及其叙述方式的设定,可一旦要从小说改编到影视剧,首当其冲最先被剥壳似地大幅删减甚至彻底舍弃的,偏就是叙述者和叙述话语,嵌在叙述话语里原本被叙述者调遣摆布的人物和情节,往往倒能享受整体保留的待遇。
          为了弥补这种损失,不少脱胎于现实主义史诗风格小说的影视剧,都精心保留并尽力凸显了在小说原著中起着统率作用的叙述者的声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茅盾文学奖得奖作品中,《钟鼓楼》和《平凡的世界》改编成的电视连续剧,同样都曾约请田春奎、张家声等资深的话剧演员和播音艺术家,配了极具表现力的叙述者旁白。近年重拍的《平凡的世界》在保留旁白的同时,还在片头加入了作家路遥本人诵读小说开篇语句的录音,流露出对小说原著深切的礼重之意。
    (摘编自李林荣《<人世间>的叙事雄心和史诗传统的再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长篇小说《人世间》以最高票获得茅盾文学奖,这部作品也因此引发了多方关注。
    B.改编电视剧会使文学原著发生形态或功能上的强弱显隐变化,这种变化富有启益。
    C.电视剧中的叙述者只闻其声却不见其人,他是始终存在的故事的局外人和旁观者。
    D.相比于有声读物,影视剧自身特点决定其不必倚重或者放大单纯的语言表现效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似乎表明”“按惯常的说法”“真正值得”等语言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
    B.第一段将《人世间》文学原著和改编的电视剧进行对比,强调了影视剧改编的积极意义。
    C.最后一段列举《钟鼓楼》《平凡的世界》等例子,旨在凸显对小说原著中叙述者的重视。
    D.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明确,开篇首先引出了论述对象“叙述者”,然后逐层深入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所要面临的第一环节要素就是叙述者,而这一点常常在印象鉴赏式的评论中被忽略。
    B.影视剧中一些叙述者旁白虽然很有表现力,但其艺术效果难以真正超越文学作品中上帝式叙述者的表现力。
    C.传统的纸质书阅读体验和阅读习惯无形中对影视剧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视剧创作不必完全受此限制。
    D.叙述者及其叙述方式影响了文艺作品叙述形态的构筑,这是小说在改编成影视剧的过程中最先受到冲击的。

    组卷:9引用:1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8%,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超额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5.9%,比2005年大幅提升了8.5个百分点。
          中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十三五”期间,中国以年均2.8%的能源消费量增长支撑了年均5.7%的经济增长,节约能源占同时期全球节能量的一半左右。同时,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速转化。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2020年的56.8%。中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

    (摘编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材料二:
          我国在“双碳”战略目标下,转型发展出现两大矛盾:一是高能耗产业低质量的用能需求与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二是高质量的清洁能源需求与低质量的化石能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样需要创新。近年来,国家电网在储能、新能源交易、电动汽车等方面,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依托新能源云、智慧车联网平台等开展了多项创新。借助区块链上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每一度清洁电力都拥有了自己的“标记”。共享储能提供方、新能源电站、储能电站的业主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轻松便捷地进行竞价交易。
          技术创新之外,模式创新也能大显身手。去年9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和睦村村民姚志高在“网上国网”APP响应了需求侧让电邀约,第二天在指定时间关闭了热水器、洗衣机和烧水壶等家用电器1个小时。这一用电高峰期的主动让电行为,不仅让他省了电费,还额外从供电部门获得12元的红包奖励。从需求侧、用户侧参与电网调峰,提高了电网的弹性。
    (摘编自冉永平等《国家电网的“双碳”行动》,《人民日报》2021年10月8日)      材料三:
    “十三五”期间,“西电东送”大通道源源不断地将西南地区的绿色清洁水电和“风光”资源输送到广东、广西和海南负荷中心,相当于每年为南方区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8亿吨。
          正是依托“西电东送”输电大通道,云南省内澜沧江和金沙江干流的大型水电基地才有了集中开发和消纳的条件。2020年,云南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85%,水能利用率达到99.1%,比国家清洁能源消纳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高出4.1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南方地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网是“排头兵”。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注重从能源供给、配置与消费侧,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并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清洁能源产学研用各个环节。
    (摘编自李文华《绿色新能源低碳新生活》,人民网2021年8月24日)(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0年,中国在碳排放强度上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和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目标,非化石能源占比明显提高。
    B.“十三五”期间,我国年均能源消费量增长低于年均经济增长,可见我国对全球节约能源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
    C.2011~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保持整体增长势头,其中风电和光电累计装机量增长较突出。
    D.2011~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能耗强度都经历了持续快速下降的过程,且都在最后一个年度减缓了降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提高和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下降,直接体现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B.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的转化,有利于节约能源,缓解高能耗产业低质量的用能需求与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
    C.借助模式创新,国家电网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多种前沿技术开展多项创新举动,实现了电力轻松便捷的竞价交易。
    D.我国幅员辽阔,能源区域分布存在差异,云南省有效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发绿色能源,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3)我国在实现“双碳”达标上,采取了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请简要概括。

    组卷:4引用:2难度:0.1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命悬一线
    潘灵  段爱松
          大雨,持续的大暴雨冲刷着独龙江,也冲刷着距离独龙江乡政府孔当最南部四十多公里的马库。
          断路、断电、断信号……更为危急的是,马库村独龙族同胞在持续一个多月的强降雨下,关乎生存问题的粮食、盐巴、食用油等生活物质出现严重短缺,如果不能冒险出去,与乡政府和外界取得及时联系,那么马库村的所辖4个村民小组共82户283人,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这让云南文联派驻的扶贫队员——独龙江乡马库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龚婵娟心急如焚。龚婵娟记得,从2016年2月25日被派到独龙江已近三个月,她深深地感受到,马库村乡亲的淳朴善良,也感受到独龙族,这个云南最为偏僻落后的民族的条件艰苦。
          作为共产党员的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一定要把独龙乡族乡亲当成自己的亲人,尽自己的最大的力量帮助独龙乡亲人们改善生产生活,最终脱贫致富!
          但眼前连续暴雨造成马库村的困境,让这位看似柔弱的姑娘犯了难。
          她心中十分矛盾,如果不出去就无法与乡政府联系,这里的情况也无法让外界得知,谈何救援?但如果冒险出去,连日的大暴雨早将马库通往乡政府的唯一通道——迪马公路多处冲断,并且沿路时时会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很有可能人还没有出去……
          想到此,龚婵娟更加焦虑,但她同时下了最大决心:必须出去,马上出去,这漫天雨水啊,独龙族乡亲们,可实在是等不起了!
          5月22日11点多,龚婵娟和贡山县住建局派来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李晓峰等五人,先后从马库出发了。他们先搭乘当地老百姓的摩托走一段,然后再徒步。雨,就像长了眼睛一样,紧紧地贴着龚婵娟下,另外还有来帮助马库村两委换届因暴雨不得不滞留的副乡长、马库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余金成和龚婵娟同行。
          路的上方大大小小的滚石,伴随着雨水山流,不断弹射下来,而路的下方,全是嶙峋悬崖的万丈深渊,由于接连的冲击塌垮,仅剩下宽度70多厘米的路基,在一阵强似一阵的暴风雨中飘摇,像是要吞噬人的幽灵般的忽隐忽现。
          余金成说:“龚队长,这路太危险,这样吧。我先走,先在前面探路,主要是我们得避开滚石。”
          龚婵娟在风雨中点了点头,紧跟着余金成往前走。
    “啊!”龚婵娟脚下一滑,不由自主地大叫一声。
          余金成转身一看,龚婵娟整个人跌倒了,便立刻冲了过来。
          龚婵娟在滑倒的瞬间惊恐万分,本能地伸手一阵乱抓,但是越是这样徒劳的抓,整个身体就越是往下滑坠。
          她的手里只抓到了一把泥石和雨水。
          余金成边跑过来边呼叫,但所有的声音此刻都被暴风雨淹没了。
          龚婵娟使劲地让自己贴着陡坡,试图依靠身体增加摩擦力,减小继续滑落的速度。所幸的是在她滑落10多米后,拼命挥舞的右手刚好抓住了一根从塌方泥石流堆中裸露出来的树根,这才勉强止住了下滑。
          与此同时余金成也冲到了跟前,看到龚婵娟拉着了树根,大声喊:“龚队长,别紧张!快把脚尖往泥里扣,踩实了再用力。”
          余金成边喊边实施救援,他左手找准旁边的一根树根拽紧,伸出右手,一点点地接近,最终紧紧扣住了龚婵娟的左手,泥石流不断的在龚婵娟和余金成的踏脚处滑落。下面是千岩万壑的悬崖,悬崖底部,独龙江浊浪滔天,伴随着暴风雨发出阵阵狂怒的巨大声浪,仿佛要吞噬世界的一切。
          余金成拉着龚婵娟,慢慢地一点一点移动,随后又一步步地爬到了相对安全的地带。
          满身泥水,满身擦伤流血的疼痛,劫后余生的恐惧和委屈……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龚婵娟这个从小在城里长大,从没有经历过危难困苦的姑娘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余金成默默地在旁边陪着,他深知每一位到独龙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的艰辛,也更理解龚婵娟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和队长的不容易。他看到雨水和泪水混杂在龚婵娟的脸庞,却让这张脸更加美丽,甚至有些崇高了。
    “你知道吗?我太想哭了,我哭不是因为我害怕,而是因为在你的帮助下我脱离了险境,我现在好想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我很平安……这是我第一次冒险,但这里的干部群众却经常面临这样的险境,老百姓太不容易了,我们为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值得的。”龚婵娟使劲在摇着没有信号的手机,像是和余金成说话,更像是惊魂未定地自言自语。
          或者是老天感动于龚婵娟、余金成等人为马库独龙族老百姓冒死寻求救援的举动,连续多少日的大暴雨,居然慢慢地小了,停了。
          5月23日上午10点,独龙江乡组织党员民兵共24人为马库村送来了大米8000斤,食用油107桶,食用盐104袋,以及消炎药、感冒药、防虫蚊叮咬药等一大批应急药物,为马库老百姓解了难,救了急。
          正是有了龚婵娟等的驻贫工作队的舍生忘死的帮扶工作,马库村一天一天在变化,在发展,全部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率先实现了脱贫摘帽的总目标。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凸显了马库村所面临的受困缺食、外出无路的困境,交代了事件发展背景,为下文故事发展作铺垫。
    B.小说以扶贫干部的视角叙写独龙乡的地理环境、纯朴民风和贫困现状,更有利于展现扶贫队员的勇气与决心。
    C.小说综合运用了言行描写、心理描写和形象描写等描写手法,以山路上出现的危险场景渲染人物的形象特征。
    D.本文从马库村受困写起,以马库百姓获得救助结尾,灾情的圆满解决暗示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总目标定能实现。
    (2)文章多次写到暴雨与泥石流,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标题“命悬一线”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组卷:7引用:1难度:0.7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糖尿病至今①
     
    ,如果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理论上讲“逆转”是不可能的。但是,②
     
    ,使糖尿病高危人群延缓发病时间,也可以使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延迟并发症的发病时间。医生的这些措施能够让这种“终身性疾病”获得了一定程度地缓解。研究发现,对早期、高体重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强化饮食干预等措施使病情达到临床缓解状态,甚至部分患者可以多年不需要用降糖药。从这个意义来说,③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虽然很复杂,但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因素还是比较清楚的。例如,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同时不爱运动;肥胖、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和生活方式。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β细胞功能越来越差,胰岛素抵抗越来越重。这些诱发因素中有一些是无法控制的,如年龄和遗传因素,但是也有很多因素是可以干预和控制的,如不良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可以帮助预防糖尿病,甚至逆转早期的糖尿病。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组卷:9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传统文化既有饱满的内涵,也有丰富的形式,全方面塑造着中国人。近年来,以品牌为载体、以文化为语言的“国潮”蔚然成风,让国人以一种新的文化表达方式享有传统文化。遵孝悌之道,习儒雅之风,品典籍之美,成为无数代中国人传承文化的最美记忆。而如今,部分人认为传承文化就是沿袭旧服,谨遵旧规,似乎缺了必要的仪式感就不能传承文化。著名学者冯骥才曾指出“我们悠久的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许多文化精华,正被部分无知之人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招摇于市。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再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
          班级计划围绕“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展开讨论。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6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