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南省许昌市长葛一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1.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ㅤㅤ过去我们只有一个诗的天空,现在我们有了另一个诗的天空。
    ㅤㅤ过去的那个天空是辽阔的,有点古老、宁静,然而寂寞,它让我们回到过去,回到古老的宁静;现在的这个天空是同样辽阔的,它对我们却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同时,更值得珍惜的是,它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
          我为什么说“五四”那批先行者了不起?因为他们敏锐地感到了中国固有丰富中的匮乏。他们告诉我们,只有中国的古旧,不够;中国应当拥有新的天空,并面对新的世界。他们告诉我们,要向西方学习,从西方引进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我们由此结识了从《荷马史诗》、但丁《神曲》开始的异邦歌者与诗人,结识了莎士比亚和拜伦、雪莱、雨果、歌德、海涅、席勒,一直到普希金、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和泰戈尔,还有阿拉贡、最鲁达和希克梅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多么幸运,不仅有从《诗经》《楚辞)到汉魏乐府、盛唐李杜和两宋苏轼、陆游、李清照的珍贵遗产,又有上面提及的那一长串闪光于世界的、绵延不绝的光辉名字。
    ㅤㅤ尽管我们有三千年辉煌的诗歌历史,它们滋养了世代的中国诗人,但可以断言,要是没有惠特曼,就不会有郭沫若狂飙突进的《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以及《天狗》的狂吼和《立在太平洋边上放号》的排天巨浪,郭沫若自言,他在“五四”当年的内心积郁,是被惠特曼唤醒的,他不仅找到了“喷火口”,而且找到了“喷火的方式”。就是说,他“五四”当年的创作激情,以及表达激情的方式,无不受到《草叶集》的深刻影响。同样道理,在鲁迅那里,是那些他所景仰的“摩罗诗力”,启迪了鲁迅那些充满反抗和批判精神的写作,并以这种写作唤醒中国民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ㅤㅤ大家都承认,中国现代所有重要的、杰出的、伟大的诗人,他们的创作无不“自然地”流淌着中国传统诗歌的血脉,但也几乎无一例外地,从西方的诗歌经典中吸取了母乳般的营养。从写作的渊源看,戴望舒与法国诗,徐志摩与英国诗,冯至与德国诗,特别是艾青,艾青的诗全然可以看作是“用中文写的外国诗”——尽管他的诗歌内涵也全然是中国的。在艾青那里,他可以用完全欧化的语言抒写他对一个中国奶娘母亲般的深情。他在北方的冰雪风沙中吹响的凄厉军号,与他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的芦笛,血肉相融地汇成了一体,在国土沦亡的年代,诗人心中的激情和眼中的“泪水”,是与法兰西的自由传统和浪漫精神完美结合、融汇的产物。
    ㅤㅤ外国诗歌就这样在新诗百年的历史中不间断地输送着世界诗歌的营养,从形式到内容影响着中国新诗的创造性发展,开启了我们更为广阔、更为浩翰的诗歌的天空。外国诗的影响是深远的和全面的,就连我们现在新诗的书写方式,包括标点(使用或不使用)以及分行、断句或跳动、留空等已成习常的手段所带来的便捷和愉悦,甚至是惠特曼式的征啸,马雅可夫斯基式的奔放,他们的歌唱方式,都是中国不曾有过的,是我们学习引进的成果。我们因这而丰富。因为我们除了传统的一个天空,还同时拥有了另一个与之迥异的新的天空。
    (摘编自谢冕《我有两个天空——百年中国新诗与外国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诗歌的天空古老、宁静、寂寞,现代新诗的天空全新且充满活力和朝气。
    B.“五四”先行者认为,中国的古旧不足以面对新的世界,故现代诗歌的天空更值得珍惜。
    C.在国土沦亡的年代,艾青抒写诗歌,表达情感,融入了法兰西的自由传统和浪漫精神。
    D.外国诗从形式到内容都深远而全面地影响了中国新诗,中国多数现代诗人都从中吸取了营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通过对比中国传统诗歌和现代诗歌,指出了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各自的优缺点。
    B.第三段以问句开头,不仅强调了“五四”先行者的了不起,也引出了对原因的阐述。
    C.文中举出鲁迅景仰“摩罗诗力”的例子,旨在阐明鲁迅创作的特点以及写作的目的。
    D.文章在论述中国新诗的创造性发展时,强调了外国诗歌的影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四”时代的诗歌先行者敏锐察觉到了中国旧体诗歌固有丰富中的匮乏,因此师法西洋,将世界优秀的诗歌作品引进中国
    B.惠特曼的诗歌对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不仅唤醒了郭沫若“五四”时的创作激情,也使他找到了表达激情的方式
    C.在深受西方诗歌影响的我国现代诗人中,艾青是集大成者,既能用中文写外国诗,还可以用完全欧化的语言抒写他的深情。
    D.中国现代新诗是借鉴了国外又进行了民族创造的成果,今后的中国诗歌的发展依然要与世界加强交流,在互鉴中提高。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2.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ㅤㅤ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赞、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戴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材料二:
    ㅤ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域外思想,能够在中国扎根生长、枝繁叶茂、结出硕果,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绝不是偶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学理上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融通之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和开放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容发展,以及两者之间价值内涵的互补性,是其价值得以融通的前提条件与契合点。辩证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能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与世界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未来、价值融通的基本遵循,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的内在需要。
    ㅤㅤ马克思主义跨越百年时空,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和中国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它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以及小康、大同的社会理想等,同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思想资源与精神滋养。正是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文化资源碰撞交流中,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理论。
    ㅤ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就是说“兴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繁荣发展具有强大价值引导力、思想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下,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等思想价值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焕发了新的生命,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基因充分彰显、大放异彩。
    (摘编自李殿祥《从三个维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材料三:
    ㅤ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真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只有坚定不移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从“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真正转化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既有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只有坚定不移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又使马克思主义具备中国形式、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更好繁荣中国文化、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放异彩。
    (摘编自黄一兵《深刻认识和把握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历史责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观念具有高度契合性。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主义的价值内涵能够具有互补性,在于二者在学理上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融通之处。
    C.当前我国的“兴文化”,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扎根,需要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B.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未来、价值融通的基本遵循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性与世界性。
    C.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民族形式和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强大生机的根本原因。
    D.从文化维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发展指引了正确方向。
    (3)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3.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歌声
    王愿坚
    ㅤㅤ我们钻进这荒凉的原始森林,已经整整三天了。
    ㅤㅤ1935年的晚秋,却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茅草早已枯黄了,在积年的腐土上,又压上了厚厚的一层落叶。①从湖面上吹来的风像无数只粗大的手,摇撼着树梢,撕捋着松针、败叶和枯枝,把它们随意地撒开来。
          老赵挣扎着欠起身,向小孙走来的方向看了看,伸手摸摸我脸上的擦伤,长长地叹了口气:“唉,我可把你们俩拖毁了!”说着,他猛地扭过头去。
    ㅤㅤ我扶他躺好了,把他伤口上的绷带又扎了扎,伸手从怀里掏出了最后的那个苞谷,掰下几个粒子放到他那干裂的嘴里去,说:“别胡思乱想了。要是今晚敌人不再追上来,我们歇一阵还能再走的。”
    ㅤㅤ入秋以来,我们这个连队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全力向东北方向活动,吸引住敌人,让大部队向西发展。一个月来,我们完成了任务,但连队却被大队的鬼子紧紧地盯住了。就在三天前的下午,遭到了敌人突然的包围。部队拼死战斗了一个下午,总算突出了重围,而同志们却被冲得七零八散了。
    ㅤㅤ我们三个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凑在一起的。我在突围的时候左臂受了一点擦伤,伤势不重,还可以坚持着走;四班长赵广烈的伤势比我重多了,头上、腿上好几处伤口,唯一的一个囫囵人,就是连部的通讯员小孙了。我们组织了一下:老赵由我驮起走,小孙留作后卫,以监视敌人和消灭足迹。
    ㅤㅤ就这样,我们三个人钻进了大森林,和敌人玩起了“捉迷藏”。
    ㅤㅤ小孙还是一股孩子气,像只小猫似的哧溜哧溜爬上一棵大杉树,去瞭望去了。
    ㅤㅤ我们几颗松子还没吃下,小孙又急乎乎地爬下来了。他一纵身跳到我们面前,神秘地说:“喂,咱们走到天边上来了。”
    ㅤㅤ“什么?”我们以为又有了情况。
    ㅤㅤ他往山包背后一指,“这下面就是国界,还可以看见苏联的哨兵呢。”
    ㅤㅤ我们隐蔽在一丛榛子树后面,偷偷地向外瞭望。我们脚下是一条清清的小溪,大概它就是国界了。对面的河岸上,一个苏联边防军的哨兵在游动。草场上,一大群苏联男女正紧张地劳动着。彩色的衣裙、花头巾在迎风飘动。
    ㅤㅤ突然头顶上“喀嚓”一声,原来小孙看得太出神,不小心压断了一根树枝。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哨子声刺耳地响起来,接着一排子弹从我们头顶上穿过去。我们被日本鬼子边界的哨兵发觉了。
    ㅤㅤ我留恋地向草场上瞥了一眼,背起老赵,拔腿往林里跑去。小孙在后面掩护,他一面回枪,一面咒骂着:ㅤㅤ“……哼,连看看都不让……”
    ㅤㅤ当我们吃力地翻过山背时,山下已经布满了敌人的散兵和马队了。我们不得不退回到山顶上来。
    ㅤㅤ我望望他俩。老赵半睡半醒地躺在那里,一会儿睁开眼睛,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小孙耷拉着个脑袋,两手不停地抚摸着那支小马枪的枪托,半天,迸出了一句话:“这……都怨我呵!”说着,抽抽搭搭地哭起来。
    ㅤㅤ“你年轻,又没有受伤。你得活着。我们俩往东那么一打……”老赵的话没说完,就被小孙气愤地打断了:“你……别说这个!咱死,死在一起,埋,埋在一堆……”
    ㅤㅤ突然,老赵翻转身,挣扎着爬起来。吃力地把他那只受伤的胳膊抖抖索索地向我伸过来。
    ㅤㅤ我把他那只手紧紧地握住。接着,又一只手很快地落到了我的手上。
    ㅤㅤ一切决定了以后。老赵向我们询问地看了一眼,说:“想想看,还有什么事该做?”
    ㅤㅤ“没有。”我摇了摇头。
    ㅤㅤ小孙把脑袋探向我这边,恳求似地低声说:“老董,咱俩换个地方坐吧!”他一面往我这边爬,一面解释说:“我爹临死的时候这么说过:‘就是牺牲了,也要脸朝东死去——我们的祖国在那边!’”
    ㅤㅤ猛地,老赵把一只手重重地按到了我的肩膀上,使劲晃着:“听!快听!”
    ㅤㅤ在这海潮似的涛声里,隐隐约约地有一种奇异的声音汇合着兴凯湖上的风吹送过来。这是一个人在唱歌。歌声,不怎么高亢,也并不悠扬,它低沉而又坚决地涌进森林。
    ㅤㅤ是它,是它!就在一年以前,我刚走进党的队伍的时候,就在这么一座森林里,在鲜红的党旗下面,和同志们一道,我第一次唱起这一支歌。……
    ㅤㅤ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歌声呵!我用整个心去捕捉着每一个音符,合着这歌声,歌词从心底里流出来:
    ㅤㅤ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ㅤㅤ起来,全世界受苦的……
    ㅤㅤ我竭力思索着这歌声的来处。小孙首先叫起来:“这是苏联哨兵唱的……”
    ㅤㅤ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和着这歌声低唱起来。老赵揽着我的肩膀,紧贴着我的脸,嘴巴在抖索着,歌词从他那皴裂的嘴唇上吐出来:
    ㅤㅤ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ㅤㅤ作一次最后的斗争!…
    ㅤㅤ随着这歌声,我觉得我周身的血液真地沸腾起来了。
    ㅤㅤ我们很快收拾停当。小孙紧握着小马枪走在前面,我把老赵背起来。不知怎的,他似乎轻了许多。我一手拄着木棍,一手提着驳壳枪;老赵手里握着手榴弹。我们走下山包。
    ㅤㅤ背后,歌声还在响着。②歌声像只看不见的大手,推送着我们在这昏黑的森林里摸索前进。
    ㅤㅤ……
    ㅤㅤ黎明时分,在一块林中的空地上,一堆通红的篝火燃烧起来了。在篝火近旁,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嚼着新爆开的苞米花,我们放开嗓子纵情地歌唱起来:
    ㅤㅤ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ㅤㅤ起来,全世界受苦的……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倒叙的写法,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的表达;同时突出人物面临的严峻环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中两次写歌唱,第一次歌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绝望的三人重燃希望;第二次歌唱是对成功突围后的庆祝。
    C.尽管三人身处险境,但对敌斗争分工明确,如小孙像小猫似地哧溜爬上树,是他执行“留作后卫,以监视敌人和消灭足迹”的任务。
    D.“歌声”在文中不仅实指唱《国际歌》,也有象征意义,蕴含对敌人的痛恨和对胜利的渴望,体现了人们崇高、坚定的精神信仰。
    (2)小说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中都写到了“手”,表达的含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3)王愿坚小说创作“在努力表现革命者崇高的精神美”。请说明本文表现了革命者怎样的“精神美”。

    组卷:2引用:1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10分)

  • 8.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ㅤㅤ读者要把握戏剧中人物的形象,除了借助戏剧语言,①          ,我们通过分析戏剧中的矛盾冲突,不仅可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更好地探究作品的意蕴。
          ②          ,这在易卜生剧作《玩偶之家》中主人公娜拉和海尔茂身上有充分体现。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如海尔茂把妻子看成自己的附庸,拒绝给予妻子平等的尊重和应有的权利;而娜拉不甘心充当丈夫的“玩偶”,想要争取同男子一样的权利这一冲突是戏剧的主要冲突,直接为揭示作品的主题服务。二是③          。如海尔茂既舍不得娜拉这一美丽可爱的“玩物”,又不愿因娜拉借款的事影响自己的名誉;既不能给娜拉平等的地位和爱,又不愿娜拉离开,这一人物内心冲突表现出海尔茂丑恶的嘴脸。三是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表现为娜拉追求平等的女权思想与海尔茂所代表的男权思想盛行的社会之间的冲突。海尔茂就是这个社会环境的“人化”,他不能接受娜拉对经济独立、夫妻平等、人格平等的要求,反映了娜拉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对女权思想的压制和来缚。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娜拉最后出走的原因,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组卷:2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ㅤㅤ1998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国际空间站时,拒绝中国参与。我国自主研发,在1999年成功发射神舟一号宇宙飞船。
    ㅤㅤ2010年,美国在国际空间站全部建成时通过法案,禁止与中国任何航天技术接触。我国加大投入,在2011年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
    ㅤㅤ现在,随着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我国已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
          在美国限制和打压中国科技企业时,中国不仅在很多科技方面实现了突围,还扩大开放,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科技交流合作。
    ㅤㅤ请结合以上材料,以“科技突围”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和思考。
    ㅤㅤ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0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