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巴南区高三(上)诊断性生物试卷(一)

发布:2024/6/26 8:0:9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糖类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3难度:0.8
  • 2.图示为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复合物SNARE(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的融合蛋白附着蛋白受体)在囊泡锚定和融合中的作用机制,图中GTP的生理功能及产生均与ATP类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3.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pH大约为5,细胞质基质中的pH大约为7.2。溶酶体膜上含有各种高度糖基化的膜整合蛋白,并嵌有质子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7引用:3难度:0.6
  • 4.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6难度:0.7
  • 5.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包括能转录形成mRNA的编码区与起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区,而编码区由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只有外显子转录出的mRNA可以进行翻译。假设核基因A的表达产物蛋白质含有a个氨基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7
  • 6.某作物的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如图中途径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改造F1相关基因,获得N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如图中途径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7.某男性的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 20.请回答下列育种相关问题:
    中国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大国,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培育水稻优良品种的过程中,发现某野生型水稻叶片绿色由基因a控制。突变型叶片为黄色,由基因a突变为A所致。
    (1)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A转录产物编码序列第727位碱基改变,由5′-GAGAG-3′变为5′-GACAG-3′,导致第
     
    位氨基酸突变为
     
    。(部分密码子及对应氨基酸:GAG谷氨酸;AGA精氨酸;GAC天冬氨酸;ACA苏氨酸;CAG谷氨酰胺)
    (2)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解释突变体叶片变黄的机理
     

    组卷:0引用:1难度:0.6
  • 21.请回答下列育种相关问题:
    现代生物技术普遍应用于桑蚕的遗传育种。某研究小组了解到:
    ①雄蚕产丝量高于雌蚕;
    ②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
    ③卵壳的黑色(B)和白色(b)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
    ④黑壳卵经射线照射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强烈的物理诱变因素会引发染色体变异)。
    为达到基于卵壳颜色实现持续分离雌雄,满足大规模生产对雄蚕需求的目的,该小组设计了一个诱变育种的方案。如图为方案实施流程及得到的部分结果。

    统计多组实验结果后,发现大多数组别家蚕的性别比例与Ⅰ组相近,有两组(Ⅱ、Ⅲ)的性别比例非常特殊。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分析:
    (1)Ⅰ组经辐射诱变、孵化后挑选出的雌蚕,其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Ⅱ组经辐射诱变、孵化后挑选出的雌蚕,与白壳卵雄蚕(bb)杂交,子代中雌蚕的基因型是
     
    (如染色体上存在基因缺失,亦用b表示)。这种杂交模式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其优势是可在卵期通过卵壳颜色筛选即可达到分离雌雄的目的。
    (3)尽管Ⅲ组最终所得黑壳卵全部发育成雄蚕,但其后代仍无法实现持续分离雌雄,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请简要说明理由
     

    组卷: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