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新疆建设兵团十师北屯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

发布:2024/11/18 2:30:1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鲁迅历时十余年完成的《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是中国学术史上较早的古代小说专门史之一。除了继承中国传统学术的校勘考证方法之外,《史略》还对西方近现代学术方法进行了有效借鉴。
          首先,鲁迅重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尝试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中国古代小说的某些现象。对于《世说新语》,鲁迅认为“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正因为这样的社会环境,《世说新语》才会“成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关于宋传奇与唐传奇的不同,鲁迅认为前者“大抵托之古事,不敢及近”,因为“宋好劝惩,摭实而泥,飞动之致,眇不可期,传奇命脉,至斯以绝”。正是由于宋朝较唐朝重理念,尚说教,好教训,所以宋传奇必然立论“高尚”,强求劝诫,缺少世俗气和人情味,缺少唐传奇的生气和活力。
          其次,鲁迅重视核心概念的阐释。在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中,他在考证的基础上率先阐明了小说概念的内涵。他认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概念到了唐传奇时才真正孕育成熟,“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鲁迅认为唐传奇真正具备了小说“有意识地讲故事”的特征,而且为了讲好故事,开始注重语言和修辞的“文辞华艳”“叙述宛转”等“主体性”元素,并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文体。
          再次,鲁迅运用西方近代科学研究的归纳方法,对中国古代小说进行较为科学的分类并总结其特点。对于魏晋六朝小说,鲁迅用“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进行分类;对宋代的短篇白话小说,用“话本”和“拟话本”予以命名;对明清小说,则用“人情小说”“神魔小说”“讽刺小说”“狭邪小说”和“谴责小说”分类。这样的归纳,不但对浩繁的中国古代小说进行了区分,而且较为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古代小说内容或形式上的特点。
          鲁迅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阐明了小说与社会的关系,厘清了古代小说概念内涵,归纳分析了其类型和特点,从而使中国古代小说史的书写核心概念明确,研究体系规范,学科意识突出。
          鲁迅在《史略》中所形成的方法论,对其后的中国文学史撰写和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可谓泽被后世。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讲义》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史略》方法论的影响,也注重社会环境对文学现象和文学风格的影响,游国恩认为,谈玄之风的流行导致了魏晋文学重辞藻、尚韵律的诗赋风格。
          今天,鲁迅当年所期盼的“大家动手,研究戏剧的写戏剧史,研究诗的写诗史,研究汉的写汉,研究唐的写唐”之局面早已实现,在中国文学史的撰写、出版和研究已经呈现出雨后春笋般的繁盛局面时,在当下中国文学史研究面临着“文学史研究立足中国本位”的命题时,我们不应忘记《史略》在中国文学史发轫期所做出的贡献。
    (摘编自刘东方《<中国小说史略>的传世价值》)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略》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学术的校勘考证方法,还融合了西方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对此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B.鲁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世说新语》成为“名士教科书”的原因,认为是当时“读书人非常重视品评声名的好坏,全在于只言片语”的社会环境使然。
    C.鲁迅厘清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概念内涵,较为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古代小说内容或形式上的特点,明确了古代小说史书写的核心概念。
    D.游国恩在《中国文学史讲义》中对魏晋文学诗赋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史略》方法论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采用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列举了宋传奇的一些缺点,进而阐述了唐传奇比宋传奇更具生气和活力。
    B.文章第四段通过引述鲁迅对古代小说分类或命名的具体做法,论证了鲁迅运用西方归纳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是具有价值的。
    C.文章结尾着重分析了《史略》的研究方法对后世中国文学史撰写和研究的重要影响,凸显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部分分论点层层递进,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史略》对西方近现代学术方法的有效借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史略》是中国学术史上最早的论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专著,为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B.作者认为古代小说从六朝的粗陈梗概演进到唐传奇的“文辞华艳”“叙述宛转”,标志着古代小说从萌芽走向成熟。
    C.鲁迅历时十余年完成的《史略》对中国古代小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中国古代小说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当下中国文学史研究面临着“立足中国本位”的命题,需要我们从《史略》中获取启示,思考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组卷:2引用:4难度:0.7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认为,数字经济包括三部分:一是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二是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三是数字化治理,即利用数字技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该报告测算,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可见一斑。
    (摘自胡继晔《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经济日报》2019年10月29日)材料二:
          2021年地方两会上,数字经济成为热词,多地政府吹响数字经济号角。数字经济为何变得如此火热?这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抗冲击能力。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生力军”和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多数国家实施了严格的跨境旅行和国际运输限制,国际贸易甚至一度中断。国际贸易受阻和中断导致抗疫物资短缺,部分国家在抗疫中捉襟见肘,全球化因此成为疫情危机的“替罪羊”。美国、日本等国誓言以本国生产和区域化替代全球化。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本国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合作方式。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政务和数字安全等极大地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抗击“逆全球化”的强大力量。
          不同于疫情是加剧“逆全球化”浪潮的短期变量,数字经济这一数字化、信息化的力量是抗击“逆全球化”的长期因素。因此数字经济必将对各国经济贸易和社会发展、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产生更加持久的影响。
    (摘编自马相东《抵御“逆全球化”数字经济展现韧性》,《光明日报》2021年2月18日)材料三:
          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既是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的“跳板”,也是未来新经济快速发展的“蓝海”。一方面,数字产业化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度渗透到实体经济中,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催生出大量新业态,在刺激消费、带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中国经济结构更优、活力更足。
          拥抱数字经济时代,既要“抢抓先机”,更要“行稳致远”。在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同时,也要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特别是当前“新基建”站上投资风口,一些地方在大干快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建设轻运营、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影响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以数据中心为例,其建设并非每个地方都适合建设,不合理地布局数据中心,必然导致资源浪费、产能过剩,不仅无法对发展质量带来应有的提升,甚至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
          与此同时,作为新生事物,数字经济发展必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在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的同时,其所带来的平台垄断、隐私泄露、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也在日渐显现。需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建立健全数字经济时代的治理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开辟新空间、提供新动力。
    (摘编自吴秋余《拥抱数字经济时代,既要抢先更要行稳》,“人民网”2021年4月3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经济是一种知识和信息数字化的全新经济活动,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等三个部分,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拉动作用。
    B.新冠疫情期间,国际贸易受阻,导致部分国家抗疫物资短缺,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因此以本国生产和区域化替代全球化很有必要。
    C.2020年,新冠疫情加剧了“逆全球化”浪潮的短期变量,而数字经济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抗击“逆全球化”的强大力量。
    D.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在“抢抓先机”的热潮中,也存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布局失衡等现象,若不科学指导,统筹规划,将会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实体产业将实现深度融合,这就为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B.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将逐步构建起新的产业生态,形成更强大的创新活力,不断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C.现代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网红带货、云上旅游、线上买菜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数字经济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D.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人们在享受“数据红利”的同时,数据安全与反垄断监管等问题逐渐凸显,数字经济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亟待研究和解决。
    (3)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当前数字经济火热的原因。

    组卷:5引用:6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来到牛村后,全村八十五户人家,家家都有人承包脱贫。伊南高兴得差点去买挂鞭炮“噼里啪啦”一下。他是牛村的第一书记,任命没半个月,正琢磨着怎么给牛村脱贫呢,精准扶贫来了,正想瞌睡哩给个枕头,能不乐得蹦起来?
          牛村属于穷乡僻壤,传统的农耕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典型的贫困村。精准扶贫实施一段时间后,伊南发现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回事。
          帮扶脱贫的人经常来牛大家,每次都送来不少衣服,顺便带点水果,还有米面油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
          伊南对牛大说,这样也好,省得你买衣服穿。
          牛大鼻子一哼,冷冷地说,衣服都是穿过的,谁知道有没有传染病?说不定是从火葬场捡来的呢?牛二家,帮扶他的人来过一次后,再没来过,倒是每月寄五百块钱过来。
          伊南掰着指头算了算,牛二家五口人,每人每月一百块,这也达不到脱贫标准啊。再说,这钱也没保证,不定啥时候就断了。
          牛三家,帮扶他家的人可能有点关系,安排牛三家的四口人都进城打工了,牛三和他老婆到某医院做保洁,就是打扫厕所卫生,两个孩子当保安,说白了,看大门。按说,这也不错,可是,这些工作都是临时的,一旦帮扶的人退休了或是调走了,牛三一家是不是有下岗的可能?不好说。
          牛四家,帮扶的人没有一官半职,只是一个小科员。这个小科员每星期都要来,到家后,给牛四家扫地,帮助烧火做饭、洗衣服,若不是叫牛四“大叔”,不知道的人真以为他是牛四的儿子呢。弄到后来,牛四反倒不好意思了,对那个小科员说,小伙子,我不当贫困户了,我脱贫了中不中?
          还有真脱贫的。牛九,孤寡老人。帮扶他的人是某单位的老一,认牛九作干爹,给牛九过了个生日,牛九就收了几万元的红包。
          伊南回城后,从当地的电视新闻里发现,牛村还有三户也脱贫了,一户是牛五家,从家里的摆设上足可以看出来,五十寸液晶电视、真皮沙发、多开门冰箱等新潮家具家电应有尽有;一户是牛六家,被记者采访的小伙子自称是牛六的儿子,亮了亮手腕上的名表,拿出几万元的手机,抽的烟也都是中华烟,还对着镜头乐呵:“脱贫了,脱贫了。”一户是牛七家,从各种表格和数据上,还有主人按的指印上,看出牛七已经奔上小康了。
          伊南感到疑惑,当即打电话给牛村村委会牛主任。牛主任吭哧半天才说实话,说都是唬人的。牛五家的家具录过像后就被拉走了,牛六压根就没娶老婆,哪来的儿子?牛七家,那些表格都是胡乱填的。
          伊南说,牛七都按指印了。牛主任说,牛七说只要不是枪毙他,按指印没啥大不了。看着人家大热天跪在地上填表格,怪可怜的,牛七说,咱权当积德行善了。
          ……
          如此看来,猪八戒啃猪蹄,还得依靠自己才能不被饿死。伊南回到牛村后,通过深入了解,他发现,牛村贫困的症结在于牛村的道路,就是那四座木桥,这几座桥年年都要被洪水冲垮,一旦垮掉,村民就得集资修桥。也正是因为年年集资修桥,使得村民的日子愈加难过,愈加贫困。他还得知,当地流传一个说法,四座桥相当于牛的腿,腿要走路,不能修成死的。
          伊南哭笑不得之余,找到牛主任。他故作神秘地说,牛主任,我找风水先生看了,牛村之所以穷,问题出在“牛腿”上。
          牛主任不明就里,惊诧地看着伊南。
          伊南说,风水先生说,天机不可泄露。他好说歹说,风水先生才吐露实话,说牛本身就不如骡马走得快,牛腿老是断,那就更慢了。
          牛主任眨巴着眼睛,眼睛一下子明亮了许多。
          看到牛主任的表情,伊南心里有了底,继续“忽悠”牛主任,说细想想,风水先生说得不无道理,不如把木桥换成钢筋水泥的。要想富,先修路。路通了,什么都好办。
          钱从哪里来?比不得修木桥啊。牛主任说着说着皱起了眉头。伊南说,只要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钱嘛,我想办法。
          原先也有一些年轻人提过修桥的事,一直没付诸实施。牛主任说罢,又给伊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就地取材,修成石桥咋样?山上石头多,不少村民闲在家没事……给他们找点活儿,也可以补贴家用嘛。
          伊南心里豁然一亮,说石桥好,与古村落协调。牛主任,咱兵分两路,您负责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我回城找有关部门筹措资金。
          事情比想象中的要顺利。
          短短三个月后,木桥换成了石桥。
          记者报道牛村修桥的新闻后,外界人被牛村纯朴的民风、古朴的建筑所吸引,来牛村的人日渐多起来。
          后来,牛村就成了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这下,牛村算是彻底脱了贫,伊南呢,据说也被提拔了。他要离开牛村时,村民还舍不得他走呢。
    (选自《小说月刊》)(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写伊南刚刚上任就迎来了精准扶贫,他非常高兴,这一情节为下文写伊南发现情况并不如愿,下决心带领村民靠自己脱贫做了铺垫。
    B.牛村八十五户人家都有人承包脱贫,但后来走了样,电视新闻中对牛村三户脱贫人家的报道,作者设置这一情节,意在表明在帮扶脱贫行动中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C.为了再次修桥,伊南以“风水”“天机”为说辞,使牛主任“眼睛一下子明亮了许多”,这一细节反映出牛主任对伊南善于处理问题的钦佩之情。
    D.小说构思行文颇具匠心,情节起伏有变,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文中人物着墨不多倒也个性鲜明,内容情节简单紧凑,却有引人入胜之效。
    (2)小说描绘了一幅牛村人物群像图,请简要概述牛村部分村民的形象特征。
    (3)为什么木桥换成了石桥牛村就脱贫了?请结合小说分析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精准扶贫。

    组卷:5引用:3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天津军旅作家张秋铧以74岁高龄,历时四年时间倾心打造出的长诗《涛声回响六百年钓鱼岛之歌》日前由作家出版社推出。《涛声回响六百年钓鱼岛之歌》讲述了发生在明朝年间东海两岸的故事,渔民们在一场大海难中拼死挣扎,在海神娘娘亲切的召唤声中,他们终于爬上了一条大鱼脊背--原来是一座岛。他们用草绳钓鱼,恢复体力,修复船只。离开时两百多位男子汉泪洒小岛,并为小岛赐名“钓鱼岛”。这部5000行的叙事长诗结构宏大,风格独特,有人物有故事,有民俗民谣,有神话和爱情;呈现了自古以来我国渔民赴钓鱼岛捕鱼的历史,为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的既有事实做诗赞。

    组卷:7引用:5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习近平《2021年新年献词》
          材料二:《礼记•冠义》说:“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意思是说,既然是成人的身份,那就要以成人的礼数来要求他。所谓以成人的礼数来要求他,也就是要求他做一个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子,合格的后辈。
          材料三: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汉•陆贾《新语》)
          学校即将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如果你受邀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你将说些什么呢?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感想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8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