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 人物描写一组》2022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5/1/1 7:0:6

一、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

  • 1.读拼音,写汉字。
    ㅤㅤ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zhàng
     
    着手疾眼快,不愿意和小胖墩儿一叉一lǒu
     
    。起初,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hóu
     
    儿似地蹦来蹦去,仿佛很占了上风。终于三抓两náo
     
    ,jiū
     
    在了一起,任凭小嘎子推拉拽顶,硬是bān
     
    不动小胖墩儿,小嘎子刚想用脚wàn
     
    子去勾小胖墩儿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组卷:100引用:3难度:0.8
  • 2.给多音字组词。
    监jiān
     
     
    jiàn
     
    挑tiāo
     
     
    tiăo
     

    组卷:30引用:3难度:0.8
  • 3.比一比,组词语。
     
     
     
     
     
     
     
     
     
     
     
     
     
     
     
     

    组卷:30引用:2难度:0.8

三、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

  • 8.课外阅读
    老师的腰围      在一所小学听数学课。老师是个女的,40来岁,胖胖的。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后,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都得到了表扬。
          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完,一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
          教室里一下静了。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笑道:“好哇,你来量吧。”
          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老师前面,随后他说出了一个答案:“87厘米。”“不错,答案比较接近。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我一掌是11厘米,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了一圈之后,报出了答案:“89厘米。”
    ㅤㅤ“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片刻之后,前排的一个小孩站起来:“老师,你把腰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
          我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孩子会想到这种聪明的办法。老师肯定也没想到,老师一边笑,一边真的解下了腰带。
          小同学量出的是90厘米,这当然是最准确的一个答案。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短文中介绍了
     
     
     
    这三种测量腰围的方法。
    (2)短文多次描写到了老师的一个神态,那就是
     
    ,这个神态表现了老师
     
    的特点。
    (3)读一读短文中的画线句子,想一想:为什么这是最漂亮的一节课?
     

    (4)你觉得这位数学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组卷:45引用:1难度:0.3
  • 9.课外阅读。
    普通人(节选)      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地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导演是李文化。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我替父亲拒绝了。那时群众演员的酬金才2元。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
          李文化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在他74岁的时候……
          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卖的……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ㅤㅤ“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但那也算“演戏”吗?我每每地一笑置之。然而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父亲,内心里总是高兴的。
          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就是那条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
          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在脑后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
    ——梁晓声《普通人》节选(1)标题的“普通人”指的是
     

    A.“我”
    B.李文化
    C.父亲
    D.导演
    (2)作者说父亲的端坐“很特别”,父亲是怎样坐的?用“_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3)父亲的端坐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4)文章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你找出一处加以分析。
     

    组卷:62引用:1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