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必修1《第二单元》2017年单元测试卷(7)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化给养提升境界
叶 朗
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去了平衡,物质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而精神活动和追求被忽视了。这样下去,人就有可能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成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动物。因此,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就成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
而这个时代要求,恰恰引导我们回到中华文化,在高科技、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努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非常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和需求、人自身的教化和塑造。在儒家学者看来,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有高级的需求--精神的需求,包括道德、奉献、审美的需求,等等。这种精神需求是对物质功利需求的超越,对个体生命的感性存在的超越。有人把中华文化的这种特点概括为重视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教养的传统。而它的目标,就是要塑造一种高尚的人格,追求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他说,从表面上看,世界上的人是共有一个世界,但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并不相同,因为宇宙人生对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并不相同。宇宙人生对于每个人的这种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就构成每个人的人生境界。中华文化强调人文修养,就在于引导人们追求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中国传统艺术也特别重视精神层面、心灵层面。宗白华提出,中国的艺术是灵的空间,中国的艺术是世界上最心灵化的艺术。五年前,我们把青春版《牡丹亭》请进北京大学校园演出,和白先勇合作实施“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现在又启动新的五年计划。目的也正在于引导青年人学习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艺术经典,提高他们的品位和格调,引导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我们反对用快餐文化、流行艺术排挤经典,也反对解构经典、排斥经典,把经典荒谬化。梅林在《马克思传》里讲,马克思喜欢的文学作品都是反映整个时代的,马克思每年都把古希腊的很多经典著作重新读一遍。梅林又引拉法格的话说,马克思恨不得把那些教唆工人远离经典的卑鄙小人挥鞭赶出学术殿堂。我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给我们留下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应该遵守这个原则。
(《 人民日报 》)(1)下列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非常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和需求与人自身的教化和塑造。
B.中华文化强调人有高级的需求即精神的需求,这种精神需求是对物质功利需求的超越。
C.中华文化重视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教养。
D.中华文化引导人们追求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在人们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发生了变化,人就有可能成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动物。
B.要塑造一种高尚的人格,追求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离不开中华文化。
C.中国传统艺术也特别重视精神层面、心灵层面。因此,要重视传统艺术的传承。
D.文章引马克思的故事,目的是强调人们要阅读学习文化经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去了平衡已成为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所以应时代要求必须拯救人们的精神。
B.每个人的世界并不相同,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也因不同,就构成了每个人的人生境界。
C.把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艺术经典请进校园,目的也正在于引导青年人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D.因为经典能提高人们的品位和格调,能提升人生境界,所以人们离不开经典。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给我们留下的一条重要原则。组卷:34引用:1难度:0.7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
2.(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公子光
王僚二年,公子光伐楚,败而亡王舟。光惧,袭楚,复得王舟而还。
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公子光客之。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八年,吴使公子光伐楚,败楚师,迎楚故太子建母于居巢以归。因北伐,败陈、蔡之师。九年,公子光伐楚,拔居巢、钟离。
伍子胥之初奔吴,说吴王僚以伐楚之利。公子光曰:“胥之父兄为僇于楚,欲自报其仇耳,未见其利。”于是伍员知光有他志,乃求勇士专诸,见之光。光喜,乃客伍子胥。子胥退而耕于野,以待专诸之事。
十三年春,吴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盖余、烛庸以兵围楚之六、灊。使季札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兵后,吴兵不得还。于是吴公子光曰:“此时不可失也。”告专诸曰:“不索何获!我真王嗣,当立,吾欲求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公子将兵攻楚,楚绝其路。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奈我何。”光曰:“我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而谒王僚饮。王僚使兵陈于道,自王宫至光之家,门阶户席,皆王僚之亲也,人夹持铍。公子光详为足疾,入于窟室,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手匕首刺王僚,铍交于匈,遂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乃以专诸子为卿。
王阖庐元年,举伍子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楚诛伯州犁,其孙伯嚭亡奔吴,吴以为大夫。
三年,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纳贤士 阴:暗中 B.乃客伍子胥 客:宾客 C.公子光详为足疾 详:通“佯”,假装。 D.举伍子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举:推荐、任命
①伍子胥之初奔吴,说吴王僚以伐楚之利②我身,子之身也
③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④举伍子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⑤伯嚭亡奔吴,吴以为大夫。⑥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⑥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历史现实的真实出发,塑造了公子光、专诸等几个栩栩如生、性格丰富的人物形象。
B.文段写出了公子光有大志及善于择人用人,并且他用人不疑,如信任尊重敌国的亡臣如子胥、伯嚭等人。
C.文段还写出了公子光的阴鸷残忍,为了夺取王位不惜让专诸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杀死自己的骨肉弟兄的一面。
D.通过描绘公子光弑王僚的历史场面,揭露和鞭挞了吴国王族成员之间同室操戈以谋王位的残忍行径。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胥之父兄为僇于楚,欲自报其仇耳,未见其利。
②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奈我何。组卷:63引用:1难度:0.7 -
3.(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各是什么?
第一首是从
第二首是从
第三首是从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①
②
③组卷:16引用:1难度:0.5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6分)
-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3)组卷:69引用:2难度:0.9
八、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71分)
-
11.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参照示例写一段评论。要求抓住人物特点,对人物加以评说,表述上有文采。(不超过 100 字)
荆轲 烛之武
示例:项羽他是怀揣壮志 果取勇武的西楚霸王。在普通百姓眼中,他是力能扛鼎的盖世英雄;在词人眼里他是令人仰慕的“人杰”“鬼雄”;在史学家眼里他是迷信武力、缺乏宽容,政治幼稚,令人扼腕的悲情英雄。组卷:55引用:4难度:0.3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烛之武作为郑国的一位老臣,一生难被重用。而在秦晋两国大举攻郑之际,他却抛弃个人恩怨,不顾个人安危,缒城而出,只身赴敌营。面对强悍的秦穆公,他不卑不亢,斗智斗勇,凭借自己的胆量和智慧,保全了郑国,赢得了外援。能在国家危亡面前不避不让、甘心赴汤蹈火的动力和根源是他那强烈的爱国意识。
请以“个人与国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组卷:91引用:5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