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二中高二(下)质检语文试卷(5月份)

发布:2024/5/17 8:0:8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在美知乎Quore上,有不少人发帖讨论“你读过最美的中国诗词是什么?”在另一些论坛上,也有很多同友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到李白、杜甫、鱼玄机……国外读者不仅涉猎广泛,有的还见解深刻,让人颇感惊喜。诗词除了是他们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一位网友说,他家隔壁曾住着一位荷兰女士,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把一本李白诗集送给了该阃友,以感谢对她的帮助。在诗集的封面上,她手抄了《月下独酌》这首诗,可以想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同样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
          ②中国诗词走进国外读者心中,只是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小切口。从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关注;到《欢乐颂》等影视作品纷纷“出海”,在海外涌动起一股国剧“华流”……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甚至连中国网络文学也成功进入国外二次元领域:在“武侯世界”“引力世界”等翻译网站上有近400万的活跃用户在“追更”中国网络小说。如果说,曾经的中国文化在海外还是一些小圈子里品读、研究的对象,那么今天,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已经开始为更多昔通外国人管去“不一样的空气”。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也让文化传播有了更多“此时此刻”的互动感、参与感。
          ③文化不只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价值,它的意义在于给心灵以启迪,给精神以力量。当前,“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思想内容承载量还比较有限,尤其是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虽然有些包裹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的不多,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更少,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本就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而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楼梦》时,可是一度将宝玉错认女孩。误解与曲折并不是问题,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打逵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让真正负载中国价值观的“内容文化”更多地传播出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④季羡林曾说过,“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今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显纯熟与自然。让更多的“长安花”走出去,与世界共赏中国文化之美,人类文明将会拥抱史多的可能性。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31日第5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词不仅受到国外读者的喜爱,还可以丰盈他们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
    B.当今中国文化只要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就一定能为更多的普通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空气。
    C.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关键是打造更多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传播负载中国价值观的“内容文化”。
    D.精彩的中国故事“走出去”,往往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也可能产生误解与曲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兰女十送李白诗集的例子,表明了诗词既是外国网友学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
    B.作者从当代作家作品、影视剧和网络文学等方面米举例论述中国文化已经“走出去”了。
    C.对“走出去”的中国文化,作者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D.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作者先举例,再分析,最后坚信更多的“长安花”将走出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已经超过很多人的想像,连普通外国人也喜欢诗词。
    B.如今中国文化能够“走出去”,主要得益于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
    C.网络文学虽然已“走出去”,却没有真正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和价值理念。
    D.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路虽坎坷不平,但精彩的中国故事必将更多地传播出去。

    组卷:5引用:8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盲盒的起源可追溯至日本的福袋。在盲盒火爆前,扭蛋、文具福袋等产品在一定的人群间也较为流行。盲盒营销类似于一种抽奖游戏的商品营销手法,能够大大刺激用户的复购率。由于二次元用户IP忠诚度高,常常有收集癖,盲盒营销最初大量用于二次元领域的手办销售。如今,盲盒营销已经成为IP玩具礼品、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常用的方式之一。
    (摘编自《盲盒经济大行其道:上瘾现象普遍  炒作行为值得警惕》)材料二:
          图书盲盒、美妆盲盒、高校录取通知书盲盒、生鲜盲盒……近年来,以盲盒经济为延展的商业模式在各行各业被复制、借鉴。随着盲盒的火爆,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开始大量购买盲盒。
          作为一种商业营销模式,盲盒热潮带来了众多跨界创新产品,包括故宫、麦当劳、上海迪士尼在内的多个商家均将盲盒概念引入自己的产品。这类盲盒具有创新意义,不但塑造了品牌形象,增加了销售量,客观上还传播了文化和理念——如旺仔牛奶职业罐设置25种职业,包含电竞、说唱等新职业,体现出对职业更包容、多元的心态;2020年4月,“故宫淘宝”推出了“宫廷宝贝”“猫祥瑞”等主题盲盒,中秋期间还推出了故宫猫中秋限量盲盒,引发广大消费者的购买热潮。
    (摘编自《盲盒引发消费热潮》)材料三:
          随着盲盒热潮在图书、美妆、文创等众多领域延展,盲盒消费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但与此同时,盲盒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因为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盲盒本身是很难评估价格的,其标价实际上取决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期望越大,价格越高。当然,这种心理预期的另一面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正因为如此,盲盒自问世之初起,就始终无法摆脱“变相赌博”的质疑。
          盲盒的异军突起,正是因为迎合了人们喜欢“碰运气”的心理,不过,当一掷千金成为习惯,甚至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时,“碰运气”与“赌博”其实已没有实质性差别。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一路狂飙野蛮生长的过程中,有些盲盒将假冒伪劣产品收入其中,有些则直接放入人民币,演变成货真价实的赌博行为。
          盲盒经济持续升温的过程中,鱼龙混杂的状况越来越严重,泡沫化乃至“灰色化”的属性越来越明显。
    (摘编自《神秘盲盒不应成为监管盲区》)材料四:
          目前,盲盒相关产品投机性已成市场关注的热点。盲盒模式尽快进入监管视野,是许多民众所期待的。
    “盲盒理论上有可能被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认定为‘有奖销售’。”有业内人士称,“但它不同于现在众多流行的抽卡类手机游戏,监管层可以通过提取后台代码对中奖概率进行直接监管。盲盒的概率设置过程中应该如何来监管,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说法。
    (摘编自《盲盒乱象亟需监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盲盒营销类似于抽奖游戏的营销手法,它能提升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
    B.盲盒的热潮带来了众多跨界创新产品,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商业发展。
    C.盲盒无法摆脱“变相赌博”的质疑,主要原因是收入了假冒伪劣产品。
    D.盲盒概率设置过程的监管存在漏洞,这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盲盒的起源及其营销模式的特点,也肯定了其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商业营销模式。
    B.故宫、麦当劳、上海迪士尼等多个商家引入盲盒概念,具有创新意义,传播了文化和理念,引发了购买热潮。
    C.材料三中,盲盒很难评估价格,其标价往往与消费者心理预期成反比,这就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所购盲盒失望。
    D.对盲盒的概率设置需要有明确的监管条例,这种做法符合民众的预期,也是盲盒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3)对于盲盒这种经济现象,你有怎样的评价,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组卷:4引用:10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仁者之心
    张晓林
          清早起来,范希文搬一个小木板凳,去院子里的那棵槐树下弹琴。槐花已经开了,一串一串挂满枝头。坐在槐树下,槐花的清香让人陶醉。这样的心境,最适合弹琴。
          琴声在槐花间穿越。槐花和着琴的旋律开始舞蹈。这个时间,范希文的妻子李氏开始下厨做饭。李氏对这支曲子再熟悉不过了,这些年来,她都是听着这支曲子做早饭的。这是一支名叫《履霜》的曲子,是她手把手教给丈夫的。范希文只会弹这一支曲子,再教他,他说,会弹一曲《履霜》就行了,会那么多干什么?李氏就打趣他,我看干脆叫你范履霜吧。
          李氏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世代书香门第。这样的一个女人,也是打心底敬佩范希文的,在她看来,能遇到这样的丈夫,也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刚过门的那些日子,她的婆婆,脸上皱纹多得像几张重叠的蛛网,常常向她谈起范希文小时候的事,每逢谈到儿子,婆婆满脸的皱纹就一下子舒展开来。
          婆婆说,希文进京赶考前,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给家里节省点口粮,他就住进了淄州长白山下的一座寺院里。和他一起住的还有个姓刘的秀才。每天黄昏,等僧人们都消停下来,他们就开始在一口铁锅里煮米,这些米粗糙无比,咽下去刮得喉咙疼。煮好一锅米,倒进瓦盆里面,算是第二天的三顿饭了。过一夜,瓦盆里的米凝结成了一块,希文他们用刀把米切成六块,吃的时候各捞出一块儿用开水泡着吃。
          每当婆婆说到这儿,李氏都要插话问一句:“他们也不吃菜吗?”
          婆婆瘪瘪嘴,慈祥地看着媳妇,说:“有时吃有时不吃,全凭老天爷了。春夏二季,去山上寻些野葱,七八根,十几根,就着下饭;十冬腊月,雪封住了寺门,就倒上小半瓯的醋汁,加上一小勺盐……”婆婆开始用衣襟揉眼,“这种日子,希文一过就是三年呐!”
          婆婆心疼儿子。在李氏看来,这三年未必不是好事,也许因了那三年里,范希文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天睡觉前,都要盘算一下今天花了多少钱,这些钱花在了哪些地方,到底该不该花。如果这些钱都花在了刀刃上,他就会把双手搭在已经有点发福的小肚子上,美美地睡上一觉。否则,一夜将不能入眠。第二天一定把昨天不该花的那点钱省回来才心安。
          女人嘛,总爱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其实,希文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他的心胸大着呢。李氏很清楚地记得,在苏州的时候,他们得到了一块宅基地,一个堪舆大师看后私下对范希文说:“世代当出卿相。”希文笑笑,说:“若果如此,我不敢一家独享,应为天下人所共有。”于是,就把这块地捐出建了苏州府学。
          想到这儿,李氏为丈夫自豪起来。
          李氏在想着这些事的时候,范希文一曲《履霜》弹完了。他收了琴。他要简单吃点早餐,然后到朝堂去面见仁宗皇帝。一想起要见仁宗皇帝,范希文的心里就有些堵得慌。前两天西京光化军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如何处理这件事上,他与枢密副使富弼的意见简直是水火不容,争吵得脸都红了。今天就是要到仁宗皇帝那里来见个结果的。
          平日里,他和富弼相处得很融洽,富弼像对待长者一样地尊重他,帮了他不少的忙。但希文也深知富弼的脾气,犟得很,他认准的事,八匹骡子去拉,他也不会轻易回头。这年暮春的一个上午。范希文和富弼一同站在了仁宗面前。仁宗问:“光化知军弃城逃跑一事如何处置,二位爱卿可商议好了?”富弼率先往前迈了一步,口气决绝地说:“应按军法处置,斩了他!”仁宗看了看范希文。范希文不慌不忙地向仁宗行了君臣之礼,然后说道:“光化城既没有城郭,也没有兵卒,强盗来势凶猛,光化知军不逃匿躲藏,他又能如何呢?望陛下从轻发落。”仁宗沉思了一下,说:“准范爱卿的奏。”
          走出朝堂,富弼的火气还没消。范公太宽容罪犯了,这让仁宗如何治国!他第一次对范希文说出不恭敬的话:“参政是想修炼成佛的啊!”范希文笑笑:“我只是个普通人,不想成佛。但我的话有道理,等到政事院再给你细讲。”
          富弼愈发显得不高兴。
          到了政事院,二人坐下来,范希文从容地问:“你希望把皇上教唆成一个暴君吗?”停了停,他放缓了语气:“仁宗还年轻,我们岂能动不动就教他杀人,等他杀得手滑了,不但我们做大臣的常会有杀身之虞,天下百姓也会因此遭殃啊!”
          富弼猛然惊醒,额头的汗水纷纷滚落。
          范仲淹,字希文,书法方正清劲,通脱儒雅,一如其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范仲淹只会弹一支曲子,还辩解说“会弹一曲就行了,会那么多干什么”,意在表现一个有缺点的真实的范仲淹形象。
    B.小说中对婆婆的几次外貌及神态的刻画,将一个疼爱儿子的母亲形象真实再现,也从侧面反映出范仲淹早年的生活状况。
    C.小说中“我看干脆叫你范履霜吧”“把双手搭在已经有点发福的小肚子上”这些语言极具当代性,给小说增添了一抹活泼的色彩。
    D.小说是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人物为基础的,但大量的细节描写则是借助了合理的想象,使小说既有真实性,又具生动性。
    (2)小说最后说范希文“书法方正清劲,通脱儒雅,一如其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前半部分用大量笔墨插叙了范希文妻子的回忆,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组卷:3引用:7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高考考场上紧张,或许在所难免,①
     
    。在心理学中,压力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倒U型曲线来解释。如果以完全放松的状态作为零点,那么随着压力的逐步提升,紧张感来袭,人体反而能够逐渐激发出潜在能力,思考和行动的效率也会随之提升。所以适度的紧张对考生来说是好事。
          面对压力,紧张是正常现象,刻意追求过于放松的心态反而违背常理,会适得其反,进一步加剧紧张焦虑的心态。 ②
     
    ,都要允许一定程度的紧张存在,不要对放松心态过于执着。尤其是对家长来说,切忌一味地反复劝诫考生不要紧张。
          高考从来都不只是考学生,③
     
    。专家认为,高考期间,家长要负责好“后勤保障”工作,给予考生一个独立、安静、不被打扰的备考空间就是对其最大的帮助。不要总是围着孩子问“你考得怎么样?感觉如何?”给予考生过多的额外关注,会给考生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高考期间家长更应该往常一样,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和规律。只有父母的状态正常,考生用正确的心态去对付考试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组卷:6引用:5难度:0.6

四、写作(60)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十年前,“中国式过马路”成为了“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代名词,衍生出“中国式并线”“中国式堵车”“中国式跨栏”等说法。“中国式××”也无一例外地被贴上了不文明、没素质的标签。
    材料二:
          “中国式浪漫”表现在航天器的一个个诗意的名字——“嫦娥”“玉兔”“祝福”“天宫”;第24届北京冬奥会更是以其浪漫惊艳了世人,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提醒“一年好景君须记”;闭幕式365位普通人手捧柳枝惜别,演绎“曲终人未散”。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关键词,出现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对‘中国式’变迁的思考”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3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