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2021年同步练习卷(5)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阅读理解
-
1.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光绪己卯,楼基坼①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②以考绩③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④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⑤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⑥亦加坚筑,以固吾圉⑦焉!
(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注】①坼(che):分裂,裂开。②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 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葺。③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④茶厘:对茶叶经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⑤驳岸:保护岸或堤使不坍塌的构筑物,多用石块砌成。⑥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⑦圉( yǔ):边境,边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去国怀乡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③加筑六丈有奇
④皆视旧制有加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C.及大有倾塌之势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为之驳岸以御水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标示2处)
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
(5)回答问题。
①从【乙】段哪句话可以看出,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用原文回答)
②【甲】【乙】均写到了重修岳阳楼一事,但两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组卷:524引用:8难度:0.6
一、阅读理解
-
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节选) (乙)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g),见缞绖①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②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椁③皆所未具。公怃然④,即彻⑤宴席,厚赒⑥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范仲淹罢宴》)注释:①缞绖(cuī dié):丧服。②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③棺椁:下葬的物品。④怃然:失意的样子。⑤彻:通“撤”。⑥赒(zhōu):救济。
(1)解释加点词语。
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②而或长烟一空
③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④乃寓居士人卒于邠
(2)翻译句子。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②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3)(甲)文“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那两种心情?(用原文语句回答)
(4)从(乙)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5)(甲)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设问,除了起过渡作用外,还有什么作用?组卷:963引用:2难度:0.7 -
4.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 范纯仁①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賑贷②。僚属请奏而须报③,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④。会秋大稔⑤,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
(节选自《宋史•范纯仁列传》)【注释】①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次子,官至参知政事。②赈贷:救济。③须报:等待批复。④按视:察看。⑤稔(rěn):谷物成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微斯人
③或谤其所全活不实
④会秋大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表达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然则何时而乐耶
B.僚属请奏而须报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D.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昼 夜 争 输 还 之 使 者 至 已 无 所 负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
(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
①甲文中,作者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揭示“古仁人之心”,实则以此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
②乙文中,范纯仁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父亲的从政理念,表现出组卷:1141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