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21 8:0:10
一、基础•运用(14分)
-
1.年级开展“胡同里的人物印迹”研学活动,你所在的班级负责制作活动展板。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1)第一块展板,介绍本次活动主题。
漫步北京胡同,触摸历史;探寻人物印迹,感受情怀。
青砖灰瓦,斑驳古朴。胡同里的一砖一瓦深情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在这宽宽窄窄的胡同里,时光留下了许多人物的印迹【甲】穿过静谧、安详的胡同,我们走进名人故居,感受到波斓壮阔的历史风云,感受到人物的非凡气质,感受到滋味绵长的人间烟火气。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北京胡同就像城市跳动的脉搏,是北京文化最真实、最具生命力的体现。来吧!让我们一起去触摸历史与文化【乙】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的珍贵记忆,感受其迷人的芬芳。
①你检查展板中的文段,发现了一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安详
B.波斓
C.绵长
D.脉搏
②在文段【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全都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1925年,年幼的邓稼先跟随父母住在北京丰盛胡同北沟沿甲12号的四合院里。
①前院里,一株粗壮的藤蔓倚着古槐,豪迈地爬上青灰色的砖墙、瓦顶。②春末夏初,后院的丁香花如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容,使满院流淌着甜美的清香。③北屋里一排排高高的书架,好像把这个院落隔出另一方宁静的天地,正好容父子二人在此处看书。④那茂盛的草木,那四溢的花香,那浓厚的读书氛围,为古老的房舍平添了勃勃生机。
正是从这里开始,邓稼先走上刻苦求学之路。他曾对弟弟说:“屠格涅夫的《罗辛》里有一句话说‘不要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句话说得真好。”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隐姓埋名28载,呕心沥血,舍生忘死,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①展板第二段的四个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②阅读展板,你发现有许多成语。下面成语的结构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A.隐姓埋名
B.呕心沥血
C.舍生忘死
D.不可磨灭
(3)第三块展板,展示深巷中的文化名人。
①深秋时节,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老舍故居的院子里,两棵柿子树挂满了柿子。其色如火,其形拙朴,故院子雅称“丹柿小院”。站在树下,你会想起老舍作品中的“耍个儿”、吃三大海碗、西山北山的冬和积水潭的夏,感觉他笔下的车夫、巡警、小贩、职员好像就在院外的胡同来来往往。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写了一辈子北京。他的作品描绘了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人情风俗和市井生活,“京味儿”十足。
②无独有偶,东四八条胡同71号叶圣陶故居的院子里也有两棵树,不过是两株西府海棠。一到春季,高过屋脊的它们便将整条胡同装点得喜气洋洋。就是在这里,叶老在灯下一字一标点地校对教材;就是在这里,他把“国文”改为“语文”;就是在这里,他起草了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如今,海棠花依旧明媚动人,而当年住在这里的赏花人却已不在。但当我们阅读叶老的作品时,却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先生的良苦用心。
①下列对加点字的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拙(zhuō) 校(xiào) B.拙(zhuó) 校(xiào) C.拙(zhuō) 校(jiào) D.拙(zhuó) 校(jiào)
③结合展板的内容,“京味儿”在这里指的是
(4)第四块展板、展示同学们的活动感言。下面是一位同学结合活动感受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漫步① ,一砖一瓦历经 ② ;
探访③ ,一花一木见证 ④ 。A.①胡同 ②文化传承 ③故居 ④岁月洗礼 B.①胡同 ②岁月洗礼 ③故居 ④文化传承 C.①故居 ②文化传承 ③胡同 ④岁月洗礼 D.①故居 ②岁月洗礼 ③胡同 ④文化传承 组卷:37引用:1难度:0.5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
2.默写。
(1)
(2)落红不是无情物,
(3)登高望远,使人豪情满怀。杜甫在《望岳》中以“①组卷:22引用:1难度:0.8 -
3.阅读《木兰诗》,完成问题。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这是一首北朝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①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上下句的意思是相互交错、补充的。下列选项与其手法一致的一项是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诗歌用凝练的语言塑造形象。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唧唧复唧唧”的画面,并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组卷:39引用:1难度:0.5
五、写作(40分)
-
8.作文。
某些人,因为某些事,让我们铭记一辈子。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请以“这个人,真难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组卷:43引用:2难度:0.5 -
9.作文。
一树紫藤萝暗示着作者的情思,一棵小桃树寄托了作者深沉的感慨,一片苹果园与父亲共同经历了人生的变化。请选择对你有特殊意义的景或物、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讲述这景或这物背后的故事。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组卷:3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