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多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2 15:0:1

一、读•书(12分)

  • 1.书法之美,美在点画,美在结构,美在章法,美在意境。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副对联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
    A.字体端正秀美,写出主人藏书之富,饱读诗书,诗礼传家。
    B.字体龙飞凤舞,以“种木”写“树人”之意,抒发了关于培养人才的深刻见解。
    C.字体灵动飘逸,展现了作者在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中自得其乐。
    D.字体蚕头雁尾,描述了一种青林翠竹、山幽水流的恬静的山水田园风光。

    甲:
     

    乙:
     

    组卷:18引用:2难度:0.8
  • 2.经典诗文以生动传神的文字,带给我们独特的美感。课堂上,九年级(一)班的同学围绕主题“诗文之魅力”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主持人:诗文可以带领读者观湖光山色,赏自然之美。
    小宇:“①
     
    ,②
     
    ”,描绘了温庭筠在早行路上看到的山野美景。
    小文:“③
     
    ,何似在人间”,这是苏轼笔下的月宫仙境。
    小欣:“须晴日,④
     
    ,⑤
     
    ”,写出雪霁天晴,阻光与白雪交相辉映的壮美之景。
    主持人:诗文可以让作者展现心中情感,表达理想抱负。
    小德:“登斯楼也,则有 ⑥
     
    ,⑦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游人登临览景的喜悦之情尽显其中。
    小智:“山水之乐,⑧
     
    ”,欧阳修醉情山水,自得其乐。
    小慧:“⑨
     
    ,⑩
     
    ”,刘禹锡借生机勃勃之景,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组卷:10引用:1难度:0.8

二、读•思(38分)

  • 3.为了凝聚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学校开展了“传承爱国精神,弘扬家国惰怀”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一  以榜样为师】
    (1)同学们搜集到很多榜样模范的优秀事迹,并纷纷发表感言。请参考示例,写下你的感言。
    ㅤㅤ示例一:从拼上老命也要改变兰考面貌的焦裕禄,到拖着有病之躯还在救治患者的张定宇,无私而忘我的精神是他们的最好写照。
    ㅤㅤ示例二:从为“中国天眼”殚精竭虑的南仁东,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呕心沥血的孙家栋,为国奋斗一生的精神是他们的最好写照。
    【活动二  说三晋民俗】
    (2)山西这片沃土孕育出许多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山西剪纸、民间社火,威风锣鼓、蒲剧、晋剧、梆子戏、平阳木版年画、面塑、打铁花、烧旺火……这些构成了灿烂多彩的山西民间文化。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山西民俗(也可选择自己了解的其他山西民俗),写一句话为它做宣传。
    ㅤㅤ示例:祁太秧歌:曲调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堪称山西民间歌舞典范。
    【活动三  读爱国诗歌】
    (3)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艾青诗选》则体现了这一主题。请结合《艾青诗选》的内容分析,说说作品是如何体现家国情怀的。
    要求:
    ①举出具体篇目,不少于两首;
    ②不少于50字。

    组卷:3引用:1难度:0.9

三、读•写(70分)

  • 8.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对于网络热词的使用,人们一直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为此,班级举办了“我看网络热词”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些材料。
    ㅤㅤ材料一:
    ㅤㅤ打开微信聊天记录,种种网络热词、缩写、互联网黑话层出不穷,表情包信手拈来,遣词造句堪称印象派,文法标点都不当回事儿。靠着这些“喧嚣”的热词和梗,年轻人的表达欲看似更旺盛了,但渐渐地,我们突然发现日常对话中充斥着乱七八糟的插入语和符号,表达结构不再是一条连贯的直线,而成了有许多分支的鱼骨形,自己已经很难用通顺的话阐明想表达的意思,更别说,在真正需要逻辑完整地输出观点、表达复杂情绪时的词不达意、有口难言。
    ㅤㅤ当代人语言趋向贫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此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在豆瓣小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里,27万名受“文字失语”困扰的网友聚集于此,他们把这种“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的窘迫现状称为“文字失语症”,也就是语言表达力的下降。
    (节选自央视网《“文字失语”,杀死你的表达力》)      材料二:关于“文字失语症”的调查。
    你是否觉得语言越发贫乏 是,占比76.5% 否,占比23.5%
    表现(多选) 基本不会说诗句 占比61.9%
    基本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 占比57.6%
    原因(多选) 互联网时代要求更加直接和简洁的表达 占比70.9%
    同质化表达、全民复制的网络氛围 占比65.4%
    (源自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的调查)ㅤㅤ材料三:
    ㅤㅤ作为交流媒介,网络热词虽然来源于虚拟世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情民意,从“飒”到“最美”的流行,从“后浪”到“白衣执甲”的新义,新潮、昂扬的流行语成为大众口头禅,润物无声地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积极力量。这些词语如同一帧帧为社会定格的照片,其背景是更有温度、更具获得感的生活。
    ㅤㅤ快速更新的网络热词,也为语言演变带来新特点。适应互联网时代交互性、即时性特点,网络热词往往简洁精炼,善于在浓厚的情感包裹下,以浅显直白的方式传达语义。“晒”“上头”等词语动作性强,画面感足;古文、方言的化用妙趣横生……多种多样的网络热词通过新句式、新表达、新修辞,为汉语增添活力。“蛮拼的”“萌萌哒”这样网感十足的词语,让表达多了几分灵动与时尚;当我们在屏幕上打出“珊珊可爱”这样的古典词语,汉语的典雅也扑面而来。
    ㅤㅤ网络热词的创造和使用也有讲究。有的网络热词使用不符合交流场景,常会引起尴尬和不适,起不到应有效果;有的网络流行语存在低俗化、粗鄙化倾向,更欠缺典雅,需要予以规范。网络热词体现着互联网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流于琐碎、粗鄙的网络热词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唯有表达只极态度、观照现实发展,方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节选自《热词背后是充满生机的生活》)(1)结合你对材料的理解,为陷入“文字失语”窘境的受访者提供改善方法。
    (2)同学们在班级举行的“我看网络热词”的辩论会上纷纷发言。以下是正方的发言内容,请你根据材料内容与生活经验,作为反方代表进行发言。请将你的发言内容写在下面,不少于150字。
          正方发言:我方的观点认为“网络热词的出现对学生利大于弊”。比如说: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网络热词“晒”“上头”等词语动作性强,画面感足,让表达多了几分灵动。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显示屏。作为交流媒介,网络热词如同一张张照片,其背景是有温度的生活。而写作源于生活,因此,善用网络热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9.      古典诗词将汉字词语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仅就诗词的题目而言,就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逍遥乐”让人想到逍遥自在、乐趣无边的经历;“凯歌回”展现了成功带给我们的喜悦;“偶相逢”记录了或与人、或与物的一次或美好、或难忘的相遇……
    ㅤㅤ你尝试过用词牌名写作的体验吗?请从以下的词牌名中,任选一个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逍遥乐
    题目二:凯歌回
    题目三:偶相逢
    写作提示: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组卷:4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