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合肥八中高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生态文学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而勃兴的一种文学样式,注重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美美与共的美学思想。这一主题和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更结合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立足于当下中国的一种文学类型及样式。
生态文明思想在今天的集大成者便是“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发展指导思想的转变,从根本上确保了能够对中国的生态和环境进行很好的保护。同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亦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必然包括优美的环境、绿色美丽的中国,因此,对绿化中国、保护环境这些主题的表现,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生态文学责无旁贷的使命,由此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正面描写自然生态保护、生态文明进步的文学作品。
生态文学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样本,可以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的宝库,同时,生态文学对中国独特的生态保护解决方案、经验、模式的描绘和书写,也能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去许多有益的启示。以生态及其开发建设为主题的生态文学,其价值必然超越文学,它在推动自然环境保护建设、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方面都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积极作用。文学作用于人,影响并改变着人的情感、观念和行为方式。生态文学在倡导先进科学发展观、赞美绿水青山绿色和谐生态理念、弘扬中国精神等方面,都可以对读者产生正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优秀的生态文学是一种有现实指向性和长远意义的行动文学。
今天,生态文学创作的视野与面向正在逐步地打开、拓展,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意识、生态价值、生命教育、植物与动物、生物与人类,都成了生态文学切入的各种视角、角度和方面。与此同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对生态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战略、新发展理念势必都将影响并改变着生态文学的观念创新、取材、立意、视角和面貌。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学的发展关系,重塑了作家们在写作中的生态观念、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在处理人与生态、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作家们越来越慎重和庄严,越来越注重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从维护大自然生态整体性利益、总体性平衡的高度来描写自然、反映生态。在作家笔下,生态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经常成了作品的主体和主角,变成独立的生命体和审美对象,或者成为影响和改变叙事进程的重要因素。
生态文学作为一种人学,应该更多地关注人自身即读者的审美期待与接受。当下中国的生态文学在美学追求。上尚显捉襟见肘、乏善可陈。许多纪实作品存在着急就章、时政体的弊端。在作品的思想性和审美性以及深度广度厚度高度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绿色中国、健康中国、生态中国建设无穷期,生态文学亦永不会有枯竭完结之时。只要保持着与生态紧密的关联,与人类生存环境条件不断改进完善密切的关系,生态文学就一定能源源不断地接得地气,获得蓬勃生机与活力。
(摘编自李朝全《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中国的生态文学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包涵丰富的美学思想。
B.中国生态文学已经被全人类广大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一定能够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的宝库。
C.中国生态文学可以对读者产生正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优秀作品还具有现实指向性和长远意义。
D.作家们在写作中的生态观念、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学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阐释了中国生态文学的相关内容后,接着交代了中国生态文学兴起的两个方面的时代背景。
B.文章基于生态文学价值必然超越文学,提出文学能影响并改变人的情感、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论点。
C.文章从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学关系角度出发,侧重阐释了作家们在创作态度和创作对象方面的变化。
D.文章针对中国生态文学的创作现状,做出了辩证的分析,对生态文学的创作前景有着坚定的信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生态文学的主题和思想贯穿古今,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符合社会发展实际。
B.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是对社会发展的呼应,社会发展也对生态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C.生态文学的切入角度是多元的,这也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中国的生态文学需要更多关注读者的审美期待与接受,需要在美学追求上有更高的提升。组卷:10引用:2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直播经济作为一种视觉经济业态,实现了真人场景的实时互动。直播通过视觉化的内容生产,以多种多样的现实场景为基础,传递了商品信息、用户体验,当主播“面对面”地展示产品性能特点、参与实时反馈,也给社会大众以全新的观感,直播因此成为了一种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交方式、情感体验方式和文化共鸣方式。同时,直播平台的流量加持和技术创新,更是为消费者带来了不同于传统网购的快乐体验。
直播经济是群英荟萃的“线上集会”,有效拓展了社会生产和经营的半径。直播经济带动了社会创新,重塑了企业生产模式。各级政府的政策鼓励和积极参与,是直播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移动终端的普及是数字经济崛起的重要驱动力,而互联网直播平台的崛起,也为直播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渠道,拓宽了视野。
(摘编自吕鹏等《一部手机“撬动”的直播经济异军突起》) 材料二:近段时间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策划了灵活多样的带货直播节目形态,利用央视新闻的强大号召力、影响力,邀请新闻主播和明星、正能量网红等艺人一起参与直播。向全社会传递了帮助湖北经济复苏、脱贫攻坚、重启美好生活等主题。节目彰显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激活了人们的公益理念与责任意识,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表层看,众多主流媒体搞直播带货,是公益活动;但从媒体融合的角度来看,这是转型发展的一种尝试,对媒体融合有更多的启发意义。
直播带货这种新的媒体公益方式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农民、网民、媒体三受益,在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这点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主流媒体既要顺应潮流发展,也要主动抢占流量。主流媒体直播带货也是充分拥抱互联网的姿态,它们利用自身的内容策划能力、节目制作优势等,在品牌化、专业化升级中探索发展新思路。把优质内容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思想、情绪、价值观上引发观众共鸣,最终把流量化为一股社会力量,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摘编自牛梦笛《直播带货:为扶贫下单 为脱贫助力》)材料三:
时下,直播带货掀起了新型消费的热潮,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新举措。从发展现状来看,直播带货规范发展已势在必行。直播带货产业涉及主体多、链条复杂,网络主播、内容发布平台、产品供应企业等相关参与者缺乏明确的管理标准和监管机制。
中消协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37.3%的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问题,主要有夸大宣传、货不对板、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还有一些基础服务性问题需要妥善解决。只有厘清各参与方的责任和行为规范,整个直播经济的发展才能有据可依、有规可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护,直播带货也才能走入正轨、良性发展。
我国消费升级趋势方兴未艾,直播带货等新消费模式前景光明、大有可为。直播带货的各参与方应认识到,只有靠诚信经营、品质过硬才能持续较快发展。
标准和规范的明确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期待监管部门根据新业态的特点创新监管方式,既鼓励创新又兼顾公平;期待相关平台和主播放远眼光,诚信守规。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促进直播带货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摘编自罗珊珊《直播带货,有规矩才有未来》)(1)下列对直播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播经济能凭借真人场景的实时互动形式产生很好的视觉化效果,从而传递商品信息,增强用户体验感。
B.直播经济给社会大众带来全新的观感,具有实时反馈的特征,是一种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社交方式。
C.直播经济有效拓展了传统经济中社会生产和经营的范围,对我国的企业生产模式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D.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直播经济是一种新型的数字经济,直播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播平台的技术创新和移动终端的普及都助推了直播经济的发展,成为直播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支撑力量。
B.主流媒体策划带货直播类节目具有深远意义,这既彰显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C.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主流媒体应拥抱互联网,充分发挥自身在内容策划能力、节目制作等方面的优势。
D.从发展现状来看,虽然直播带货掀起了新型消费的热潮,但是我国直播带货缺乏明确的管理标准和监管机制。
(3)我国目前应从哪几个方面规范直播带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组卷:5引用:1难度:0.6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整个世界都在下雪(节选)
曾剑 车行在山路上。山像一只张开的蚌,夹着一条公路,一条浅水河。
一女子站在河中,河水没及她小腿,她裤腿挽起,身体曲成一张弓,脸贴向水面,长发随水流而动。青山如黛,碧水浅流,夕阳斜照,女子沐浴,一幅迷人的乡村图画,我却感到脊背发冷,双脚生寒,毕竟已是初冬时节,空气中透着寒气,何况水乎?
我或许该把她叫上岸。我将车停在路边。我顺着公路旁的坡地,下到河畔。我朝女子喂了一声,河水撞击着山石,低吟浅唱,淹没了我的呼喊。喂——我的喊声大而悠长,这次她听见了。她抬起头来,湿淋淋的头发贴着头皮;露出白牙朝我笑,继而“嘻”的一声。她的笑刀刃一样在我身上划过。我毛骨悚然,浑身战栗,我不让自己战栗。我以为看到了水鬼。我是个唯物论者,我说,不,那是一个人,一个痴呆的女子。
我喊她上岸。我问她的家在哪里,我想把她带回家。她朝我歪着头,翻着白眼,眨巴两下眼皮。我周身鸡皮疙瘩骤起。
我是到杨家蚌村去搞扶贫工作的,我被任命为这个村的扶贫第一书记,任期一年。
杨家蚌隶属七里坪镇。七里坪是革命老区,地理条件所限,那里依然很穷。镇四面环山,山高崖陡。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能感知昔日革命者生活之艰苦,当然,也能感知其存在的意义。需要帮扶人的名单,在杨家蚌村委会的名册上,帮扶者去挑选。我突然想起村头那个在冷水里洗头的女子,她的笑刺痛着我。
我问村书记杨柳村,那个洗头的女子是谁?杨柳村说,是他的村民,因为爱情受挫,得了精神疾病。
杨柳村说,她与她的男朋友,是在倒水河边认识的。她的男朋友是县一中的美术老师,那个老师到我们杨家蚌来采风,拿着个木板夹子,画蚌山,画倒水河,后来画她……不久,他们就处上了,眼看就要嫁过去了,那个美术老师突然提出分手,她就崩溃了。
她为什么要没完没了地洗头呢?我问。
杨柳村说,她清醒的时候说过,他们分手时,美术老师对她说的一句话是:你的头发真脏。这话对一个女孩子来说,的确很伤人,但也不至于疯掉吧。
我想帮扶她,她的痴笑刺痛着我。我想让她像正常女子那样笑,让她笑脸如花,我不愿她的痴笑留在我的脑海深处,这会折磨着我。
她叫什么?我问。杨柳村说,名字好听,叫杨花。
我说,杨花能好起来,她只是受了伤,她需要疗伤。
杨柳村说,她怕是好不了。她中间好过一次,又犯了。她有家族史,遗传,她爸就是个疯子。杨柳村说,她爸是村里的民办教师,眼瞅着转正愿望就要实现,名额被顶了,上面说让他再等一年,他没等到,就疯了。很儒雅的一个人,疯了之后,就打老婆。老婆受不了折磨,喝农药,死了,她爸后来也摔死在悬崖下。
我的心,像塞进一团湿淋淋的破抹布,疲于呼吸。我问,她家再没别人吗?杨柳村说,有个姐,出嫁了,偶尔过来看看她,帮她拆洗被褥,收拾屋子。
天暗下来,山的影子黑压压的。我说,还是选杨花吧。
杨柳村说,随你,你有选择的权利。
我其实没得选择。杨花的痴笑刺痛了我。我了解我自己,她的痴笑永远不会在我眼前逝去,它会一直在我脑子里折磨我,除非她好起来。
我要让她好起来,为她,也为我自己。
一股寒意袭来,我打了个冷战。才初冬,山里气温到底低一些。杨柳村说,咱们农村没有取暖设备,你还是早早地钻到被窝里去吧。我说行。杨柳村起身送我,出了他家的屋,一股更冷的夜风袭来。我想起杨花。我问,杨花应该回屋了吧?杨柳村说,回了。自个儿的屋,她还是晓得回的。
天还在黑暗中,我就醒了。其实,我一直半梦半醒。杨花的痴笑,和她在冷水里冻得赤红的双腿,轮番在我脑子里出现。
从窗外透过一丝光线,终于盼到天亮。
我推开门,这次,我以主人的傲慢姿态,挺胸,大跨步。杨柳村走过来,说,不知你睡得好不好。
我说,很好。我说,去看看杨花吧。杨柳村说,她的家破烂不堪,进不去人,让她到村安置房住,她不去。等她到村安置房,你再见她。我说,咱们这就去让她搬。
杨柳村疑惑的目光审视着我。他问,你确定要帮扶她?我点头。他没有争辩,让我跟着他走。疯癫的人,往往都是太压抑,太敏感,太脆弱,太善良,他们把苦痛埋在心里,不愿伤害别人,就伤了自己。
杨花家的院门是虚掩着的。我们推门而入,见她坐在院子中央,像是知道我们要去,特地坐在那里等我们。杨柳村好像窥探到我的内心,小声说,你别自作多情,她除了睡觉,做饭吃,到河边洗头,就坐在这里等。她不是等你,是等她那个叫陈世桃的前男友。
杨花站起来,头发蓬松,较之湿淋淋的紧贴着头皮,这样的发型要好看很多。没了痴笑,一丝惊慌,使她看上去有几分羞涩。她双眼皮,双眸明亮躲闪,像有话想说。她的嘴不大,很秀气。她整个人偏瘦,像过度减肥的女子。她显然不是因为减肥,她是营养不良。
她原来是一个长得不错的女子。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选材于当代生活的扶贫攻坚题材,节选部分的叙写独辟蹊径,侧重展现贫困民众的艰难,凸显精神层面扶贫的重要性。
B.小说善于以追问的形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洗头的女子的形象在“我”的追问中逐步清晰,最终形象地浮现在读者眼前。
C.小说记叙中插入杨花的爱情悲剧和父母亲的悲惨往事,加深了“我”对杨花身世的了解,为下文“我”对她的帮扶埋下伏笔。
D.小说环境描写详略得当,富有深意,如详写开篇部分的环境,突出乡村的美丽迷人;略写七里坪镇环境,强调扶贫的特殊意义。
(2)小说从开篇初见杨花到后来选定扶贫对象,叙述展示了“我”的不同心理,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3)小说不同叙述视角交替使用丰富了小说的主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组卷:12引用:1难度:0.7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4月2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成果展览会、创新大赛、政策发布、项目对接签约等7个环节。本届峰会将融入更多虚拟产品交互体验,线上线下同步展现峰会盛况,成果展同步开设“云展区”,充分展示数字中国建设的最新成果。峰会还邀请四川、安徽、广西介绍数字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突出成效,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深化交流合作提供更加开放的平台,推动各地一批数字经济项目在峰会期间签约落地。组卷:5引用:2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历程中,涌现了一批灿若星辰的革命先烈,他们以开拓者的无畏姿态,播撒革命的种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同心同德,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无数的改革先锋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校团委举行“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2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