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0/14 14:0: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
1.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9 -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5 -
3.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组卷:30引用:4难度:0.7 -
4.如图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组卷:39引用:1难度:0.5 -
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有以下描述:
①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②甲试管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乙试管和电源的负极相连;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⑤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以上五个描述中,正确的是( )组卷:96引用:2难度:0.5 -
6.下列对元素和微观粒子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31引用:2难度:0.8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19.(1)如图1所示的七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其中乙是生活中常见的液体;A、B、C都是单质,B在A中能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丙;丁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转化,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物质甲的化学式为
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丙:
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物质A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用途,写出物质A的一种用途:
(2)我国科学家独创了一种二氧化碳转换新途径。其中第1、2步利用二氧化碳、水为原料制得乙酸,第3步是将乙酸发酵转化为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作物”给予了新途径。其中第1、2步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1步的化学反应属于
②乙酸(CH3COOH)的水溶液俗称“食醋”,乙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③第2步合成乙酸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6H2OCH3COOH+4O2+2X,请画出X的微观粒子图通电、晶体铜
④第3步中的发酵属于缓慢氧化,以下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酒精的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
C.金属的锈蚀
D.农家肥料的腐熟组卷:46引用:1难度:0.5 -
20.(1)实验室常把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小雪同学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①计算: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量取水
步骤②称量: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右,此时应
A.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B.增加适量氯化钠
C.增加砝码
D.减少适量氯化钠
步骤③
过滤操作中也要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步骤④装瓶存放: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其原因可能是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D.已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室温下,小雪同学把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盛有100gCaCl2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反应时,生成10g沉淀,停止滴加。
(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①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②试通过计算,求参加反应的Na2CO3溶液的质量。组卷:4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