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年天津市塘沽一中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84引用:37难度:0.7
  • 2.以下呼吸作用在生活实际当中的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101引用:7难度:0.7
  • 3.在生物教材当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小泡的叙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68引用:22难度:0.9
  • 4.在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图象时,图象中的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不易区分,还需借助其他结构特点。如植物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全部包在胼胝体(由葡聚糖形成的透明包层)内,直到分裂结束,子细胞才分散。如图是处于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水仙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7引用:3难度:0.7
  • 5.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6.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曲线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曲线;图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24h测定的温室内CO2浓度以及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76引用:21难度:0.9

二、非选择题

  • 17.科研人员在杂交瘤细胞的基础上,获得了双杂交瘤细胞,能够产生双特异性抗体,该抗体可以同时结合两种抗原。
    (1)科研人员将抗原α、β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引起机体的
     
    免疫,
     
    分泌相应抗体。
    (2)科研人员获得上述小鼠的脾脏细胞,制备两种杂交瘤细胞。每种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结构、与抗原结合的情况如图1所示。

    ①制备杂交瘤细胞时,需将上述小鼠的脾脏组织,用
     
    处理获得单细胞后,再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得到两种杂交瘤细胞。将两种杂交瘤细胞用
     
    试剂处理促进其融合,在培养基中加入
     
    (天然成分)培养。如果两种细胞成功融合,则会同时表达出抗体的重链A、B和轻链a、b,这种细胞称作双杂交瘤细胞。
    ②抗体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重链和轻链均分为恒定区和可变区,两条重链依赖于A1或B1进行组装(A1与B1相同),重链与轻链的组装依赖于恒定区A2、a或B2、b(a与b相同)。因此,双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种类较多,其中有一种抗体能同时与抗原α、β结合称为双特异性抗体,如图2.请将A1、A2、B1、B2、a、b、α、β等字符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A2
     
     
     
    α
     
    ③为使双杂交瘤细胞只产生图2所示双特异性抗体,降低纯化分离成本,科研人员对重链、轻链的结构进行改造。改造思路是在A、B、a、b的恒定区通过改变
     
    ,进而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实现“榫卯”式互补组装的唯一性,这种改造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中的
     
    工程。
    (3)结合双特异性抗体特点,请分析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组卷:119引用:9难度:0.7
  • 18.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数目。滤膜法的大致流程: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含有伊红美蓝的培养基(EMB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指示剂伊红美蓝可使大肠杆菌菌落呈现紫黑色。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滤待测水样需要用到滤杯、滤膜和滤瓶,其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
     
    ,与过滤有关的操作都要在
     
    旁进行。
    (2)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
     
    操作。从物理状态角度分析,EMB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从功能上分属于
     
    培养基。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测定,无菌操作下将10mL待测水样加入到90mL无菌水中,稀释后的菌液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平均为124,紫黑色菌落数平均为31,则推测1L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
     

    (4)大肠杆菌进行扩大培养时,用摇床振荡培养的目的是
     

    (5)不同微生物培养的温度和时间往往不同,在培养箱中培养时,细菌培养温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霉菌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则
     
    (填“长于”或“短于”)霉菌培养时间。

    组卷:39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